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光影裡的夢幻與真實——坎城電影節密碼》前言

喧囂·爭執·熱愛

縱觀法國坎城電影節七十年的獲獎作品, 會發現它們之間很少具有共性。 我覺得這就是它們被坎城選中的原因。 法國坎城電影節從來沒有試圖制定一種標準, 也從來不想回答電影是什麼這個問題。 每一次爭論、冷場、噓聲和不歡而散恰恰說明人們對坎城總有過高的期待。

每年五月, 在地球那邊一個叫坎城的小地方, 都有一群忙碌或瘋狂的人。

評委會主席把組建的評委團隊從世界各地召集到坎城。 在那裡, 他們不分日夜地看片、討論。 如果沒有發現精彩的參賽影片當然會失望,

但是有兩部或者好幾部實力相當、不分伯仲的作品就是噩耗了。 有幾次, 主席和評委們反目為仇。 主席拋開評委, 堅持他認定的影片獲獎。 當眾宣佈時, 台下一片口哨和噓聲。 有時則是評委們經過密謀, 罷黜了主席, 惱羞成怒的主席拒絕出現頒獎典禮, 那把空著的椅子在聚光燈下真是太刺眼了。

面對台下的反對聲浪, 神經堅強的獲獎者會向台下揮揮拳頭, 興高采烈地把獎領走, 因為他覺得即便全世界都反對, 他自己的片子依然配得上大獎;法國導演皮亞拉在領獎時, 對著台下的一片噓聲很淡定地說出他的名言:“我知道你們不喜歡我, 我也不喜歡你們。 ”當然也有不知所措的領獎人, 意外獲獎意味著演藝生涯的巔峰,

卻也成為終生難忘的痛苦時刻。

還有的時候, 臺上台下一片和諧, 獲獎者得到了友善的笑容和熱烈的掌聲。 但是典禮之後的聚餐卻發生了爭執。 以為自己圓滿完成任務的主席, 突然遭到質疑, 他反擊, 對方抓住不放, 更多的人開始七嘴八舌, 越來越激烈的爭吵, 最終演變成帶有個人攻擊意味的混戰。 主席憤然離去, 發誓再不來攪坎城這灘渾水。

喧囂的兩周, 對參賽而渴望大獎的人更是難熬。 神經太脆弱的導演, 認定自己將一無所獲, 熬不到頒獎典禮就悄然離去, 結果宣佈他獲獎時只能由其他人代替領獎, 錯過了一生中最美妙的夜晚。 性格強硬的人, 可能就是來坎城示威的。 明知自己的片子驚世駭俗, 一定會招來痛駡,

依然在各類聚會上穿梭, 看到豎起的中指居然面不改色。

有的導演賭上了全部家當, 如果這次沒有獲獎, 沒有發行商理睬, 今後便要借債度日。 很幸運, 他獲獎了, 是最高大獎, 而且成為當時最年輕的獲獎者。 有的導演一次次遭遇淘汰, 從入行開始就飽受坎城冷遇, 卻始終不放棄坎城情結, 兩鬢斑白時終得到回報。 當然也有特別牛的世界級大導, 對坎城不冷不熱, 始終保持距離, 他們職業生涯中最精彩的作品與坎城無緣。

那些不打算參賽、只是把電影拿來放映, 借機營造宣傳攻勢的製片人帶來華麗的演員陣容, 他們是來給攝影記者送餐的。 把倩容麗影、紅地毯、閃光燈、小道消息、幕後新聞以及各種狂歡鬧劇傳送給全世界,

是娛樂記者們的天職。

愛出風頭的電影人雲集法國坎城電影節, 好事的觀眾明知房價暴漲還千方百計尋找附近願意出租的民宅, 尋找潛在天才的投資人更像是來打獵的。 坎城如同一鍋越來越沸騰的粥, 人們在大街小巷狂歡暴飲, 在不同的放映廳看得天昏地轉, 直到頒獎典禮後曲終人散……

但是七十年過去了, 坎城電影節除了在褪色的電影畫報上留下一張張時裝秀, 還剩下了什麼?時間會把所有熱熱鬧鬧、花裡胡哨的都洗刷掉。 金色的棕櫚葉, 被認為代表了全世界電影的最高水準, 但是哪些獲獎電影還會被提起?其中真正有人願意去看又能看懂的有哪些?

