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得罪”乘客和司機 滴滴們終於把網約車作成了一門賺錢的生意?

對於網約車平臺而言, 在瘋狂補貼、戰局熄火之後, 終究是把網約車行業作成了一門賺錢的生意。 可以看出, 以上種種“得罪”乘客和司機的做法, 從市場行為角度理解, 網約車企業就是要追求盈利。

追求盈利沒錯, 但是, 缺乏價值觀的盈利模式, 並不可取。 滴滴為什麼被人討厭, 本質上, 就是缺乏對乘客和司機的敬畏。

某前滴滴員工就指出, 在大資料和機器學習盛行的今天, 芸芸眾生仿佛棋子, 雲端的互聯網企業可以輕易“操縱”每個人的生活。 使用者憤怒的根本, 是冰冷的演算法和規則之後的話語權缺失。

一直以來, “Don’t be evil(不作惡)”的價值觀, 是穀歌引以為傲的精神信仰。 這一價值觀於1999年首次確認, 在2004年被寫入公司的首次公開招股書中。 在當初設立這一準則的時候, 谷歌創始人之一的Amit Patel和部分早期員工擔心, 未來公司可能會因為部分客戶的要求來調整搜索排名、或者做一些他們不情願的事情。

如今, 在商業利益和價值觀之間, 在平臺變現和用戶體驗之間, 網約車企業選擇了前者。 讓出行更美好, 不是只讓網約車企業利潤更美好, 而是讓出行這個事更美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