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移植器官是否能再次捐贈給他人?

credit:123RF

沒有人比比托 · 瑪律多納多(Beto Maldonado) 更瞭解腎病和透析了。 在2015年的時候,疾病已經限制了他的大部分活動, 並危及他的生命, 但通過移植手術,

他獲得了一個健康的腎臟。 不幸的是, 僅僅兩年後, 瑪律多納多死於一場機動車事故。 通常情況下, 他那顆健康的腎臟也會隨著他的死亡而消亡;但相反, 這個腎臟"重新進入"了另一個有需要的病人體內。

在Maldonado一家的祝福下,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腎臟交換專案主任傑佛瑞 · 維爾博士(Jeffrey Veale)和他的團隊順利地完成了這項工作。 "我們想, 他們給了他這份寶貴的禮物——如果我們可以的話, 為什麼不幫助另一個家庭呢?”Maldonado的妹妹Linda在新聞發佈會上說。 新的器官接受者是一位名叫 Vertis Boyce 的70歲婦女, 她已經做了10年腎透析了, 並稱這個腎臟為"上天的饋贈"。

器官再移植是一個非常罕見的手術, 但是Veale博士和他的團隊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 已經成功地移植了三個腎臟。

他認為, 之後還有更多的機構會支持並加入到這一隊伍之中。 "我們曾經就那麼丟棄了腎臟,這真讓人惋惜。 "他說。

為什麼猶豫

那麼, 竟然如此成功, 為什麼重新移植的案例還這麼少呢?博士說, 其實這種觀念是很奇怪的, 為什麼器官移植一次後就不能再來一次呢?他補充到, 很多人是擔心腎臟再次移植後會導致接受者和捐贈者都會一命嗚呼, 但他也指出, 有些腎臟在最初的捐贈者死亡之時, 就已經經過多次輸血和一些其他必要的處理手段了;相比可怕的交通事故造成的傷亡, 重新移植其實根本不值一提。

他指出, 20% 到25% 的腎移植患者死去之時腎功能都完好。 “很多潛在的捐贈者都還沒意識到這一點。

”雖然有些病人可能不願接受一個"二手"腎臟, 但等待一個新的腎臟平均需要三至五年, 有時甚至更長。 據管理美國器官移植系統的非營利組織——聯合器官共用網(UNOS)稱, 截止至2018年4月, 超過95000名美國人都在腎臟等待名單上, 而且每天有約20人死於等待器官移植。

永無止境的透析, 讓你再也不能在公園裡漫步。 特別是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 每經歷一年的透析, 生活品質都愈發下降, 預期壽命也越來越短。 Veale博士說:“為什麼要把時間、生命、金錢白白浪費在一邊等新腎臟、一邊做苦不堪言的透析上呢?對腎臟進行二次利用, 不是比前者強得多嗎?”

雖然目前還處於早期階段, 但 Veale 報告說, 新的接受者正在逐步脫離腎臟透析, 並且腎功能良好。

"我們不知道未來是什麼情況, 至少現在看起來很好,"他表示。

對“器官再移植”改觀

當然, 並不是所有的腎臟都可以再移植, 這就和第一次移植需要遵守的規則是一樣的。 例如, 一個因癌症而過世的移植患者就不能再把腎臟給傳遞下去, 但一個因中風或意外事故去世的人, 就可能可以再次移植。

為了重新安置好移植的器官, 病人體內必然會經歷一些重大變化。 目前, 按照程式, 必須先評估原捐贈者的身體狀況, 以確定器官的相容性和生存能力。 博士說, 但在重新移植的過程中, 他們需要通過使用記錄與血型和其他細節進行交叉比對, 比如醫療記錄, 以審查第一個移植者的各種情況。 對於一個救人於水深火熱之中的行業來說,

這樣的對比分析可真不是一件小事兒。

在將來, 除了腎臟的重移植, 還可能會有更多器官, 比如肝臟。 “這些健全的器官通常都來自於那些不幸過世的年輕人, 而等待腎臟移植的人通常是一些年紀比較大、身體有各種問題的人, 他們更可能幾周後就死於中風或是心臟病, 為什麼不利用這大好的機會, 去造福更多的人呢?”博士說。

本文譯自 howstuffworks, 由譯者 Imagine 基於創作共用協定(BY-NC)發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