那些真正熱愛電影的人對一個高品位電影節的期望是:承認電影人的獨創性和電影的真實性。

如果一個電影人想拍攝一部真正有創意的電影, 任何手法在坎城都可能被承認。 導演可用DV機找自己爸媽和街頭小混混當演員, 追蹤現代社會的底層或邊緣人;也可以借助巨額商業投資和豪華的陣容重現上流社會的浮華;可以探討大眾關心的公共話題, 也可以超越道德, 暴露一些為人所不齒的罪行和欲望;可以使用非常成熟的商業電影手段, 也可以蔑視一切既定的時空關係;影像風格可以流暢抒情, 也可以極端唯美幾近病態, 可以平淡得幾近枯燥, 也可以粗糙晃動讓人頭昏眼花……坎城電影節的標準就是沒有標準。 在這裡, 千奇百怪的作品都得到包容。 這不僅僅是一個姿態。 鼓勵電影人無止境地探索,體現了這個電影節對電影本質的理解和尊重。

坎城獲獎作品其實也有相似之處。有人認為,坎城是歐洲三大電影節中水準最高的。因為它更挑剔,它還有一個潛在的尺度就是:成熟。電影和人一樣,很明顯,有幼稚和成熟之分——無論是影像手法還是主題的深度。

坎城獲獎電影的成熟性,還表現在主題的成人化。這些電影對人的表現常揭示出日常生活之下的複雜性,很少有簡單而陽光的。性、暴力、迫害、仇恨、冷酷、不公、掙扎和死亡等是常見的主題。原因也很簡單,這些東西伴隨著人類的存在,無論在歷史中還是現實裡都縈繞不去,是一個有良知的人無法回避的。從這個角度上說,很多坎城獲獎電影無法愉悅觀眾。雖然坎城被誇張地稱為電影人和觀眾的節日,但就像生活本身一樣,哪怕置身節日,現實的種種壓迫不會消失。

這就是為什麼坎城獲獎電影顯得高冷,其中一些影片讓觀眾望而生畏的原因。只有足夠成熟的眼光才能體會到一部成熟電影的價值。這需要悟性、時間和閱歷的積累,以及對人和生活的思考能力,更重要的是容納百川的寬容態度,對不同的生活狀態和道德觀念不要輕言判斷,要試圖去理解,甚至接納。

當然,這並不是說坎城的影片都是負面的、陰鬱的、壓抑的,恰恰相反,坎城獲獎電影的主題常常是愛。也許愛的表達方式超出了常人的理解,對愛的訴求過於強烈,或者通過荒誕或扭曲的方式呈現,但是基本上所有影片都離不開人類的這一基本情感。電影,就是關於人的藝術。無法想像一個對人類沒有理解、同情、憐憫和愛的人能拍出優秀的作品。所以,一個對人類持有同樣感受的觀眾也才能理解它們表達了什麼。

很多獲坎城獎的電影製作人常常在他們的成熟之路上行進了很長時間,無論作為一個人,還是作為一個導演。不過,進入21世紀之後,新的電影節主席吉爾·雅各對坎城卻有了不同的規劃,他開始有意識接納年輕的電影人;“電影節的作用是發掘新人。讓處女作獲獎,就是給藝術家贏得世界……因為處女作是未來的希望,未來的作品就萌芽其中。” [i] 的確,此後年輕新銳得到的機會似乎更多,對電影行業來說無疑是具有遠見的革新。但是另一方面,對評選結果的質疑也會隨之增加。

作品曾兩度獲金棕櫚大獎的導演呂克·達內(Luc Dardenne)在筆記中寫道:“那些統治當今美國和歐洲電影工業的人,有計劃地生產一些以需求和口味為導向的電影,真正熱愛電影的人,從開篇字幕即可一眼看出該片氾濫的、諂媚的奴性。對於製片商而言,那些片子充滿魅力,美妙至極,叫人拍手叫好。而對於電影愛好者而言,那只是粗鄙、媚俗、低級的爛作。 ” [ii]

人們通常會把電影粗略地分為“商業片”和“藝術片”。這種分法很有道理,但也有問題。安東尼奧尼的《放大》、邁克爾·李的《秘密與謊言》以及哈內克的《愛》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票房。他們的作品既具有藝術片的高品質又被普通觀眾所接受。借鑒呂克·達內的說法,電影應當被分為“精湛的傑作”和“低級的爛作”。坎城電影節的評選雖然並不是每一次都能選出前者,但至少極力避免後者。

坎城電影在評選中出現諸多不快,是因為每個人內心中都隱含著一些期盼。無論業內人士還是公眾,一直對金棕櫚大獎和評審團大獎的獲獎影片存在爭議,而沒有獲大獎只贏得了小獎項的影片中確實不乏力作。

