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湖北恩施探索“智慧監察”建設:擦亮監督“慧眼”

恩施州紀委監委開展遠端視頻接訪, 傾聽群眾訴求。 甘娜 攝

“以前想都不敢想, 在家門口就能把問題反映上去, 這個遠端接訪平臺太方便了!”提起前不久與州紀委監委領導“隔空”對話的經歷,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綠水鎮村民賈新明由衷“點贊”。

4月10日下午, 提前預約的賈大伯來到綠水鎮紀委, 通過州、縣、鎮三級紀委視頻連線, 直接向恩施州委常委、州紀委書記、州監委主任陳江龍反映了扶貧領域問題線索。 視頻裡, 陳江龍耐心傾聽、認真記錄, 瞭解情況後當場表示將快查快辦, 讓上訪群眾吃了“定心丸”。

這是資訊技術手段帶來的新變化, 也是恩施工作創新的縮影。 今年以來, 恩施州適應監察體制改革新要求, 在監督、調查、處置中探索“智慧監察”建設, 為監察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

讓數據多跑路, 讓群眾少跑腿

恩施州地處武陵山區, 山高地廣人稀,

是國家確定的11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 交通不便在這裡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有的群眾從山裡到州裡, 花的時間比我們去一趟北京的時間都多。 ”州紀委監委信訪室主任吳其美說。

以前, 一到州紀委領導接訪日, 來自偏遠鄉鎮的上訪群眾往往要提前一天趕來, 第二天反映完問題可能還要住一晚, 第三天才能回去。 “為了向您反映問題, 我要在恩施待兩天。 ”去年9月, 一名上訪群眾的話讓陳江龍記憶深刻。

“平時都用手機視頻聊天, 工作中為什麼不用視頻來接訪?”陳江龍認為, 在做好安全保密的前提下, 紀檢監察工作需要跟上技術發展。 很快, “變群眾層層走訪為視頻約訪下訪”的想法, 在去年10月的州紀委常委會上達成共識。

說幹就幹。 經過兩個月的籌建, 州紀委監委遠端視頻接訪平臺於今年1月正式開通, 並率先在鶴峰、宣恩、來鳳試點, 目前已連通三縣的26個鄉鎮700個村(居)委會, 今年年底前將覆蓋全州。

“群眾有信訪舉報需求, 只需向鄉鎮紀委提出預約申請, 便可以與縣紀委監委、州紀委監委領導視頻對話且全程保密, 不必再跑遠路。 ”吳其美介紹, 通過該平臺收集到的問題線索, 全州紀檢監察機關已辦結5件, 還有近20件正在辦理。

創新不止於信訪舉報。 恩施州紀委監委專門組建了資訊化科技化中心, 並提出要順應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形勢任務, 把互聯網技術和資訊化手段作為監察工作創新的突破口, 開展“智慧監察”建設。 從科技保障,

到科技支撐, 再到科技引領, 恩施的思路漸漸清晰。

“要從各方面給予充分保障和大力支持, 把‘智慧監察’打造成一把‘利刃’。 ”3月27日, 恩施州委書記柯俊到州紀委監委機關召開“智慧監察”建設現場辦公會時表示。

大資料精准監督, 問題線索浮出水面

“監督平臺提示, 有一名幹部不是扶貧小額信貸發放對象, 卻申請了產業扶貧專項貸款。 ”今年2月, 恩施州紀委監委精准扶貧監督平臺監測發現了恩施市龍鳳鎮幹部覃正宇的違規申請行為, 及時中止了貸款發放, 並處理了當事人。

恩施州紀委監委幹部在電子物證實驗室取證分析。 李翔 攝

基礎資料準確, 大資料監督才能精准。 在州紀委監委資訊化科技化中心工作人員馬大軍看來, 資料的整合優化是個技術活。 “從我們在恩施市試點採集的民政、住建等相關部門的24類基礎資料看, 不同部門的資料格式和分類差別很大。 ”馬大軍介紹, 監督平臺前後用了近一年時間, 將精准扶貧資金、惠民補貼、低保戶評定、住房危改等一系列民生資金發放資訊準確整合到一起。

“作為資料的主體,人是不會變的,變化的只是這個人的各類資訊。”馬大軍說,隨著資料不斷更新,監督平臺會自動比對分析,不放過任何可疑線索。

去年年底,在新加入974條恩施市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資訊後,監督平臺立即篩查出問題線索100條。最終,市紀委監委查實40條違規領取問題,據此取消發放資金24萬元。

資料越繁雜,大資料篩查越高效。恩施州紀委監委建立了包括全州1071名州管幹部、11450名科級幹部、1276名紀檢監察幹部的廉政檔案資訊庫,每一名幹部的情況一清二楚。今年第一季度,全州有9名擬提拔的處級幹部因發現問題線索反映,在任前廉政審核階段被否決。

