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利劍高懸展鋒芒——宿遷市扎實推進巡察工作綜述之一

編者按巡察是巡視工作的有效延伸, 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基層党的領導、加強党的建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作出的重大決策, 是實現黨內監督全覆蓋的重要途徑。 宿遷市自2016年底啟動首輪巡察以來, 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 一抓到底的韌勁, 不斷深化政治巡察, 積極回應群眾期盼, 創新巡察監督方式, 織密巡察監督網路, 敢於“亮劍”, 直擊問題, 巡察監督的廣度、力度、深度不斷加大, 震懾效應不斷彰顯, 為宿遷市建設“江蘇生態大公園”、打好“三大攻堅戰”、推動高品質發展發揮了紀律保障作用。

4月16日起, 日報推出系列專題報導, 敬請讀者關注。

巡察之劍, 乃推動市縣全面從嚴治黨之利器。

黨的十八大以來, 宿遷市縣兩級黨委按照中央、省委關於開展市縣黨委巡察工作的要求, 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發揮指導牽頭作用, 精心組織, 實踐磨礪, 巡察鋒芒愈顯, 震懾之效凸顯, 有力推動我市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推進。

“巡察一到, 風氣好了”。 民心, 是最大的政治。 順民心, 得民望。 這樣的民心, 正是推動宿遷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最大的動力源泉, 更是推動宿遷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最深厚的社會基礎。

政治巡察, 劍指問題

一引其綱, 萬目皆張。 政治巡察的定位, 就是巡察工作的“綱”。

“始終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覺, 準確把握巡察的政治屬性,

突出堅持党的領導, 聚焦全面從嚴治黨, 確保巡察工作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和政治原則。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魏國強再三強調。

2016年12月20日, 五屆市委首輪巡察工作動員部署會召開。 這是宿遷全面啟動巡察工作的又一標誌性節點。 當天的會議, 市委書記親自動員部署, 市委常委全體參加。 規格之高, 足見市委重視程度。 當日的消息甫一發佈, 便引爆大家的微信“朋友圈”, 不少網友邊轉發邊“點贊”, 個中期許溢於言表。

市委巡察辦提供的資料顯示, 市委巡察工作啟動以來, 市委書記專題會聽取巡察工作情況彙報4次;黨委領導對巡察工作作出批示30餘次;市縣兩級黨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巡察工作72次;市縣兩級巡察工作領導小組共召開74次領導小組會議,

研究部署巡察工作。

密集的統籌謀劃背後, 目標指向十分清晰, 圍繞強化党的領導、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聚焦全面從嚴治黨, 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 緊扣黨的“六項紀律”, 發現問題、形成震懾。

清清駱馬湖, 湖光旖旎, 碧波蕩漾。 這灣湖水, 是宿遷人民賴以生存的生命之湖, 也是南水北調東線的重要調節湖泊。 曾經, 由於非法采砂活動猖獗, 導致駱馬湖水質惡化, 生態環境受到嚴重損害。 一位網友曾以“哭泣的母親湖”一帖, 袒露內心的深憂與隱痛, 引發熱議。

市委首輪巡察劍指駱馬湖非法采砂問題。 很快, 少數黨員幹部、公職人員存在的直接參與、失職瀆職等違紀違法行為浮出水面。

共立案查處涉及非法采砂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13人, 其中科級幹部6人, 有10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3人被追究刑事責任。

問題就是導向。 2018年3月7日, 五屆市委第五輪巡察工作動員部署會上, 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桂琴明確要求:巡察進駐前, 被巡察黨組織提供的彙報材料自查問題剖析比例不得低於60%;巡察組巡察報告回饋的問題80%以上必須是巡察中發現的新問題。

“兩個量化指標旨在給巡察組和被巡察黨組織傳遞信號, 自我查擺問題不能多講成績少講問題, 巡察組更不能直接照抄被巡察黨組織自己查擺出的問題或已經處理結束的‘舊事’。 ”李桂琴表示, 歸根到底就是要深挖細查,

