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為什麼航母要用彈射器,看這一篇就夠了

二戰時期 日本“瑞鶴”號航母

早期的航空母艦在沒有彈射器, 照樣參與大型海戰。 但我們發現二戰時的大型水面艦艇損失大都是由於被偵查飛機發現後,

遭到輪番的航空攻擊導致被擊沉。 這就牽扯出一個作戰的必然邏輯-“先發現, 後打擊”。 隨著軍事科技的發展, 現在雖然有衛星、雷達、聲呐等先進偵查技術能對敵對國家的艦隊和岸上目標進行偵查, 但預警機的作用還是無法被取代的。 隨著預警機的上艦, 彈射器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 現代航母艦載機的起飛方式有滑越甲板式和彈射式, 而彈射又分為電磁彈射和蒸汽彈射兩類, 我們來看看這三種艦載機起飛方式各有什麼優缺點。

美軍艦載戰鬥機使用蒸汽彈射器起飛

首先來看蒸汽彈射器與滑越甲板, 蒸汽彈射器是一個體積龐大的系統, 需要佔據非常大的艦體空間, 美軍“尼米茲”級航母上的蒸汽彈射器所佔據的空間足以放下8架艦載戰鬥機, 這種蒸汽彈射器只有排水量非常大的航母才適用。 而滑越甲板則幾乎沒有佔據多少航母內部的空間, 對位噸位相對較小的航母, 為了增載入機量, 就只能使用滑越甲板了。 蒸汽彈射器系統過大的體積也帶來了重量的問題,

當然對於核動力航母來說這不是什麼大問題, 但對於使用燃氣輪機的中小型航母來說, 多了重量少了燃油, 一增一減可能會使續航力減少幾百海裡, 俄海軍“庫茲涅佐夫”號如果減去美國航母蒸汽彈射器的重量的話可以多航行200海裡。 同時蒸汽彈射器需要大量的淡水, 這對於長時間海上航行的航母來說也在儲備方面也是個不小的問題。

美軍對蒸汽彈射器進行維護

蒸汽彈射器的準備時間也長達3分鐘, 但相對於滑越甲板的20秒準備時間, 這個時間就變成了少起飛幾個波次的飛機這樣嚴重的問題了。 彈射器同時又一個致命問題就是要考慮保養和損壞的問題, “尼米茲”級航母的蒸汽彈射器在滿負荷運轉的狀態下, 需要大約300人左右進行維護保養, 雖然現在還沒有出現過無法使用的問題, 但秉承“可能發生就一定會發生”的道理, 一旦彈射器出現問題無法立即修復, 航母就會面臨著戰機無法起飛的問題, 這種情況是完全無法接受的。

美國現在用一艘航母上安裝4條彈射器和航母輪換戰鬥值班的方式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但對於航母數量少的其它國家來說是無法完成的。 反觀滑越甲板基本上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蘇-33從滑越甲板起飛

那麼彈射器比滑越甲板有哪些優點呢?其實只有一點, 艦載機的起飛重量。彈射器起飛可以保證艦載戰鬥機滿載起飛,而滑越甲板只能在短時間內起飛載重70%的戰機,“庫茲涅佐夫”號上的蘇-33戰鬥機其實可以滿載滑躍起飛,但是必須使用左側的超長滑躍起飛線路。“尼米茲”級航母可以在3分鐘內完成4架滿載戰鬥機的彈射起飛,而“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只能在20秒的時間內完成1架滿載的滑躍起飛線路或40秒的時間內完成2架載重70%的戰機。而現在各國所研製的艦載固定翼預警機根本無法完成滑躍起飛。再加上電磁彈射器技術的日益成熟,重量大、占地大、準備時間長的毛病也被縮小了許多。最終使彈射器成為未來航母的發展趨勢。其實筆者認為前蘇聯時期的“烏裡揚諾夫斯克”號航母的艦載機起飛方式設計才是真正符合我國現有經濟條件和戰略目的。那就是2條彈射器+滑越甲板。既可以減少航母的數量,也保證了可靠性。

“烏裡揚諾夫斯克”號航母想像圖

艦載機的起飛重量。彈射器起飛可以保證艦載戰鬥機滿載起飛,而滑越甲板只能在短時間內起飛載重70%的戰機,“庫茲涅佐夫”號上的蘇-33戰鬥機其實可以滿載滑躍起飛,但是必須使用左側的超長滑躍起飛線路。“尼米茲”級航母可以在3分鐘內完成4架滿載戰鬥機的彈射起飛,而“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只能在20秒的時間內完成1架滿載的滑躍起飛線路或40秒的時間內完成2架載重70%的戰機。而現在各國所研製的艦載固定翼預警機根本無法完成滑躍起飛。再加上電磁彈射器技術的日益成熟,重量大、占地大、準備時間長的毛病也被縮小了許多。最終使彈射器成為未來航母的發展趨勢。其實筆者認為前蘇聯時期的“烏裡揚諾夫斯克”號航母的艦載機起飛方式設計才是真正符合我國現有經濟條件和戰略目的。那就是2條彈射器+滑越甲板。既可以減少航母的數量,也保證了可靠性。

“烏裡揚諾夫斯克”號航母想像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