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潘風琴:救治大病患者的“心病”

顧善俊

潘風琴代表走進江蘇省金湖縣特殊學校義診。

最特寫

代表檔案

潘風琴, 江蘇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 金湖縣第十屆政協委員,

金湖縣中醫院主任中醫師。 2016年被評為“江蘇好人”“江蘇省百佳醫德之星”, 2017年榮登“中國好人”榜。

自1991年從南京中醫學院畢業後, 中醫師潘風琴始終堅守針灸園地, 傳承中醫國術, 為病人解除痛苦。 一干就是27年。

現在的她, 在江蘇省金湖縣中醫院任主任中醫師, 不僅幫助國內患者解除病痛, 還在2011年, 接受省衛生廳的嚴格挑選後加入了“中國第十期援馬爾他醫療隊”。 在馬爾他兩年, 她的針法、中醫的神奇療效得到了馬爾他衛生部長稱讚, 馬爾他國家電視臺還進行了專題報導。 許多歐洲大陸人、俄羅斯人、北美人也慕名前來就診, 潘風琴通過傳統的小小銀針, 向世界展示了中醫的神奇。

潘風琴是江蘇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 也是金湖縣第十屆政協委員,

她在幹好本職工作的同時, 積極履行一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社會職責。 她注重傾聽患者的心聲。 她告訴筆者, 大病是患者及家屬心中一個不可逾越的痛。 在治療中, 她統計過重大疾病患者從治療到死亡的人均醫藥費為10萬到30萬元左右, 重大疾病病情危重、治療週期很長, 花費高, 已經成為一個普遍性的社會問題。 特別是農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情況比較突出, 尤其是面對重大疾病時, 常常會負債累累、傾家蕩產。 為了讓重大疾患者得到應有的搶救治療, 解除其家庭正常生活的後顧之憂, 潘風琴去年在金湖縣十屆政協會議上提出了落實大病救助的提案, 建議由政府牽頭, 構建醫保機構、紅十字會、民政、醫療等部門參與的重大疾病救助體系,
面向全社會, 落實救助保障工作的各項措施, 設立專門的救助機構, 落實救助經費。 潘風琴說, 解決重大疾病救助保障工作中的突出問題, 讓每個老百姓都看得起病, 我要為此不懈呼籲。

潘風琴從醫20多年, 特別關愛殘疾兒童。 金湖縣特殊學校學生柏某身體殘疾, 父母離異, 柏某只能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 在來她這裡治療時, 她看見他們一老一少十分無助, 心裡特別難受。 “我只有用我的醫術, 為他們解除痛苦”, 潘風琴說, 由於治療需要花費很多費用, 年邁的爺爺奶奶無法承受高額的醫療費用, 他們都有放棄治療的想法。 在潘風琴從醫生涯中, 諸如此類的事例很多很多,

她一直看在眼裡, 急在心裡。 “如今我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潘風琴在今年省兩會上, 提出關注殘疾兒童康復的建議, 提議政府能給殘疾兒童的家庭多一些經濟救助, 社區能更多的介入, 協助殘疾兒童康復, 讓殘疾兒童更好地融入社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