進行全面深入的“政治體檢”。

重大決策長期不經黨委會研究, 以行政會議代替黨委會議事;黨委會和董事會經常“一鍋煮”, 職能混淆;基層黨組織不健全;黨內政治生活不嚴肅, 民主生活會查擺的問題多年重複一致……全市巡察工作開展以來, 市縣兩級黨委共巡察249家單位, 發現党的領導弱化、党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問題4624個。

“通過巡察, 發現了基層在從嚴治黨、落實‘兩個責任’、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巡察的震懾、遏制、治本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市紀委副書記、市監委副主任、市委巡察辦主任陳海洪說。

延伸巡察, 專項突破

延伸巡察, 意在打通黨內監督的“最後一公里”。

在政治巡察定位的基礎上, 市縣巡察機構大膽探索,按照重點更突出、方式更靈活、監督更有效的要求,積極嘗試多種巡察方式,強化巡察監督實效。

2017年春,省委第五巡視組進駐宿遷,對宿城區開展巡視“回頭看”、對沭陽縣開展巡視工作。宿遷市委、沭陽縣委注重在配合巡視中主動巡察,在服務巡視中學習經驗,對問題線索立知立改,省市縣聯動提升巡視巡察質效。沭陽縣委專門對巡視組回饋的黨風廉政建設、交辦移送案件等9個方面問題進行即知即改。宿城區巡視巡察雙劍合璧,借助巡視“回頭看”的東風,根據省委巡視組回饋農業保險方面的問題開展專項巡察,發現問題線索29條,查實後開除黨籍2人、移送司法機關2人,充分發揮了巡視巡察利劍作用。

人情風重,各種關係錯綜複雜。如何破除關係網、說情風是擺在巡察組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除了嚴格要求巡察隊伍、認真落實回避制度外,市縣兩級巡察機構探索交叉巡察等方式,有效規避人情關係的干擾。宿豫區嘗試“推磨式”交叉巡察,針對問題反映強烈的6個村,成立3個巡察組,每個組抽調區直部門紀檢組長牽頭,並異地抽調鄉鎮紀委書記任副組長,從鄉鎮紀委、財政、民政等部門抽調人員參與巡察工作。“開展異地交叉巡察,讓我們無需過多顧忌人情關係,可以放下思想‘包袱’,大膽‘找茬’。”宿豫區委巡察組的同志說。

在加強巡察的同時,市縣兩級還圍繞重點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巡察。市委第三輪巡察突出“陽光扶貧”,對6家市直“涉農”單位黨委(黨組)開展專項巡察,深入查找“涉貧”工作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發揮專項巡察的優勢,有效推動“陽光扶貧”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微腐敗”也可能成為“大禍害”,其損害的是群眾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眾獲得感,揮霍的是基層群眾對党的信任。

“特別要把村級巡察工作納入市縣巡察工作大局,高品質落實全覆蓋目標。”市委書記魏國強在市委常委會上強調。

市縣兩級已完成對136個村居開展延伸巡察。吃拿卡要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被發現,村幹部冒領補貼款被發現……巡察組對村居黨員幹部“篦梳細篩”,共立案查處基層站所黨員幹部、村居兩委班子成員56人,移送司法機關14人。

不少幹部群眾親身感受到“巡察一到,風氣變了”。

邊巡邊改,專項整改

巡察工作結束,不能一巡了之,要作為一個開頭,最重要的是把巡察成果運用好。

市委要求被巡察黨組織在巡前開展自查自糾、即知即改,巡中邊巡邊糾、立行立改,巡後全面整改、嚴肅查處。圍繞強化巡察成果運用,我市先後出臺《關於推動巡察成果運用工作的意見(試行)》《關於建立巡察成果運用“四辦一報”工作機制的實施辦法》,把成果運用作為體現巡察價值的關鍵環節來抓,全力做好巡察“後半篇文章”,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對問題線索實行每半月對賬、每月報帳、三個月交帳。”市委巡察辦負責人說。

前不久,全市啟動實施“兩查兩治”專項整治,對市屬學校和副處級事業單位選人用人,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糾“四風”、轉作風開展專項檢查;對市直部門下屬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扶貧領域“兩不到位、兩不精准”等問題開展專項整治。

