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一受傷就流血不止的“玻璃人”,小時候不干預九成會出現關節病變

提起血液病, 我們想到的多是白血病、淋巴瘤、貧血等, 對於血友病則知之甚少。 作為一種終身疾病, 血友病患者常被比喻為“玻璃人”, 即病人非常脆弱, 一旦受傷, 因凝血因數缺乏過度出血, 若不及時治療, 嚴重者會造成殘疾甚至是死亡。

每年的4月17日是世界血友病日, 今年的主題是“共用知識, 讓我們更堅強”。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血液科副主任徐衛群主任醫師指出, 血友病患者若在兒童時期開始綜合治療和預防性治療, 很大一部分長大成人後和常人無異, 也就是正常的血友病人。

診斷率與規範治療率偏低

血友病是一組遺傳性凝血功能障礙的出血性疾病, 特徵是凝血因數VIII或IX缺乏, 凝血時間延長, 終身具有輕微創傷後出血傾向, 重症患者沒有明顯外傷也會發生自發性出血。

徐衛群介紹, 血友病可以分為血友病甲和血友病乙, 其中血友病甲占了六分之五,

由VIII因數基因缺陷造成;血友病乙占了六分之一, 因IX因數基因缺陷造成。 “根據凝血因數在血液中濃度, 可以把血友病分成輕、中、重三型。 其中, 重型和一部分中型的血友病患者出血會比較明顯, 會有自發性出血, 另外一部分中型和輕型患者會在嚴重損傷或手術後出血不止。 ”

一直以來, 血友病診斷比例偏低。 根據統計, 血友病的發病率是十萬分之五到十萬分之十, 而實際上診斷出來的是十萬分之三點幾。 一些輕型、中型, 沒有出血表現的往往未就診也就未被診斷。

徐主任說, 從2008年開始至今, 在醫院登記的血友病患者有300多例, 在這些血友病患兒還有很大一部分治療不充分。 “我國血友病診治近10年來有了飛速的進展,

但診斷率和規範治療比率仍有待提高, 大家對疾病的瞭解不夠、靜脈注射困難是部分原因, 更多患兒因為凝血因數昂貴、疾病家庭經濟負擔重, 降低了治療所需的凝血因數劑量。

小時候不干預 成年後九成會出現關節病變

血友病是以關節肌肉出血為主的出血性疾病, 常表現為關節出血、肌肉出血、皮膚黏膜出血等。 隨著年齡的增長, 血友病患者關節肌肉併發症發生概率會增加。 年幼的孩子, 若治療不充足、不規範。 成年後, 關節會出現畸形、功能障礙、活動受限等問題。 通俗來說, 就是殘疾。

血友病的致殘率極高, 廣州南方醫院在2006年統計發現, 92%血友病患兒(包括輕中重血友病患者), 若沒有早期干預治療, 到了18歲會出現關節問題。

如果進行早期干預, 規範恰當治療, 這群人可以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樣, 不但能正常生活, 還能做運動員。 2016年, 世界自行車錦標賽一小時賽的冠軍就是重型血友病患者。

徐衛群主任介紹, 血友病患兒關節病變發展, 一開始是反復出血, 接著關節中的滑膜發生增生, 引起慢性滑膜炎, 導致出血次數增加。 如此惡性循環後進入關節病變階段, 此階段關節間隙縮小, 周圍軟骨和骨被破壞, 肌肉萎縮, 關節活動度受限, 會引起關節毀損和屈曲畸形, 也可以合併股骨頭壞死、骨折等骨科併發症。

所以一旦有滑膜炎, 需要立即開始預防治療, 阻止反復出血。

“2017年兒童血友病診療專家指導意見指出, 血友病患兒每年的出血次數應在3次以下, 最多只能有2次。 如果達到這個目標, 大多數孩子的關節可以保持健康, 如果一年關節出血3-5次, 可能有的家長覺得已經不太影響日常生活, 但這樣的孩子有一半將來會有關節病變。 當膝關節喪失功能時, 為了讓患者重新站起來, 需要做關節置換。關節置換要求成年後,關節穩定了方可進行。”徐主任說。

預防性治療可以保護關節

上面一直提到預防治療,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什麼是血友病患者的預防性治療?為什麼要做預防治療?

徐主任表示,預防性治療就是給血友病患者定期補充重組人凝血因數VIII(FVIII)或重組人凝血因數IX(FIX),來達到減少出血以及關節功能障礙的發生的目的。通常,FVIII因數一周需要輸注兩到三次,FIX因數一周需要輸注一到兩次。“患者出血後輸注凝血因數屬於按需治療,沒有出血定期輸注凝血因數便是預防治療。及時的按需治療是必需的,但僅有按需治療對中、重型的血友病患兒是不夠的,預防治療才能保護關節。”

通常,建議三類患兒進行預防治療:

一是重型血友病患兒;

二是有出血表現或有靶關節的中型血友病患兒;

三是嚴重出血之後的序貫治療,如顱內出血、內臟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單純的嚴重出血需要判斷是否有外傷等誘因,如有誘因,在治療出血後,做好保護,進行3至6個月階段性預防治療即可。如果是自發性顱內出血,建議長期預防治療。

