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建設國家重要的先進製造業中心,成都在路上

2017年9月11日, 成都市委十二屆七次全會對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作出部署。 國務院批復的《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將成都定位於第六個國家中心城市。 這意味著, 成都作為中國國家城鎮體系的最高層級, 在國家戰略佈局中肩負戰略使命、代表國家形象、引領區域發展。 加之天府新區上升為國家級新區、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建設成渝城市群、建設內陸自貿區、建設天府國際機場, 這一系列國家重大戰略佈局, 使成都從國家對外開放的末端轉向前哨。 連續幾屆成都決策層清醒地意識到:城市發展的基礎在經濟、支撐在產業,

而工業是實體經濟的核心, 是城市強盛的根基, 而成都的根基還不牢固。 於是, 在2017年兩本至關重要的綱領性指導檔——《成都市產業發展白皮書》、《成都製造2025規劃》相繼出爐, 同步地《關於創新要素供給培育產業生態提升國家中心城市產業能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 即成都“產業新政50條”正式出臺, 成都開始向製造業強市轉型。

✦ 審視:“全而不大”、“多而不強”

長期以來, 工業經濟始終是成都經濟增長的主體貢獻者。 “十二五”期間, 成都工業年均增速約14.4%, 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首位, 工業經濟對全市GDP增長的貢獻將近一半, 有力支撐成都地區生產總值邁上了“萬億級”臺階。

但重新審視工業經濟現狀, 會發現成都的工業存在“全而不大”、“多而不強”的問題, 產業門類齊全但結構不盡合理, 聚集態勢初顯但集群集約程度不高, 區位優勢突出但市場能力不強。

做大做強工業經濟是成都現階段的必然選擇, 工業發展為成都建設西部經濟中心提供強大產業支撐, 為建設西部科技中心創造產業需求, 為建設西部文創中心提升層次內涵, 為建設西部對外交往中心提高能級, 為建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提供重要的物流、人流、資訊流。 工業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軸和動能軸, 工業興則城市興, 工業強則城市強。 成都由此確立了工業經濟未來發展的目標定位:建設國家重要的先進製造業中心。

✦ 定調: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0%

2017年7月2日, 成都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召開, 《成都市產業發展白皮書》發佈。 在發展目標上, 該白皮書提出, 通過五年努力, 成都基本構建起以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為核心的高端高質高新現代產業體系, 培育產業生態圈、生活服務圈、創新業態圈、企業協作圈, 實現三次產業良性互動、融合發展, 形成城市功能、城市空間與產業體系協調互哺的發展新格局。

培育先進製造業新優勢,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 製造業整體素質大幅提升, 智慧化、綠色化、服務化水準明顯提高。 創新生態體系加速構建, 科技創新和成果產業化水準明顯提升, 高新技術產業培育實現新突破。

2017年, 全市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 1.8萬億元, 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 9.2%。 最重要的是, 到2022年, 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0%, 初步建成全國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城市。

這一路線圖的細則, 我們則可以從《關於創新要素供給培育產業生態提升國家中心城市產業能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 即成都“產業新政50條”的13點大方向上一探究竟:一、培育產業生態鏈生態圈, 重塑產業經濟地理, 夯實國家中心城市產業支撐;二、加快人才集聚培育;三、加強技術創新供給;四、優化土地資源保障;五、提升財政金融服務能力;六、強化資料資源支撐;七、降低企業能源成本;八、降低企業物流成本;九、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十、培育優化產業生態;十一、增強產業發展載體支撐;十二、拓展企業“走出去”新空間; 十三、優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 突圍:重構各區市縣產業佈局

過去, 成都主城區各區的工業園包括青羊工業總部基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高新石羊工業園、武侯新城工業區、錦江工業區、成華龍潭工業區、金牛高科技產業園、成都現代工業港。

郊區縣則在新世紀前10年先後設立了龍泉經濟技術開發區、郫都區現代工業港、雙流西南航空港經濟開發區、雙流蛟龍工業港、溫江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溫江湧泉浩旺產業園、新都工業集中發展區、青白江工業集中發展區大成工業園、金堂工業園、大邑工業集中發展區、蒲江鶴山工業集中發展區、崇州市工業集中發展區、彭州工業集中發展區、彭州市百祥傢俱工業園。 基本上是1個區市縣1個工業集中發展區,有的甚至有2個。技術升級緩慢,重複投資嚴重,相互之間無序競爭。

2017年7月2日,成都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召開,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謀篇佈局。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次會議,會上成都決定打破圈層結構,將中心城區範圍擴大至原一二圈層的11個行政區加高新區、天府新區,形成“中心城區+郊區新城”的空間層次。除了城市經濟地理被重塑,成都的產業經濟地理格局也重鑄出爐。

全成都市統籌佈局建設66個主導產業明確、專業分工合理的產業功能區,全面提升城市能級。這66個產業功能區地理分佈見下圖。

重點產業園(集聚區)分為國家級新區及開發區和產業新城兩部分,66個產業園涵蓋了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融合產業、都市現代農業,覆蓋了成都22個區(市)縣。其中,國家級新區及開發區共有14個產業園區,先進製造業產業園共有16個產業園區,都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共有6個產業園。

