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40多名老知青相聚第二故鄉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來自青島的青年先後到昌邑市下營鎮火道村, 與當地村民結下深厚友誼, 為村子建設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4月14日, 40多名老知青重返火道村, 參觀了剛建起的知青館, 他們還將當時的老照片、筆記和老物件捐獻了出來。

還原知青生活場景

4月14日上午, 記者走進昌邑市下營鎮火道村建起不久的知青館。 邁進知青館的門口, 時光似乎回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地面是用磚頭砌成的, 勾勒出來的紋路散發著鄉土氣息;牆面上張貼著那個年代的宣傳畫;梳粧檯上一台老式收音機,

是當時多少家庭夢寐以求的“家電”……這兩間房子是按照當年普通農村家庭佈局的, 大部分物件是當年留下來的。

穿過兩間“農村房屋”, 便進入了陳列室, 牆面掛出的展板和老照片圖文並茂地記錄了當年知青們生活、工作的場景;玻璃展櫃裡擺放著知青們的信劄和工作日記等;正中間的展區裡, 則保存著當年知青們用過的背包和勞動工具。

40多名老知青相聚

當天, 40多名老知青重返火道村, 回溫半個世紀前在這裡的生活。 50年前, 他們朝氣蓬勃、風華正茂, 從青島一路風塵來到當時還十分貧困落後的火道村插隊落戶, 開始了飽嘗酸甜苦辣的知青生活。 50年後, 他們在這裡再次聚首。

今年68歲的村民趙美英, 在家人陪伴下來到知青館,

看著牆面上的老照片, 眼睛有些濕潤, 她用手指著照片激動地說:“這個就是我, 那時只有20歲, 旁邊是我的同伴……歲月不饒人, 現在都老了。 ”

趙美英老家是青島, 1970年響應國家號召, 作為第二批知識青年下鄉到火道村, 分配到了青年組, 在這裡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提及一些當年的事情, 老人打開了話匣子。

老知青捐出老物件

50年過去了, 火道村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村民們過上了富裕生活, 但時刻不忘當年幫助過他們的老知青們。 火道村經過一系列籌備, 建起了這座知青館, 並在3月15日正式開館。 山東省知青文化研究中心會長陳志忠介紹, 這是省內建起的首個村級知青館。

“當時得知籌建知青館, 村民們都很支持, 老人們從家裡找出當年的物件和資料,

捐了出來。 此外, 還有一些當年的老知青得知此事後, 將筆記、老照片送了過來。 ”火道村村支書李獻豐說, 當天40多名老知青前來參觀, 久久不願離去, 因為這裡有他們青春的記憶。 本報記者 鄧永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