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開展學農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益探索

為了更好地落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關於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 北京市教委對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進行了改革探索。 從每年的春季開始一直到秋季, 讓全市的學生們走出學校, 放下課本, 進行一周的學農教育。 (4月12日央視新聞)

厭惡勞動、養尊處優、不懂合作等是當今不少青少年特別是獨生子女身上常見的不良品性。 如何實施素質教育, 全面提升中小學生綜合素質, 提高人才培養品質, 各地各校採取了多種方式和舉措。 北京市教委在全市中小學生中每年進行一次為期一周的學農教育, 不失為一項有效的探索。

一是有利於提高中小學生的勞動實踐能力。 據介紹, 北京市的學生們在學農的一周內, 要在包括農作物種植、麵點製作、園區管理等20多門課程中, 選擇四門必修課在內的九門課程進行學習。 在這個過程中, 學生們不僅將會學到很多以前不甚瞭解的農業生產知識,

生活知識, 而且鍛煉了動手能力, 提高了勞動實踐能力。

二是有利於培養中小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學農活動少不了要參加各種各樣的體力勞動。 參加生產勞動, 一方面能夠親身感受到勞動的艱辛, 在實踐中培養吃苦耐勞精神, 在今後的生活中學會愛惜糧食, 懂得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另一方面, 也能體驗到勞動帶來的收穫感、成就感和責任感。

三是有利於增強中小學生的合作與交往能力。 北京市在學農一周內為學生開設的所有勞動課程, 要求全部由集體合作完成。 既然是集體合作, 孩子們就必然會考慮怎樣與人交往, 如何處理與同伴之間的關係,

如何更好的配合等問題。

四是有利於提高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 由於受到父母寵愛, 生活條件優越, 缺乏必要的體育和勞動鍛煉, 當代中小學生的體質水準普遍不高。 每年一周的校外學農課, 除了學習勞動知識和技能, 顯然也是一次難得的鍛煉身體的機會, 對於增強學生體能、提高學生的體質是頗有裨益的。

學農教育對中小學生來說是一項適合的教育活動。 當然, 要開展好這類活動, 也並非易事。 首先, 要從縣(區)級層面做好統籌協調工作, 確保學農教育的時間、師資、經費、場地、設備等。 其次, 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積極探索建立專兼職結合的勞動教育教師隊伍, 廣開管道, 開門辦學, 聘請能工巧匠、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

再次, 要加強資源開發, 因地因校制宜, 搞好勞動教育場地或實踐基地建設, 滿足勞動教育需要。 第四, 要做好相關勞動課程開發工作, 可根據實際開設家政、烹飪、手工、園藝、作物栽培、建築、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學生感興趣的課程。

文章來源 | 蒲公英評論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