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玩轉PDCA迴圈

為什麼一個月時間, 你的這些屬下還停留在既不懂精細化, 又不願精細化的狀態呢?這是因為, 你的團隊並沒有施行PDCA迴圈管理模式。

PDCA

PDCA迴圈是一個持續改進模型, 又稱戴明迴圈。 最早是由美國品質管制大師:威廉·愛德華茲·戴明提出的。

P

Plan--計畫。

首先要分析現狀, 找出問題;

然後要分析各種因素, 找出原因;

之後, 根據主要因素制定符合誰, 什麼時間, 做什麼的計畫。

D

Do--執行。

執行就是具體運作,

實現第一步計畫中的內容。

C

Check--檢查。

就是要檢查第二步執行計畫的結果, 分清哪些是對的, 哪些是錯的, 明確效果, 找出問題。

A

Act--行動(或處理)。

對第三部分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 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 並予以標準化, 便於以後工作時遵循;對於失敗的教訓也要總結, 以免重現。 對於沒有解決的問題, 應進入下一個PDCA迴圈中去解決, 通過不斷迴圈, 不斷改進。

你掌握了PDCA品質環後的故事~

百秒小劇場2——《我終於用上了PDCA》

1

分析問題, 得出原因

再次召開會議, 先讓下屬彙報了可能遇到主要問題, 後帶領大家分析了問題並總結出兩點原因:

a. 管理層普遍不瞭解精細化管理如何推行;

b.在推行過程中, 可能管的越嚴, 員工抵觸心理越大。

2

制定計劃

與管理層一起制定了行動計畫。

a.首先是針對兩個問題採取的措施: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點擊可查看大圖 >>

3

執行、檢查、迴圈

在計畫執行之後的兩周中, 不斷跟蹤檢查該專案的推進情況, 並在的第二周的週五, 再次召開管理層會議, 根據執行過程中的經驗進行總結, 對執行中的問題與大家共同探討改善計畫, 進入下一個PDCA迴圈。

最後我們來小結一下:

PDCA迴圈是一個持續改善模型, 它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

第一, 根據遇到的問題, 制定包含“誰, 什麼時間, 做什麼”的計畫;

第二, 根據計畫執行;

第三, 不斷跟蹤檢查;

第四, 總結並採取行動, 進入下一個PDCA迴圈。

PS:小劇場的兩個片斷, 講的其實就是PDCA在工作中的應用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