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去年給樹“打針” 今年包公園飛絮“減產”

在四月踏青的時節, 隨風飛舞的柳絮卻成了擾人“利器”, 沾到皮膚上癢得不行, 吸到鼻子裡嗆得不行, 落入湖裡, 更讓湖水髒得不行。 近日, 江淮晨報、江淮網記者走訪多個公園發現, 既有翡翠湖公園工人每天打撈5公斤的柳絮, 也有包河公園通過給柳樹“打針”大幅度減少柳絮。 醫生提醒, 柳絮可致多種過敏性疾病, 春季要多加防護。

現象每天從湖面打撈5公斤柳絮

4月15日上午, 記者來到翡翠湖風景區, 不少老人孩子在這裡踏青遊玩, 但是在景區內有不少柳絮飛舞, 讓不少遊客連連揮手, 躲避柳絮。

“落在皮膚上癢,

吸到嘴裡, 嗆得人眼淚直流。 ”正在路邊漱口的市民胡先生告訴記者, 有一個柳絮粘在喉嚨裡, 咳不出, 咽不下去, 只能一小口一小口地喝水, 試著用水把柳絮沖下去。

據瞭解, 翡翠湖水域周邊栽植垂柳2000餘棵, 柳絮不僅給遊客帶來困擾, 也增加了風景區保潔員的工作。 在翡翠湖一角, 眾多柳絮隨著水流堆積在一起, 形成一片柳絮帶, 夾雜著其他樹葉, 覆蓋著湖面, 讓整個湖面看起來髒髒的。

“這幾天, 不僅清掃路面上的柳絮, 還要打撈湖面上的柳絮, 這幾天, 每天都能打撈上來5公斤左右的柳絮。 ”保潔員張阿姨說, 撈柳絮不同於掃柳絮, 柳絮沾水後, 十分細小, 需要用織得極密的布兜打撈上來, 一般的網兜是不行的。

“一兜子下去,

一半柳絮一半水, 撈上來之後, 再慢慢過濾, 所以比路面清掃更累更耗時間。 ”張阿姨稱, 每年這個季節, 她就期盼著5月快點到, 因為到那時, 柳絮就告一段落了。

措施去年給柳樹“打針”今年柳絮少了

今年市民走在包公園景區裡, 很難再看到往年“四月飄雪”的柳絮景象了。 記者瞭解到, 這是因為景區去年對包河兩岸的柳樹採用注射藥物方式進行飛絮防治, 去年“打針”, 今年見效。

合肥包公園管理處園林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包公園的包河兩岸現有楊樹、柳樹400株, 柳樹大部分栽植於上世紀90年代, 枝葉濃密、冠型優美, 是包公園一大景觀。 但是每年4月份的柳絮問題, 也始終困擾著他們。

經過討論, 最終包河區農林水務局決定在包公園進行治理楊柳樹“飄絮現象”的推廣實驗,

為包河兩岸的楊柳注射無毒無味的“絕育針”。 即採用生物抑制方式, 將藥物輸入樹體後, 打破了樹體原有的激素平衡, 從而抑制楊柳樹的花芽分化, 起到抑制開花的作用。 記者在包公園看到, 柳絮已經大幅度減少, 只有零星的幾個飄落下來。

記者從林業和園林局公園處瞭解到, 給柳樹“打針”目前還處於試驗階段, 尚未大面積推廣。 對於包公園的實驗效果, 需要經過專家論證後, 再考慮是否在全市推廣使用。

-提醒

過敏人群應戴口罩

上週六, 市民張女士帶著4歲的兒子去公園玩, 晚上回家後發現兒子眼睛總是眨個不停。 第二天一早張女士帶著孩子到醫院就診, 果然, 醫生檢查後診斷為過敏性結膜炎。

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許育新介紹, 進入4月後, 柳絮讓過敏性體質的市民苦不堪言, 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等發病明顯增多。 春天楊絮、柳絮、花粉、蟲蟎、粉塵等都是比較普遍常見的過敏原, 過敏體質人相對比較容易中招。 過敏性結膜炎主要症狀表現為眼睛瘙癢, 一般是發病比較急, 數小時內可以發病, 常伴有眼部充血紅腫。 在耳鼻喉科、呼吸內科、皮膚科等門診, 受楊絮柳絮困擾的患者也不少。 哮喘、過敏性鼻炎最為常見。

安醫大二附院相關科室醫生均表示, 防止柳絮過敏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減少與它的接觸, 有過敏史的人儘量少去柳樹繁茂的地方, 外出郊遊時最好戴上帽子、口罩和穿長袖的衣物,

可塗抹適用過敏體質的隔離霜。 記者周坤文/攝通訊員鄭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