徐主任提醒,按需治療用足凝血因數對血友病患兒至關重要。

足劑量是按照孩子體重計算,一般關節出血患兒每公斤體重注射25-40單位,重度出血患兒每公斤體重注射40-50單位。舉個例子,一位40千克的患兒關節出血,需要注射1000單位凝血因數,而血友病乙的用量是甲的2倍。預防治療雖然早期凝血因數用量增加,費用增加,但會減少後期併發症的發生率,有良好的社會經濟效應。

另外,作為血友病治療的新方法,基因治療仍處於臨床研究階段,在血友病乙中已有成功報導。將來基因治療有望治癒血友病等遺傳性疾病,但目前安全性問題仍沒有完全解決。

家庭護理時識別早期出血

徐主任說,血友病患兒除了規範治療與預防治療外,家庭護理非常重要。為此,提出四點建議。

1

識別早期出血,及時輸注凝血因數

叮囑孩子出現僵硬感、觸痛、發熱、腫脹、活動障礙、皮膚青紫皮膚溫度表現時及時告知。若孩子不能言語,當孩子變得易哭鬧,很煩躁,不像平時那樣活動,如走路跛行,拒絕行走,拒絕使用一側肢體,觸碰某個部位時哭鬧抗拒時,家長要提高警惕。

2

識別嚴重出血,一旦發生立即就醫

後續治療需要醫生指導。

3

出血後參照PRICE原則及時處理

即Potection(保護)、Rest(休息,根據患兒出血程度,患肢休息48至72小時不等)、Ice(冷敷,時間一般是10至15分鐘,每兩小時一次)、Compession(壓迫包紮,彈力繃帶對出血關節部位用十字形包紮)和 Elevation (抬高患肢)。

4

預防出血

幼年患兒,建議家長在衣服中關節部位縫上保護墊;

孩子運動前讓他戴頭盔,使用關節保護裝置;

讓孩子選擇安全性較高的體育活動,如游泳、慢跑、騎車等,未經凝血因數預防治療的不要進行踢球、長跑等劇烈運動;

按時作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因勞累誘發出血;

上學及入託的孩子,須與學校、班主任、體育老師溝通孩子疾病的狀況,普及血友病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保證孩子受傷時及時處理。

需要做關節置換。關節置換要求成年後,關節穩定了方可進行。”徐主任說。

預防性治療可以保護關節

上面一直提到預防治療,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什麼是血友病患者的預防性治療?為什麼要做預防治療?

徐主任表示,預防性治療就是給血友病患者定期補充重組人凝血因數VIII(FVIII)或重組人凝血因數IX(FIX),來達到減少出血以及關節功能障礙的發生的目的。通常,FVIII因數一周需要輸注兩到三次,FIX因數一周需要輸注一到兩次。“患者出血後輸注凝血因數屬於按需治療,沒有出血定期輸注凝血因數便是預防治療。及時的按需治療是必需的,但僅有按需治療對中、重型的血友病患兒是不夠的,預防治療才能保護關節。”

通常,建議三類患兒進行預防治療:

一是重型血友病患兒;

二是有出血表現或有靶關節的中型血友病患兒;

三是嚴重出血之後的序貫治療,如顱內出血、內臟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單純的嚴重出血需要判斷是否有外傷等誘因,如有誘因,在治療出血後,做好保護,進行3至6個月階段性預防治療即可。如果是自發性顱內出血,建議長期預防治療。

徐主任提醒,按需治療用足凝血因數對血友病患兒至關重要。

足劑量是按照孩子體重計算,一般關節出血患兒每公斤體重注射25-40單位,重度出血患兒每公斤體重注射40-50單位。舉個例子,一位40千克的患兒關節出血,需要注射1000單位凝血因數,而血友病乙的用量是甲的2倍。預防治療雖然早期凝血因數用量增加,費用增加,但會減少後期併發症的發生率,有良好的社會經濟效應。

另外,作為血友病治療的新方法,基因治療仍處於臨床研究階段,在血友病乙中已有成功報導。將來基因治療有望治癒血友病等遺傳性疾病,但目前安全性問題仍沒有完全解決。

家庭護理時識別早期出血

徐主任說,血友病患兒除了規範治療與預防治療外,家庭護理非常重要。為此,提出四點建議。

1

識別早期出血,及時輸注凝血因數

叮囑孩子出現僵硬感、觸痛、發熱、腫脹、活動障礙、皮膚青紫皮膚溫度表現時及時告知。若孩子不能言語,當孩子變得易哭鬧,很煩躁,不像平時那樣活動,如走路跛行,拒絕行走,拒絕使用一側肢體,觸碰某個部位時哭鬧抗拒時,家長要提高警惕。

2

識別嚴重出血,一旦發生立即就醫

後續治療需要醫生指導。

3

出血後參照PRICE原則及時處理

即Potection(保護)、Rest(休息,根據患兒出血程度,患肢休息48至72小時不等)、Ice(冷敷,時間一般是10至15分鐘,每兩小時一次)、Compession(壓迫包紮,彈力繃帶對出血關節部位用十字形包紮)和 Elevation (抬高患肢)。

4

預防出血

幼年患兒,建議家長在衣服中關節部位縫上保護墊;

孩子運動前讓他戴頭盔,使用關節保護裝置;

讓孩子選擇安全性較高的體育活動,如游泳、慢跑、騎車等,未經凝血因數預防治療的不要進行踢球、長跑等劇烈運動;

按時作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因勞累誘發出血;

上學及入託的孩子,須與學校、班主任、體育老師溝通孩子疾病的狀況,普及血友病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保證孩子受傷時及時處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