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北歐拉印對抗貿易保護主義,“望朝著與美國相反的方向前行”

當地時間4月16日晚間(北京時間17日淩晨), 印度總理莫迪飛抵斯德哥爾摩對瑞典展開為期兩日的訪問。 莫迪此訪, 是時任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1988年到訪瑞典30年後, 再有印度總理到訪這個北歐國度。

新德里電視臺17日報導稱, 瑞典首相勒文親自前往機場, 迎接乘專機抵達的莫迪。

印度外交部曾表示, 莫迪此行有兩大重點:一是參加一系列印度與瑞典的雙邊會談等活動, 二是出席在瑞典舉行的首次印度-北歐國家峰會。

《瑞典本地新聞網》稱, 訪問期間, 兩國將簽署創新合作夥伴協定和安全合作協定, 瑞典或同印度共用薩博戰機敏感技術。

彭博社15日報導指出, 當前,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保護主義戰鼓已經令北歐國家感到驚慌。 莫迪此次訪問被視作自由貿易堡壘的北歐, 當在斯德哥爾摩出席峰會時, 預料他將聽到一席自由貿易好處頗多的言論。 在北歐國家看來, 印度2.3萬億美元的經濟總量也有著明顯的吸引力, 未來的商機巨大。

西華師範大學印度研究中心主任龍興春17日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分析道, 印度和北歐國家一直在合作。 但在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出臺後, 雙方合作的動力更大, 因為印度也是特朗普的保護主義針對的物件之一。

雲南財經大學印度洋地區研究中心副教授劉鵬則認為, 印度和北歐的經貿互補性很大,

兩國經貿合作潛力很大, 但要把潛力轉化為現實需要具備很多條件, 但目前並不具備。 莫迪政府在印度國內改革和改善外商投資環境方面並沒有太多實質性的改善, 在貿易方面, 印度對諸多領域的保護性政策也沒有發生大的改變。

為拿下軍購大單, 瑞典薩博承諾轉讓技術

據印度外交部網站4月13日公佈的資料, 印度和瑞典兩國的年度雙邊貿易額約為18億美元。 目前, 大約有70家印度企業進入瑞典市場運作。 而自2000年以來, 共有超過170家瑞典企業在印度運作, 投資總額達14億美元。

印度外交部聯合秘書蘇布拉塔·巴塔查吉(Subrata Bhattacharjee)當天在介紹莫迪此次瑞典之行時表示, 自1903年愛立信進入印度市場以來, 瑞典企業對印度投資已經有115年的歷史。

他說, 愛立信、富豪、宜家和H&M等大眾消費領域瑞典企業已是印度的知名品牌。

瑞典公司不僅為印度消費者提供大眾消費產品, 彭博社4月15日報導稱, 瑞典薩博公司幾十年來一直是印度的武器供應商之一, 為印度軍隊提供防務裝備。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2018年3月發佈的資料顯示, 印度目前是世界上最大武器進口國。 《印度時報》本月早些時候報導稱, 為提升空軍實力, 印度空軍計畫採購110架戰機以提升空軍戰鬥力, 總採購總成本將超過150億美元。 針對這一採購計畫, 瑞典薩博公司表示有意競標。

不過, 莫迪在任內大力推動“印度製造”倡議, 戰機也不例外。 在110架戰機中, 印度政府要求其中的85%應遵循“印度製造”規劃規定,

須與印度本土夥伴進行合作, 在印度進行生產。

為了拿下這一大單, 瑞典薩博公司已經和印度阿達尼集團合作, 共同競標。 印度《經濟時報》4月15日指出, 薩博公司去年表示, 如果最終成功奪得訂單, 將對印度方面進行“完整的”技術轉讓。

此外, 據彭博社15日報導, 薩博日前還表示, 其所產的鷹獅(Gripen)戰機很適合印度, 並承諾將在印度建立一套宇航生態系統來製造戰機, 以滿足莫迪的“印度製造”倡議的要求。

報導還稱, 儘管印度武器採購流程存在進展緩慢、功能不暢等問題, 瑞典方面在大單面前沒有畏懼和退怯。 瑞典首相勒文對彭博社說, “這份(戰機採購)協議將是非常棒的”, 他希望與莫迪就此展開進一步商討。

龍興春表示,

“印度的武器採購基本上是多元化的。 除了傳統的俄羅斯, 也包括美國、法國、英國和以色列。 瑞典可能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選項, 從瑞典採購戰機的可能性會非常大”。 他認為, 瑞典戰機的性能不錯, 但在國際上銷量比較小。 通常來講, 俄羅斯和美國以及以色列和法國都不太願意轉讓技術, “瑞典可能相對來講比較願意轉讓技術甚至成套設備到印度生產”。