七十年來,坎城各種大小獎項的獲獎影片共有幾百部,本書選擇了其中的四十餘部,我覺得它們體現出了坎城的最高水準。在我看來,有些大師級導演的參賽影片沒有得到足夠承認,如伯格曼的《呼喊與細語》僅獲得了最佳技術獎;土耳其導演錫蘭有四部作品獲過獎,我選擇了他的《冬眠》《安納托利亞往事》和《遠方》。不過我覺得他的另外一部獲獎作品《三隻猴子》和沒有獲獎的《分手的季節》比較起來,後者更有個性。羅西裡尼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雖然在電影史上總是要提及,但並非他最優秀的作品;有的作品出自非常優秀的導演,但是獲獎影片可說的東西不多,我就捨棄了,如德·西卡的《米蘭的奇跡》。從小獎項選擇影片也使我能納入帕索裡尼的《一千零一夜》。帕索裡尼曾因具有尖銳而前瞻性的思想在他的國家受到爭議,這部影片顯示了他的立場,我因此選入該書。

對於哪些電影可以算作“經典”,電影人歷來就有針鋒相對、截然不同、互不買帳的激烈態度。假如可以流傳的作品可以粗略地分為兩類:商業片經典和藝術片經典,呂克·達內所說的低俗爛作,在兩者中其實都是有的。無論“商業”還是“藝術”,其實都是沒有褒貶的中性詞,商業有高低,藝術有優劣。“商業片”如同易於咀嚼和便於吸收的食物,“藝術片”則需要更長時間含在嘴中“品位”。導演如同大廚。無論哪一類食物,都能做出好菜。因個性和手藝不同,有些人善做“流食”“軟食”,讓觀眾不需要費力就能吃飽。這樣的大廚在電影界一直占絕大多數。而坎城獲獎納影片中的經典是“硬食”,需要極其堅硬的牙齒和極為敏銳的舌頭。百年以來,能做出此類好菜的廚師在龐大的從業隊伍中是金字塔的尖頂。

觀看什麼樣的電影是由一個人的性格、趣味、視野、智力、修養和生活狀態決定的。如果你看電影不滿足於只是填飽肚子,還希望多享受味道的話,一起來啃啃“坎城硬食”吧。

[i] 《坎城電影節的故事》 【法】雅克琳娜·蒙西妮愛德華·米克斯著作家出版社2012年9月第一版P229

[ii] 《影像背後1991——2005:呂克·達內電影手記》【比利時】 讓·皮埃爾達內和呂克·達內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8月第一版P71

《光影裡的夢幻與真實——坎城電影節密碼》,鄭實著,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鼓勵電影人無止境地探索,體現了這個電影節對電影本質的理解和尊重。

坎城獲獎作品其實也有相似之處。有人認為,坎城是歐洲三大電影節中水準最高的。因為它更挑剔,它還有一個潛在的尺度就是:成熟。電影和人一樣,很明顯,有幼稚和成熟之分——無論是影像手法還是主題的深度。

坎城獲獎電影的成熟性,還表現在主題的成人化。這些電影對人的表現常揭示出日常生活之下的複雜性,很少有簡單而陽光的。性、暴力、迫害、仇恨、冷酷、不公、掙扎和死亡等是常見的主題。原因也很簡單,這些東西伴隨著人類的存在,無論在歷史中還是現實裡都縈繞不去,是一個有良知的人無法回避的。從這個角度上說,很多坎城獲獎電影無法愉悅觀眾。雖然坎城被誇張地稱為電影人和觀眾的節日,但就像生活本身一樣,哪怕置身節日,現實的種種壓迫不會消失。

這就是為什麼坎城獲獎電影顯得高冷,其中一些影片讓觀眾望而生畏的原因。只有足夠成熟的眼光才能體會到一部成熟電影的價值。這需要悟性、時間和閱歷的積累,以及對人和生活的思考能力,更重要的是容納百川的寬容態度,對不同的生活狀態和道德觀念不要輕言判斷,要試圖去理解,甚至接納。

當然,這並不是說坎城的影片都是負面的、陰鬱的、壓抑的,恰恰相反,坎城獲獎電影的主題常常是愛。也許愛的表達方式超出了常人的理解,對愛的訴求過於強烈,或者通過荒誕或扭曲的方式呈現,但是基本上所有影片都離不開人類的這一基本情感。電影,就是關於人的藝術。無法想像一個對人類沒有理解、同情、憐憫和愛的人能拍出優秀的作品。所以,一個對人類持有同樣感受的觀眾也才能理解它們表達了什麼。

