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校外機構排課多是噱頭 東台經驗:走班選科實踐關鍵在掌握學情

未來網在談及新高考問題時, 很多社會機構認為新高考帶來了為學校提供設置課程和分層、分類教學, 以及為學生提供職業規劃服務的新風口。 但江蘇省東台市教育局副局長、教師發展中心主任盧惠斌指出, 那些機構的宣傳多是噱頭。 他說, 東台市的“走班選科”實踐中各學校都是自己做的設計, 教學也效果很好, 沒有引入協力廠商機構來提供相關服務。

盧惠斌介紹, 東台市的“走班選科”教學實踐已經進行很多年了, 現在東台市90%以上的學校都在進行“走班選科”教學實踐。

“走班選科”怎麼排課選班?4月16日,

在北京參加2018年中國教育學會會員日活動的盧惠斌, 舉了東台市廣山中學的例子進行了說明:廣山中學是東台市一所農村學校, 從去年開始, 學校把數學、物理、化學作為分層學科, 將每週五各班數理化等適合分層的學科儘量排在同一時段, 明確要求教師一周的前四天上新授課, 最後一天對本周的所學內容做一個全面複習, 複習課採取走班制, 依據學科特點, 以及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情況, 設置A(創新)、B(培優)、C(基礎)三個層次的分層班級, 讓學生選擇適合的班級, 選擇適合的教學內容, 實施知識清單周周清, 讓每個層面的學生都得到適合的充分的發展。

2018年中國教育學會會員日活動現場。 未來網記者程婷攝

盧惠斌補充介紹道, “走班選科”實踐主要在東台市的初中和高中學進行。 白天各班學生同進程一起上課, 下午三、四節課及晚自習時間, 則對數學、物理、化學科目分層學科進行走科教學。 通常, 學校會綜合學生的兩次考試成績並結合學生自我意願, 依據學科特點,

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編班, 進行有針對性的授課, 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達到鞏固、拓展、提升等效果。 “每個層次內的學生是可以流動的, 會根據學生不同階段的狀態及個人意願進行調整。 ”

隨著新中高考改革的不斷深入, “選科選考”、“走班教學”等成為社會熱議話題。 新高考體現了“個性化教學”育人的理念, 走班選科也越來越成為一種趨勢。 但與此同時, 分層排課壓力增大、教學管理難度加大等成為學校需要解決的問題。

如何在現有的教學資源下, 滿足學生走班選科需求並有序開展教學管理活動?盧惠斌告訴未來網記者, 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學生學情、瞭解學生意願, 掌握學情了才好進行分層分別。 同時, 他也提到,

完善教師考評制度很重要。 以東台市為例, 同一學科的教師, 會輪流給A、B、C三個不同層次的班級上課, 進行統一公平的考核, 這樣就不會出現考核不公平、教師間有分歧的情況。

在此前提下, 學校就只是將所有的學生和所有的老師進行了重新排列組合, 不存在因實施“走班選科”而出現資源不足、排課困難的情況。

作者:程婷 編輯:辛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