不過, 劉鵬認為, 在莫迪本次短暫到訪瑞典期間, 兩國落實戰機採購協議的可能性不大。 他表示, 做出這種判斷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 印度軍事採購流程漫長, 2017年發出的採購逾100架戰鬥機、金額近200億美元的軍事採購將是史上最大的軍購, 目前還尚在詢價和談判階段, 沒有進入簽署協定的階段。第二,在莫迪此次出訪前發表的聲明中,他提到此訪主要是希望促進印度與瑞典在貿易與投資、科技、清潔能源、智慧城市方面的合作,軍備合作根本沒有提及。

印度需要技術,北歐看中市場

根據印方公佈的行程,莫迪17日還將拜會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並與瑞典首相勒文會面。兩人隨後還將出席圓桌會議,與多家瑞典企業的CEO會面。此外,莫迪還將面向一眾瑞典企業的CEO發表演說,推介印度的商機。

此外,《印度時報》16日報導稱,莫迪此行的重頭戲印度-北歐峰會。這是繼美國-北歐國家峰會之後,北歐五國第二次與另外一個單一國家舉行峰會,也是印度首次與北歐五國召開峰會,北歐五國領導人將悉數出席,莫迪將與他們分別舉行雙邊會晤。

彭博社15日報導稱,峰會僅一天,不過行程十分緊湊。17日早晨,瑞典首相勒文與莫迪會面。當天下午,挪威、芬蘭、丹麥和冰島等北歐四國政府領導人分別將與莫迪會面,會面時間均為30分鐘左右。當晚,六國領導人還將共同出席晚宴。

莫迪前往瑞典前夕,巴塔查吉13日介紹稱,對印度來說,北歐國家是清潔技術、環保方案、港口現代化、冷鏈、技能發展和創新的潛在來源國。在諸多旗艦專案上,北歐國家可成為印度理想的合作夥伴。對北歐國家而言,印度市場廣大、人才和技能儲備豐厚。印度是北歐技術的潛在市場,也有能力為北歐民眾提供商品和服務。

根據經合組織(OECD)發佈的資料,2016年,印度與北歐五國的貿易總額約為42.8億美元。彭博社15日報導稱,對於北歐國家而言,印度並非他們的前20大交易夥伴。不過,瑞典國際事務研究所研究員亨裡克·阿斯彭葛籣(Henrik Aspengren)分析稱,北歐國家政府認識到,印度在未來數年間將有重要的潛力。

報導稱,印度2.3萬億美元的經濟規模對北歐企業而言有著顯著的吸引力。瑞典便在向印度銷售薩博公司的鷹獅戰機中嗅到了商機。而據在印度開設有遊說辦公室的丹麥企業界領袖庫納爾·辛格拉(Kunal Singla)表示,丹麥則渴望把風能設備和食品加工機械嚮往印度。

北歐五國總人口約2700萬,經濟規模約和加拿大相當。多年以來,印度一直與歐盟就自貿協議進行談判,但仍未談妥。彭博社認為,鑒於印度更希望與單獨的國家而非與歐盟這樣的整體打交道,此次峰會對於北歐國家而言是與印度做生意的黃金機會。

龍興春表示,北歐國家都比較小,國內市場也比較小,雖然整體上很發達、很先進。而印度國內儘管有很多問題,但這些年來一直保持較高的速度增長,是最有潛力的市場之一,是北歐國家不可或缺的。在這個問題上,雙方應該有共識。

不過,彭博社的報導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保護主義戰鼓已經令北歐國家感受到了涼意。對於出口導向型經濟的北歐國家來說,實施保護主義措施是他們最不願意看到的。

龍興春認為,北歐國家技術先進,但其國內市場狹小,所以願意對外投資,把一些技術轉讓。此前,芬蘭的諾基亞和瑞典的愛立信等公司都願意到中國來生產,利用當地的大市場實現盈利。印度也能夠利用這些國家的先進技術和強大的工業。在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出臺後,印度和北歐合作的動力更大了。此外,北歐國家還有幾十萬泰米爾人等印度裔僑民,他們在聯繫印度和北歐國家關係方面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丹麥外交部長薩繆爾森在17日的峰會前夕便說,“我們希望朝著與美國相反的方向前行,並且為自由貿易創造出更多積極的案例。”

不過,北歐國家“垂涎”印度市場未來巨大潛力,在商業利益面前把注重性別平等、環境保護、包容和人權等“北歐價值觀”放置在一旁的做法引發了部分人士的不滿。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和平與衝突研究所教授阿肖克·斯韋恩(Ashok Swain)4月16日在印度“The Wire”新聞網撰文警告稱,莫迪訪問瑞典出席印度-北歐國家峰會之際,印度國內的新聞卻充斥著針對賤民階層、穆斯林和婦女的暴力和歧視以及印度教民族主義等話題。斯韋恩認為,這與北歐國家一直以來所提倡的“北歐價值觀”背道而馳。

