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金寨縣:農發委打好組合拳 助推特色種養業發展

2018年金寨縣特色種養業扶貧工作的總體要求是,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按照省市縣脫貧攻堅的部署要求, 堅持長短結合, 全面推廣“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模式, 實施貧困村“一村一品”產業推進行動, 金寨縣農發委精准發力, 打好組合拳, 助推特色種養業發展。 加大政策支持, 突出主體帶動, 調優產業結構, 強化技術服務, 促進貧困戶和貧困村集體經濟持續穩定增收。

一、打好“特色”拳, 力爭貧困戶產業達標。 農發委圍繞“一鄉一業”、“一村一品”, 重點發展茶葉、中藥材、食用菌、果蔬、黑毛豬等特色種養業,

積極推廣鐵沖香菇扶貧模式, 建設一批鄉(鎮)、村產業扶貧基地, 開展“三品一標”認證。 同時, 要求71個貧困村至少建立1處特色種養業扶貧基地, 支援貧困戶發展特色種養產業, 對2014年以來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特色種養業年度收入達3000元以上的進行獎補, 力爭達到皖農辦〔2017〕51號檔要求的產業發展標準。

二、打好“示範”拳, 發揮主體帶動作用。 為了深入推廣“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模式, 支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農發委通過提供種苗、技術服務、訂單銷售、入股分紅、勞務用工等方式, 積極參與特色種養業扶貧工作, 要求經營主體帶動發展產業貧困戶80%以上。 貧困村要引進建立1個農民合作社或發展1個適度規模種養業家庭農場,

帶動貧困戶實現增收。

三、打好“行銷”拳, 帶動貧困戶產銷市場。 農發委重視產銷一條龍服務, 支援茶葉、黑毛豬等深加工企業, 重點支援主導產業龍頭企業或產業聯合體, 開發產品加工, 延伸產業鏈條, 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此外, 加大特色農產品宣傳促銷力度, 積極發展村級扶貧電商, 通過高校食堂定點採購、扶貧超市網購、幹部銷售等方式, 不斷拓展我縣特色農產品銷售市場, 保障貧困戶的農產品優價暢銷。

四、打好“服務”拳, 加強技術培訓與指導。 推進農技人員包村聯戶服務,開展“一村一技”技術幫扶。 認真抓好貧困戶實用技術培訓,確保每個發展特色種養業的貧困戶年內至少參加1次培訓。

組織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專案,全年培訓新型職業農民人員750人。 繼續推廣六安瓜片“師帶徒”培訓項目,支援建設一批實訓基地,通過“師帶徒”模式,培訓農戶重點是貧困戶,提高發展生產能力。

(五)打好“保險”拳,盤活金融扶貧政策。 推進特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在2017年試點的7個保險品種基礎上,新增靈芝、設施石斛(鐵皮、米斛)、黃精、幼齡油茶等10個品種試點,縣財政給予貧困戶80%保費補助,力爭實現貧困戶主要特色種養業保險“願保盡保”。 支持帶動產業扶貧的經營主體, 給予特色農業保險適當保費補助, 逐步實現2014年以來建檔立卡貧困戶全覆蓋。 扎實推進“勸耕貸”、支農融資、農業擔保等工作,優先解決幫帶貧困戶的農業主體融資等問題。

(六)打出“改革”拳, 紅利增加長效增收。 全面完成國家級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 逐步建立“歸屬明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產權制度。 支持貧困村發展集體經濟, 逐步覆蓋全縣一般村, 圍繞一項主導產業, 通過“三變”形式入股經營主體, 重點支援建設種養扶貧基地、廠房棚舍、添置機械設備等“看得見、摸的著、有成效”的項目。 實現扶貧年度內全縣所有村特別是貧困村分紅收益全覆蓋。 落實以支援綠色農業發展為導向的農業支援保護補貼政策, 探索流轉拋荒地獎補方式, 減少土地拋荒現象。 (饒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