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防騙指南| “公檢法”齊上陣,這樣的劇本不能信

“不要輕易相信假冒公安、電信、銀行等人員所謂的安全帳戶……”銀行櫃檯和自助提款機熟悉的提示, 大街小巷張貼的宣傳海報, 但如果不清楚騙子的“劇本”, 市民仍然很難將這些提示和自己走進的圈套聯繫起來。

為了證明你人脈廣, 有借款能力和自身實力強, 你要把錢打到我們“檢察院”的帳戶上, 我們查清楚了沒問題, 自然會把錢還你的!

最近, 在上海閔行地區地區就發生了一起這樣的電信詐騙案。 陳阿姨於今年一月在家裡的固定電話上接到電話, 對方自稱是“上海電信總局的值班主任”, 稱陳阿姨在境外申請了一個電話,

如果沒有申請過電話, 需要立即向警方報案, 通話隨即被轉接至“某地出入境管理局”之後, 自稱是公安局員警、檢察長、審判長等公檢法人員開始接二連三地與陳阿姨聯繫。

"上海電信總局值班主任":你在昆明申請了一個電話

"公安分局陳警官":你涉嫌一起詐騙案

"刑偵大隊長楊警官":你是該案嫌疑人之一

"檢察院夏檢察長":申請資金優先調查

"法院張審判長":證明經濟實力才能還你清白。 “警方”驗收“資產”沒問題後, 會將錢退回。

阿姨聽懵後...

將錢存入銀行卡

辦理電子密碼器, 將密碼告知對方

一周後, 錢退回, 相信

向朋友借錢

賣房

辦理U盾

提前拿出保險

對方人間蒸發

根據警方瞭解, 這名報警人獨自居住,

與外界聯繫較少, 由於掌握資訊不對稱, 極易上當受騙。

因此, 預防電信詐騙不僅需要老年人認清犯罪分子的慣用伎倆, 提高防範意識, 也需要全社會關愛老年人, 常回家看看, 多多溝通與宣傳。 那就通過以下三個“不可能”, 讓每一位市民防範電信詐騙警鐘長鳴。

在不確定的情況下請立即撥打110, 或直接向屬地派出所、社區民警、銀行網點、電信部門當面詢問有關情況, 以防遭受財產損失。

防騙貼士

1

相互轉接?不可能!

公檢法三家政法機關, 雖同屬於政法系統, 但是內部並沒有可以相互轉接電話的溝通機制。 所以, 當“公檢法”的工作人員告訴你, “稍等, 我把你的電話轉到法官那裡”時, 對方一定是電信詐騙。

2

索要密碼?不可能!

公檢法需要向公民詢問情況時, 一定會當面詢問當事人並製作相關筆錄, 所以當有人通過電話下達指令的, 或是要求透露銀行帳戶、密碼進行“核實”的, 即可認定是詐騙行為。

3

要求匯款?不可能!

對於案件辦理中出現的涉案財物, 公安機關絕不會要求任何人將任何資金通過匯款的形式匯入某個帳戶上。

在這種詐騙手段中, 騙子擅長利用人們的恐懼心理進行詐騙, 以“法院傳票、涉嫌洗錢”等名義進行恐嚇, 引誘被騙人將資金匯入騙子指定的帳戶。 廣大市民在接到可疑電話和短信之後, 不要輕易相信, 也不要慌張, 一定要沉著冷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