技術助力調查取證,規範監察權力運行

一說起銀行來往憑證和手機通話記錄,很多辦案人員都會感到頭疼。案件當事人通常會清空有關電子記錄,而辦案人員從金融和電信部門調取的紙質記錄中,又很難快速找出關鍵證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恩施州紀委監委建立了集勘查取證、證據固定、介質修復等功能於一體的電子物證實驗室,一般電子介質中已刪除內容都可以恢復。通過關聯比對這些資料,不僅可以鎖定大量有價值問題線索,還可能揪出其他違紀違法行為。

“恩施州監委成立後的首例留置案中,案件當事人在得知我們從電子物證實驗室恢復了有關資料後,很快就交代了相關問題。”恩施州紀委監委辦案人員介紹,有了“智慧監察”,調查取證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恩施州紀委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幹部在實際工作中應用監督執紀審查調查全流程監管系統。李翔 攝

“技術的‘手電筒’既對準別人,也照向自己。”恩施州紀委副書記、州監委副主任石遵廣介紹,今年1月投入使用的監督執紀審查調查全流程監管系統,從問題線索受理、分辦,到初步核實、立案調查和移送審理,全部實現網上審批、運行,以防止程式違規、辦案超期等情況。“目前,系統裡256條問題線索,每條線索到哪個環節、處於什麼狀態一目了然。”石遵廣說。

走進該州紀委監委涉案款物管理室,不難發現每一件涉案款物都有一張條碼“身份證”。州紀委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主任郭玉鋒說:“涉案款物管理實行一案一賬、一物一卡的全過程留痕管理,未經審批登記攜帶出庫,系統將自動報警並拍照。”

“要繼續拓寬資訊技術在問題線索、涉案款物、檔案管理、物證提取、現場勘驗等領域的運用。”4月12日,陳江龍在州紀委監委“智慧監察”建設專題調度會上說,“向資訊化科技化要戰鬥力、執法力和高效率。”(中國紀檢監察報通訊員 彭科偉 甘娜)


“作為資料的主體,人是不會變的,變化的只是這個人的各類資訊。”馬大軍說,隨著資料不斷更新,監督平臺會自動比對分析,不放過任何可疑線索。

去年年底,在新加入974條恩施市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資訊後,監督平臺立即篩查出問題線索100條。最終,市紀委監委查實40條違規領取問題,據此取消發放資金24萬元。

資料越繁雜,大資料篩查越高效。恩施州紀委監委建立了包括全州1071名州管幹部、11450名科級幹部、1276名紀檢監察幹部的廉政檔案資訊庫,每一名幹部的情況一清二楚。今年第一季度,全州有9名擬提拔的處級幹部因發現問題線索反映,在任前廉政審核階段被否決。

技術助力調查取證,規範監察權力運行

一說起銀行來往憑證和手機通話記錄,很多辦案人員都會感到頭疼。案件當事人通常會清空有關電子記錄,而辦案人員從金融和電信部門調取的紙質記錄中,又很難快速找出關鍵證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恩施州紀委監委建立了集勘查取證、證據固定、介質修復等功能於一體的電子物證實驗室,一般電子介質中已刪除內容都可以恢復。通過關聯比對這些資料,不僅可以鎖定大量有價值問題線索,還可能揪出其他違紀違法行為。

“恩施州監委成立後的首例留置案中,案件當事人在得知我們從電子物證實驗室恢復了有關資料後,很快就交代了相關問題。”恩施州紀委監委辦案人員介紹,有了“智慧監察”,調查取證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恩施州紀委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幹部在實際工作中應用監督執紀審查調查全流程監管系統。李翔 攝

“技術的‘手電筒’既對準別人,也照向自己。”恩施州紀委副書記、州監委副主任石遵廣介紹,今年1月投入使用的監督執紀審查調查全流程監管系統,從問題線索受理、分辦,到初步核實、立案調查和移送審理,全部實現網上審批、運行,以防止程式違規、辦案超期等情況。“目前,系統裡256條問題線索,每條線索到哪個環節、處於什麼狀態一目了然。”石遵廣說。

走進該州紀委監委涉案款物管理室,不難發現每一件涉案款物都有一張條碼“身份證”。州紀委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主任郭玉鋒說:“涉案款物管理實行一案一賬、一物一卡的全過程留痕管理,未經審批登記攜帶出庫,系統將自動報警並拍照。”

“要繼續拓寬資訊技術在問題線索、涉案款物、檔案管理、物證提取、現場勘驗等領域的運用。”4月12日,陳江龍在州紀委監委“智慧監察”建設專題調度會上說,“向資訊化科技化要戰鬥力、執法力和高效率。”(中國紀檢監察報通訊員 彭科偉 甘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