很多獲坎城獎的電影製作人常常在他們的成熟之路上行進了很長時間,無論作為一個人,還是作為一個導演。不過,進入21世紀之後,新的電影節主席吉爾·雅各對坎城卻有了不同的規劃,他開始有意識接納年輕的電影人;“電影節的作用是發掘新人。讓處女作獲獎,就是給藝術家贏得世界……因為處女作是未來的希望,未來的作品就萌芽其中。” [i] 的確,此後年輕新銳得到的機會似乎更多,對電影行業來說無疑是具有遠見的革新。但是另一方面,對評選結果的質疑也會隨之增加。

作品曾兩度獲金棕櫚大獎的導演呂克·達內(Luc Dardenne)在筆記中寫道:“那些統治當今美國和歐洲電影工業的人,有計劃地生產一些以需求和口味為導向的電影,真正熱愛電影的人,從開篇字幕即可一眼看出該片氾濫的、諂媚的奴性。對於製片商而言,那些片子充滿魅力,美妙至極,叫人拍手叫好。而對於電影愛好者而言,那只是粗鄙、媚俗、低級的爛作。 ” [ii]

人們通常會把電影粗略地分為“商業片”和“藝術片”。這種分法很有道理,但也有問題。安東尼奧尼的《放大》、邁克爾·李的《秘密與謊言》以及哈內克的《愛》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票房。他們的作品既具有藝術片的高品質又被普通觀眾所接受。借鑒呂克·達內的說法,電影應當被分為“精湛的傑作”和“低級的爛作”。坎城電影節的評選雖然並不是每一次都能選出前者,但至少極力避免後者。

坎城電影在評選中出現諸多不快,是因為每個人內心中都隱含著一些期盼。無論業內人士還是公眾,一直對金棕櫚大獎和評審團大獎的獲獎影片存在爭議,而沒有獲大獎只贏得了小獎項的影片中確實不乏力作。

七十年來,坎城各種大小獎項的獲獎影片共有幾百部,本書選擇了其中的四十餘部,我覺得它們體現出了坎城的最高水準。在我看來,有些大師級導演的參賽影片沒有得到足夠承認,如伯格曼的《呼喊與細語》僅獲得了最佳技術獎;土耳其導演錫蘭有四部作品獲過獎,我選擇了他的《冬眠》《安納托利亞往事》和《遠方》。不過我覺得他的另外一部獲獎作品《三隻猴子》和沒有獲獎的《分手的季節》比較起來,後者更有個性。羅西裡尼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雖然在電影史上總是要提及,但並非他最優秀的作品;有的作品出自非常優秀的導演,但是獲獎影片可說的東西不多,我就捨棄了,如德·西卡的《米蘭的奇跡》。從小獎項選擇影片也使我能納入帕索裡尼的《一千零一夜》。帕索裡尼曾因具有尖銳而前瞻性的思想在他的國家受到爭議,這部影片顯示了他的立場,我因此選入該書。

對於哪些電影可以算作“經典”,電影人歷來就有針鋒相對、截然不同、互不買帳的激烈態度。假如可以流傳的作品可以粗略地分為兩類:商業片經典和藝術片經典,呂克·達內所說的低俗爛作,在兩者中其實都是有的。無論“商業”還是“藝術”,其實都是沒有褒貶的中性詞,商業有高低,藝術有優劣。“商業片”如同易於咀嚼和便於吸收的食物,“藝術片”則需要更長時間含在嘴中“品位”。導演如同大廚。無論哪一類食物,都能做出好菜。因個性和手藝不同,有些人善做“流食”“軟食”,讓觀眾不需要費力就能吃飽。這樣的大廚在電影界一直占絕大多數。而坎城獲獎納影片中的經典是“硬食”,需要極其堅硬的牙齒和極為敏銳的舌頭。百年以來,能做出此類好菜的廚師在龐大的從業隊伍中是金字塔的尖頂。

觀看什麼樣的電影是由一個人的性格、趣味、視野、智力、修養和生活狀態決定的。如果你看電影不滿足於只是填飽肚子,還希望多享受味道的話,一起來啃啃“坎城硬食”吧。

[i] 《坎城電影節的故事》 【法】雅克琳娜·蒙西妮愛德華·米克斯著作家出版社2012年9月第一版P229

[ii] 《影像背後1991——2005:呂克·達內電影手記》【比利時】 讓·皮埃爾達內和呂克·達內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8月第一版P71

《光影裡的夢幻與真實——坎城電影節密碼》,鄭實著,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