沒有進入簽署協定的階段。第二,在莫迪此次出訪前發表的聲明中,他提到此訪主要是希望促進印度與瑞典在貿易與投資、科技、清潔能源、智慧城市方面的合作,軍備合作根本沒有提及。

印度需要技術,北歐看中市場

根據印方公佈的行程,莫迪17日還將拜會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並與瑞典首相勒文會面。兩人隨後還將出席圓桌會議,與多家瑞典企業的CEO會面。此外,莫迪還將面向一眾瑞典企業的CEO發表演說,推介印度的商機。

此外,《印度時報》16日報導稱,莫迪此行的重頭戲印度-北歐峰會。這是繼美國-北歐國家峰會之後,北歐五國第二次與另外一個單一國家舉行峰會,也是印度首次與北歐五國召開峰會,北歐五國領導人將悉數出席,莫迪將與他們分別舉行雙邊會晤。

彭博社15日報導稱,峰會僅一天,不過行程十分緊湊。17日早晨,瑞典首相勒文與莫迪會面。當天下午,挪威、芬蘭、丹麥和冰島等北歐四國政府領導人分別將與莫迪會面,會面時間均為30分鐘左右。當晚,六國領導人還將共同出席晚宴。

莫迪前往瑞典前夕,巴塔查吉13日介紹稱,對印度來說,北歐國家是清潔技術、環保方案、港口現代化、冷鏈、技能發展和創新的潛在來源國。在諸多旗艦專案上,北歐國家可成為印度理想的合作夥伴。對北歐國家而言,印度市場廣大、人才和技能儲備豐厚。印度是北歐技術的潛在市場,也有能力為北歐民眾提供商品和服務。

根據經合組織(OECD)發佈的資料,2016年,印度與北歐五國的貿易總額約為42.8億美元。彭博社15日報導稱,對於北歐國家而言,印度並非他們的前20大交易夥伴。不過,瑞典國際事務研究所研究員亨裡克·阿斯彭葛籣(Henrik Aspengren)分析稱,北歐國家政府認識到,印度在未來數年間將有重要的潛力。

報導稱,印度2.3萬億美元的經濟規模對北歐企業而言有著顯著的吸引力。瑞典便在向印度銷售薩博公司的鷹獅戰機中嗅到了商機。而據在印度開設有遊說辦公室的丹麥企業界領袖庫納爾·辛格拉(Kunal Singla)表示,丹麥則渴望把風能設備和食品加工機械嚮往印度。

北歐五國總人口約2700萬,經濟規模約和加拿大相當。多年以來,印度一直與歐盟就自貿協議進行談判,但仍未談妥。彭博社認為,鑒於印度更希望與單獨的國家而非與歐盟這樣的整體打交道,此次峰會對於北歐國家而言是與印度做生意的黃金機會。

龍興春表示,北歐國家都比較小,國內市場也比較小,雖然整體上很發達、很先進。而印度國內儘管有很多問題,但這些年來一直保持較高的速度增長,是最有潛力的市場之一,是北歐國家不可或缺的。在這個問題上,雙方應該有共識。

不過,彭博社的報導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保護主義戰鼓已經令北歐國家感受到了涼意。對於出口導向型經濟的北歐國家來說,實施保護主義措施是他們最不願意看到的。

龍興春認為,北歐國家技術先進,但其國內市場狹小,所以願意對外投資,把一些技術轉讓。此前,芬蘭的諾基亞和瑞典的愛立信等公司都願意到中國來生產,利用當地的大市場實現盈利。印度也能夠利用這些國家的先進技術和強大的工業。在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出臺後,印度和北歐合作的動力更大了。此外,北歐國家還有幾十萬泰米爾人等印度裔僑民,他們在聯繫印度和北歐國家關係方面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丹麥外交部長薩繆爾森在17日的峰會前夕便說,“我們希望朝著與美國相反的方向前行,並且為自由貿易創造出更多積極的案例。”

不過,北歐國家“垂涎”印度市場未來巨大潛力,在商業利益面前把注重性別平等、環境保護、包容和人權等“北歐價值觀”放置在一旁的做法引發了部分人士的不滿。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和平與衝突研究所教授阿肖克·斯韋恩(Ashok Swain)4月16日在印度“The Wire”新聞網撰文警告稱,莫迪訪問瑞典出席印度-北歐國家峰會之際,印度國內的新聞卻充斥著針對賤民階層、穆斯林和婦女的暴力和歧視以及印度教民族主義等話題。斯韋恩認為,這與北歐國家一直以來所提倡的“北歐價值觀”背道而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