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權威預測】玉米價格將回落,再不賣或受損失!

4月17日, 農業農村部舉行新聞發佈會,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經濟資訊司司長唐珂通報情況並答記者問。

在分析玉米市場運行情況時, 唐珂提醒手裡還有餘糧的農戶要擇機售糧, 避免價格波動所帶來的損失。

此外, 唐珂還承諾, 今年國家將通過稻穀生產者補貼彌補因降價給農民帶來的損失。

詳細報導, 請往下看……

一季度我國玉米市場的運行情況如何, 近期國家出臺玉米生產者補貼政策, 提前啟動了臨儲玉米拍賣, 這對後期走勢將會有何影響呢?

唐珂:

今年4月3日, 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聯合發佈了2018年財政重點強農惠農政策, 繼續在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實行玉米和大豆的生產者補貼, 大豆的補貼標準高於玉米, 目的就是鼓勵各個省區將補貼資金向玉米、大豆的優勢產區集中, 引導非優勢產區繼續調減玉米, 這個政策導向還是很明確的。

為了保障玉米市場的平穩運行,

國家臨儲玉米競價銷售於4月12日啟動, 比去年提前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首次投放大約700萬噸, 黑龍江拍賣量最大, 拍賣底價低於當前主流玉米收購市場價, 預計市場搶糧的現象將得到抑制, 玉米價格將有所回落。

所以, 我們提醒廣大農戶, 特別是玉米非優勢產區的農戶合理安排種植結構, 避免盲目擴張玉米生產。 手裡還有餘糧的農戶要擇機售糧, 避免價格波動所帶來的損失。

請問唐司長, 最近我們注意到2018年的稻穀的最低收購價比上一年有一個較大的幅度的調整, 在稻穀價格下調之後怎麼樣保障農民的種糧收益呢?

唐珂:

從2014年到2018年, 我國稻穀最低收購價隨著成本的上升逐漸的小幅提升, 後期價格水準甚至高於市場價。 加工企業用糧的成本居高不下, 市場化收購缺乏動力。 大家說的是稻強米弱這種現象普遍存在。 為了更好發揮市場在價格形成中的作用, 引導稻穀產業結構調整和提檔升級, 有必要根據市場形勢變化對最低收購價政策進行完善,

在價格水準下調的同時, 國家將配套建立稻穀生產者的補貼機制, 完善支持保護政策, 儘量彌補農民朋友因價格下調帶來的收入損失。 預計隨著我國稻米產業競爭力的提升和優質優價的實現, 種糧農民將獲得更加穩定可持續的增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