事實上,巡視巡察發現的問題,很多都是共性問題,每個單位不同程度存在著。如何強化共性問題的整改落實,並有效防止“屢禁不止、反彈回潮”?針對現狀,我市推行巡視巡察共性問題“舉一反三、聯動整改”機制,將巡視巡察發現的問題梳理匯總形成共性問題清單,由未被巡察的地方和單位一併對照清單,深入開展自查自糾,剖析存在原因,逐項落實整改責任,明確整改標準,細化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期限,做到未巡先改、即知即改、立行立改。

去年以來,市委巡察辦將省委巡視、市委巡察發現的問題,梳理成3個方面9大類33個共性問題清單,要求各地各部門“舉一反三、聯動整改”。全市105家單位共自行排查問題1204個,制定整改措施2180條,完善相關制度766個。同時,注重對巡察發現問題的歸納提煉,從體制機制管理上分析原因,為深化改革提供問題導向參考。市委四輪巡察共形成專題報告19份,經書記專題會部署安排、分管領導牽頭研究落實,推動有關部門在查處有償家教、打擊非法采砂等方面採取了專項行動,建立了長效機制。

“一人感冒、全家預防”,事不同理同。“舉一反三、聯動整改巡察共性問題,就是要構建正本清源、防止問題反彈的長效機制,從根本上推動深層共性問題有效解決。”李桂琴說。

市縣兩級開展巡察“回頭看”,殺“回馬槍”,從而不斷強化巡察整改落實,壓實巡察整改責任,讓利劍高懸,持續釋放巡察威力。2017年以來,宿遷市縣兩級共組織開展巡察25批次,巡察148家單位,共發現面上問題2550個,已全部回饋。這些問題有的已整改到位,有一部分正在整改落實;巡察移交問題線索626條,轉立案線索50條,進行黨政紀處分69人,移送司法機關14人,巡察利劍作用有效彰顯。

“勝非為難,持之為難。”巡察監督永遠在路上,這是人民的期待,也是巡察劍鋒所指的方向。

春日的“母親湖”,碧波蕩漾,珍鳥翔集,遊魚穿梭,一副湖光旖旎、生態優美的畫卷徐徐展開。這一幅圖景,正是宿遷政治生態的映射。(魏從浩 唐華兵 王清舉)

市縣巡察機構大膽探索,按照重點更突出、方式更靈活、監督更有效的要求,積極嘗試多種巡察方式,強化巡察監督實效。

2017年春,省委第五巡視組進駐宿遷,對宿城區開展巡視“回頭看”、對沭陽縣開展巡視工作。宿遷市委、沭陽縣委注重在配合巡視中主動巡察,在服務巡視中學習經驗,對問題線索立知立改,省市縣聯動提升巡視巡察質效。沭陽縣委專門對巡視組回饋的黨風廉政建設、交辦移送案件等9個方面問題進行即知即改。宿城區巡視巡察雙劍合璧,借助巡視“回頭看”的東風,根據省委巡視組回饋農業保險方面的問題開展專項巡察,發現問題線索29條,查實後開除黨籍2人、移送司法機關2人,充分發揮了巡視巡察利劍作用。

人情風重,各種關係錯綜複雜。如何破除關係網、說情風是擺在巡察組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除了嚴格要求巡察隊伍、認真落實回避制度外,市縣兩級巡察機構探索交叉巡察等方式,有效規避人情關係的干擾。宿豫區嘗試“推磨式”交叉巡察,針對問題反映強烈的6個村,成立3個巡察組,每個組抽調區直部門紀檢組長牽頭,並異地抽調鄉鎮紀委書記任副組長,從鄉鎮紀委、財政、民政等部門抽調人員參與巡察工作。“開展異地交叉巡察,讓我們無需過多顧忌人情關係,可以放下思想‘包袱’,大膽‘找茬’。”宿豫區委巡察組的同志說。

