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涵養“焦官”情懷

“延安五老”之一的謝覺哉曾在給兒子的信中寫道:“你們會說我這個官是‘焦官’(湖南方言, 指不掙錢的官)。 是的, ‘官’而不‘焦’, 天下大亂;‘官’而‘焦’了,

轉亂為安。 有詩一首:你們說我做大官, 我官好比周老官(姓周名奇才, 是謝覺哉同村一位勤勤懇懇的老雇農);起得早來眠得晚, 能多做事即心安。 ”將做“焦官”作為自己的原則, 彰顯了老一輩革命家兩袖清風的崇高品質, 也折射出中國共產黨人矢志為民的堅定信仰。

揆諸現實, 有的黨員幹部對所謂的“美差”“肥差”趨之若鶩, 對所謂的“苦差”“累差”避之不及;有的提拔稍慢就滿腹牢騷, 待遇稍差就大放厥詞;有的對待工作不是全力以赴, 而是“挑肥揀瘦”, 不是“擼起袖子加油幹”, 而是故弄玄虛坐等盼;有的對奢華生活望眼欲穿, 將艱苦奮鬥精神拋之腦後, 陶醉於燈紅酒綠, 沉溺於聲色犬馬……辜負了組織的培養, 辜負了群眾的期盼。

這樣的黨員幹部無一不是喪失了“焦官”情懷。

《論語》有載, “君子務本, 本立而道生。 ”對於黨員幹部來講, 這個“本”就是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就是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價值追求, 就是嚴於律己的不變原則。 一旦失“本”, 就會動搖信仰、背離黨性、丟掉宗旨, 就會在各色誘惑中魂不守舍, 在各種“圍獵”中暈頭轉向。 一些黨員幹部之所以走上嚴重違紀違法的歧途, 與喪失艱苦樸素的精神密不可分, 總認為自己付出很多, 得到很少。 看到別人出手闊綽, 就眼紅嘴饞;看到別人燈紅酒綠, 就憤憤不平;看到別人豪車美墅, 就心生嚮往, 結果奢靡享樂代替了艱苦奮鬥, 私利欲望蒙蔽了初心使命。

《中華兒女》雜誌2000年曾刊登過一篇對習近平同志的專訪文章,

習近平同志講:“在從政之前, 我曾冷靜地考慮過這個問題。 因為我認為在第一步跨入政界之前, 首先要在思想上弄清楚兩個問題, 這就是你要走的是什麼路?你所追求、需求的是什麼?”他用“熊掌和魚不可兼得”來形容“當官發財兩條道”。 既然是截然不同的兩條道, 誰要是不講規則越線行駛, 就會脫離共產黨員的本分, 也必然會受到黨紀和國法嚴懲。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面從嚴治党永遠在路上。 一個政黨, 一個政權, 其前途命運取決於人心向背。 ”的確, 天下之勢, 常系于民心, 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事實上, 做靠工資生活的“焦官”, 就像守著一口井, 井水雖不滿, 每日都可以從中取用。 更為重要的是, 做“焦官”雖然清貧清苦,

卻能為黨贏得民意民心。 “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 “草帽書記”楊善洲等都是“焦官”的典型, 也正是靠著這樣一代代“焦官”的堅守與努力, 我們黨才能始終贏得百姓信賴, 始終保持生機活力。

革命理想高於天。 黨員幹部要涵養“焦官”情懷, 將其作為行動自覺, 牢記宗旨使命、挺起精神脊樑、清廉務實擔當, 在行使權力上慎之又慎, 在自我約束上嚴之又嚴。 勤于檢視心靈、洗滌靈魂、校準座標, 真正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 就能夠做到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幹事、坦坦蕩蕩為官, 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 贏得人民群眾的好口碑。 (張新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