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甲午海戰,為什麼我艦中彈往往會引起大火,這才是戰敗的原因

提起甲午海戰清政府失敗, 往往歸結於清政府的腐敗以及中日海軍的實力差距, 還有北洋水師軍費被挪用, 軍艦鍋爐老化嚴重, 艦炮老舊等等多種原因, 今天, 單從軍事戰術的角度, 來看看當年的甲午海戰, 北洋水師到底敗在哪裡?

兩軍對壘, 尤其是海戰,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 艦隊指揮官正確的指揮和對敵情的準確判斷, 以及全體官兵對敵作戰必勝的堅定信念和堅強的意志, 這對戰爭的勝負至關重要, 1894年9月17日, 當北洋水師在黃海大東溝遭遇日本聯合艦隊時, 北洋提督丁軍門採用了人字形”雁形陣“迎敵, 以”鎮遠“”定遠“兩主力戰艦領銜, 利用其大口徑火炮對敵人實施毀滅性打擊, 按說, 丁軍門的戰術部署本無過錯, 可日本的”松島“及時實施了大轉向, 對北洋水師進行兩翼迂回包抄, 這一點丁軍門沒有做出及時調整, 致使日本艦隊發揮其側舷快速炮的威力,

第一輪炮擊就打掉了旗艦上的旗杆, 並且丁軍門身負重傷, 頓時整個艦隊處於群龍無首, 腹背受敵的被動局面。

還有, 中日艦隊雙方所使用的炮彈更是天壤之別, 北洋水師的炮彈是爆破彈和穿甲彈, 當時的爆破彈裝的還是類似做煙花的黑火藥,

其威力非常有限, 很難對敵艦造成大的破壞, 且這種爆破彈自己不能製造, 完全依賴進口, 由於慈禧太后做壽挪用了軍費, 以至於整個艦隊擁有爆破彈的數量極少, 只能使用自己製造的彈頭不裝火藥的教練彈彈, , 且這種炮彈發射時產生的濃煙, 會嚴重遮擋視線, 等到發射第二發需五分鐘, 而日本使用的炮彈已換裝了威力強大的“苦味酸”炸藥, 日本人稱為“下瀨火藥”這種火藥的威力是黑火藥的一百倍, 發射這種炮彈不產生煙霧, 一分鐘可發射五發, 擊中目標後不但具有強大的衝擊波和彈片殺傷力, 而且產生幾千度的高溫能使鋼鐵融化和有毒的黃色濃煙能使人窒息而亡, 像汽油一樣流動的火焰就是在水裡也能燃燒,
所以, 當中日雙方在黃海展開的決定國家命運的大海戰中, 儘管北洋水師的全體官兵殊死抵抗, 由於艦隊指揮失誤, 艦隊航速慢, 機動性差, 主要的是武器裝備的落後, 炮彈的數量不足, 威力差, 命中率低, 甚至有炮彈擊中敵艦彈藥庫而不爆炸的現象, 經過5個多小時的鏖戰, 北洋水師5艘戰艦沉沒, 其餘均遭重創, 最讓人揪心的是當“致遠”欲撞擊“吉野”與其同歸於盡, 由於航速慢未能趕上敵艦, 遭到敵艦炮擊, 致使艦上火光沖天, 最終沉入大海。

我們現在回顧這段歷史, 不是為了記住那段仇恨, 而是要以歷史為鑒, 貧窮就會挨打, 弱國無外交是不變的真理, 當今的世界還不平靜, 有的國家還遵循著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我們只有自強不息, 好好把握機遇, 搞好經濟建設, 只有祖國強大了, 才不會重蹈歷史的覆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