在加強巡察的同時,市縣兩級還圍繞重點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巡察。市委第三輪巡察突出“陽光扶貧”,對6家市直“涉農”單位黨委(黨組)開展專項巡察,深入查找“涉貧”工作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發揮專項巡察的優勢,有效推動“陽光扶貧”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微腐敗”也可能成為“大禍害”,其損害的是群眾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眾獲得感,揮霍的是基層群眾對党的信任。

“特別要把村級巡察工作納入市縣巡察工作大局,高品質落實全覆蓋目標。”市委書記魏國強在市委常委會上強調。

市縣兩級已完成對136個村居開展延伸巡察。吃拿卡要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被發現,村幹部冒領補貼款被發現……巡察組對村居黨員幹部“篦梳細篩”,共立案查處基層站所黨員幹部、村居兩委班子成員56人,移送司法機關14人。

不少幹部群眾親身感受到“巡察一到,風氣變了”。

邊巡邊改,專項整改

巡察工作結束,不能一巡了之,要作為一個開頭,最重要的是把巡察成果運用好。

市委要求被巡察黨組織在巡前開展自查自糾、即知即改,巡中邊巡邊糾、立行立改,巡後全面整改、嚴肅查處。圍繞強化巡察成果運用,我市先後出臺《關於推動巡察成果運用工作的意見(試行)》《關於建立巡察成果運用“四辦一報”工作機制的實施辦法》,把成果運用作為體現巡察價值的關鍵環節來抓,全力做好巡察“後半篇文章”,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對問題線索實行每半月對賬、每月報帳、三個月交帳。”市委巡察辦負責人說。

前不久,全市啟動實施“兩查兩治”專項整治,對市屬學校和副處級事業單位選人用人,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糾“四風”、轉作風開展專項檢查;對市直部門下屬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扶貧領域“兩不到位、兩不精准”等問題開展專項整治。

事實上,巡視巡察發現的問題,很多都是共性問題,每個單位不同程度存在著。如何強化共性問題的整改落實,並有效防止“屢禁不止、反彈回潮”?針對現狀,我市推行巡視巡察共性問題“舉一反三、聯動整改”機制,將巡視巡察發現的問題梳理匯總形成共性問題清單,由未被巡察的地方和單位一併對照清單,深入開展自查自糾,剖析存在原因,逐項落實整改責任,明確整改標準,細化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期限,做到未巡先改、即知即改、立行立改。

去年以來,市委巡察辦將省委巡視、市委巡察發現的問題,梳理成3個方面9大類33個共性問題清單,要求各地各部門“舉一反三、聯動整改”。全市105家單位共自行排查問題1204個,制定整改措施2180條,完善相關制度766個。同時,注重對巡察發現問題的歸納提煉,從體制機制管理上分析原因,為深化改革提供問題導向參考。市委四輪巡察共形成專題報告19份,經書記專題會部署安排、分管領導牽頭研究落實,推動有關部門在查處有償家教、打擊非法采砂等方面採取了專項行動,建立了長效機制。

“一人感冒、全家預防”,事不同理同。“舉一反三、聯動整改巡察共性問題,就是要構建正本清源、防止問題反彈的長效機制,從根本上推動深層共性問題有效解決。”李桂琴說。

市縣兩級開展巡察“回頭看”,殺“回馬槍”,從而不斷強化巡察整改落實,壓實巡察整改責任,讓利劍高懸,持續釋放巡察威力。2017年以來,宿遷市縣兩級共組織開展巡察25批次,巡察148家單位,共發現面上問題2550個,已全部回饋。這些問題有的已整改到位,有一部分正在整改落實;巡察移交問題線索626條,轉立案線索50條,進行黨政紀處分69人,移送司法機關14人,巡察利劍作用有效彰顯。

“勝非為難,持之為難。”巡察監督永遠在路上,這是人民的期待,也是巡察劍鋒所指的方向。

春日的“母親湖”,碧波蕩漾,珍鳥翔集,遊魚穿梭,一副湖光旖旎、生態優美的畫卷徐徐展開。這一幅圖景,正是宿遷政治生態的映射。(魏從浩 唐華兵 王清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