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動起來!中醫觀點下的糖尿病對策

中醫強調”治未病”, 即是在疾病還沒找上門之前, 就把所有讓它可能找著的因數去除。

而良好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飲食方式, 都有助於預防糖尿病。

內經的上古天真論提到:”上古之人, 其知道者, 法於陰陽, 和於術數, 食飲有節, 起居有常, 不妄作勞, 故能形與神俱, 而盡終其天年, 度百歲乃去。

今時之人不然也, 以酒為漿, 以妄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絕其精, 以耗散其真, 不知持滿, 不時禦神, 務快其心, 逆于生樂, 起居無節, 故半百而衰也。 ”

古時候的人瞭解養身之道者, 知道陰陽調和的重要性, 飲食起居皆有所節度, 不違反天道使形體勞苦。

因此精神和體魄皆維持在和諧的狀態下, 如此一來可活到歲盡而不被病魔侵染。

但現在的人就不一樣了, 毫無節制的飲酒, 醉醺醺地睡去, 元神精氣衰弱四散, 不瞭解養氣養神的重要性, 恣意玩樂而無調, 因此中壯年便顯老態。

如果人人都能仿效古人的養身之道, 病何從來?

一、運動鍛煉

運動可以使血中糖分的變化減緩, 讓血糖不會大起大落。 然而從事運動鍛煉要適量與安全, 便於長期堅持。

散步、急行、慢跑、太極拳、做操、游泳等都很好, 而其中又以散步為最安全、最可行、最容易堅持,

每日步行2-3公里對糖友來說是非常好又便於持之以恆的運動。

運動強度的大小可按以下方法計算:最大的安全運動心率= 170 - 年齡。

例如45歲的糖尿病患者, 運動時的心率應控制在每分鐘125次以內為宜, 如果超過此心率則需要稍作休息, 待心跳恢復到正常值再決定是否繼續進行運動。

運動量是否合適, 端看患者運動後的反應作為標準。

合適的運動量的反應應該是運動後精力充沛, 睡眠改善, 不易疲勞, 心率在運動後10 分鐘內恢復至平靜時心率數。

若運動後感到精神不振, 疲乏無力, 心率超出標準等, 則說明運動量不合適, 需重新確定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

二、心情抑鬱、情志調攝

糖尿病患者有可能會逐漸出現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

特別是當缺乏有關糖尿病知識, 或者糖尿病知識不正確時, 會產生較大的壓力和焦慮, 或會覺得灰心喪氣。

或會有自卑、低落及悲觀的情緒, 或會感到痛苦、不安、抑鬱等。 這些不良的情緒都不利於糖尿病的治療和病情的控制。

因此, 糖尿病患者的情志調攝是相當重要的。

醫師會根據每位元患者的具體情況運用中醫學的方法進行疏導, 會指導患者進行自我心理調節, 進行心理的自我放鬆鍛煉, 或適當從事氣功鍛煉, 從而避免情緒過度波動, 保持心境清靜。

還會幫助患者瞭解正確的有關糖尿病的知識, 使患者聽從醫囑, 積極配合治療, 定期檢查, 做好生活調理。

三、中醫學對糖尿病併發症的預防與治療

為了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除了必須使用西藥或中藥控制血糖, 儘早治療, 堅持治療與定期檢查外, 還可以早期使用中醫的方法來“治未病”。

因為中醫學的治療方法有助於維持正常的血脂、血壓與體重, 維持血管和神經系統的正常, 從而防止併發症的出現。

當出現併發症後,雖然治療的難度已較大,但從中醫學的角度來看,只要患者有臨床表現存在,即有“證”可辨,就可以用辨證論治的方法確定證型,然後可使用相應的方藥進行治療。

只要辨證準確,選方用藥得當,再適當配合其他的治療方法,如針灸、推拿、氣功、藥膳以及飲食調理、運動鍛煉、情志調攝等進行綜合治療就有可能取得一定的療效,而不要輕言放棄。

當出現併發症後,雖然治療的難度已較大,但從中醫學的角度來看,只要患者有臨床表現存在,即有“證”可辨,就可以用辨證論治的方法確定證型,然後可使用相應的方藥進行治療。

只要辨證準確,選方用藥得當,再適當配合其他的治療方法,如針灸、推拿、氣功、藥膳以及飲食調理、運動鍛煉、情志調攝等進行綜合治療就有可能取得一定的療效,而不要輕言放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