✦ 戰略:東進、南拓、北改、西控、中優

成都市從戰略佈局上對5大功能區做了產業細分,這將是影響成都未來20年以上產業佈局和發展的大事:

“東進”區域,包含從綿陽、德陽到金堂縣、簡陽市,往南一直延伸到天府新區龍泉山部分的東側新走廊,有利於大產業,尤其是大工業的展開。臨空經濟區加上青白江國際鐵路港是成都未來發展重要的基礎性條件。對中心城區及城市西部區域的產業,可有效轉移和承接。要發展先進製造業和國際化生產性服務業,重點支持現代航空、現代裝備製造、綠色能源、高新技術、整車製造等產業。

“南拓”區域,包含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和雙流區、新津縣,以成都科學城為中心,這裡是成都未來的另一個核心城市區。要培育高新技術服務業和新經濟,發展新一代資訊技術、高端裝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科技創新和人工智慧等未來產業,強化國際交往、總部經濟、會展博覽等產業,加速發展資訊經濟、智慧經濟、分享經濟、平臺經濟等新經濟。

“西控”區域,主要涉及都江堰、溫江、崇州、大邑、邛崍、蒲江全域及彭州、郫都、高新西區部分區域。堅持走綠色產業發展路線,構建綠色、低碳、可迴圈的產業體系,大力發展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高科技產業,重點支援文化創意、景觀農業、休閒運動、康養旅遊等產業。

“北改”區域,涵蓋新都、青白江、彭州等北部城區。重點聚焦開放型經濟佈局產業,重點支持國際商貿物流產業、高端製造、軌道交通、航空動力、輕工食品等產業。

“中優”區域,即現有中心城區五城區,涉及龍泉驛區、郫都區、新都區、雙流區、溫江區、天府新區及高新區部分區域。重點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高端生活性服務業,重點支援金融商務、總部辦公、國際交往、數字經濟、文化創意和都市休閒旅遊等產業,培育一批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專業樓宇和特色樓宇,促進承載天府文化的特色商貿、文化、教育等生活性服務業精細化、品質化發展。

✦ 揭秘:一張表看懂各區市縣工業產業強弱

下面是一張很有意思的統計表格,我們分析了2017年成都22個區市縣的工業產值在其總GDP所占份額以及增速。從資料角度看,它可能會顛覆人們對成都某些區市縣的固有印象。

以工業產值占比60%為刻度,青白江區、龍泉驛區、高新區、天府新區、新津縣、新都區、簡陽市、蒲江縣,是相對值意義上的強工業區縣,尤其是簡陽一改傳統農業大縣的面目,以機械製造、橡膠化工、農產品加工、紡織服裝、藥業藥械、建材等門類工業邁入了新工業時代;更令人驚訝的是人口小縣和農業大縣蒲江,竟然以高精現代工業、精密裝備製造、食品產業洗去了傳統的米花糖、柑橘種植、獼猴桃種植等農業印記。

從強工業區縣的產業門類來看,其當前的工業支柱產業是汽車製造、化工、冶金、建材、工程機械等傳統製造業,某些產業已經處於產能過剩狀態,因此工業產值占比太大,也可能意味著轉型和產業升級難度更大。

在轉型升級這一浪潮之下,工業產值占比在40%到59%這個區間的優工業區縣,就開始顯現出“船小好掉頭”的優勢,仔細分析處於其中的9個區市縣,其中高新技術尤其是資訊科技、新能源、軍民融合通訊、智慧終端機、智慧家居、大資料產業、3D列印、超矽半導體這一類的新型高附加值工業,明顯多於強工業區縣。並且,其平均工業增速平均達到11.87%,遠高於強工業區縣的均速8.63%。這也是後發優勢的“彎道超車”效果。

再來看弱工業區縣,恰巧就是傳統意義上的成都主城5區,它們是早已經歷過工業化,已經轉入金融服務業、高端三產和文教驅動的階段。工業對它們來說並非主要發展方向,也並非支柱產業。

換言之,成都二、三圈層區市縣均已進入了工業發力和轉型升級的新階段。

✦ 探尋:主城5區產業建設現狀

► 武侯區:強化產業功能區建設

2018年,武侯區將強化產業功能區建設,優化建設人民南路文創金融、紅牌樓現代商務商貿、武侯新城電子商務“三大產業功能區”。全年力爭新引入市級重大專案24個、500強企業30家。

在未來,武侯將繼續創新項目推進機制。推廣“政府引導+市場投建+專業運營”運作模式;加快推進音樂坊、環華西國際智慧醫穀等重大專案建設。加強創新生態鏈培育,爭取重大科研平臺優先佈局;實施“磨子橋創新創業街區品牌提升”行動;加快“環川大川音知識經濟圈”、環川大科技成果轉化區建設;實施科技企業梯度培育計畫。創新財政投入方式,積極推動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加快組建大健康、電子商務等產業發展基金。優化載體供給方式,實施“西部智穀再造行動”;持續推動土地拆遷上市。健全城市公共配套。實施“互聯網+城市”行動,推進“智慧武侯”建設,提升城市資訊化智慧化水準。

武侯區發展佈局示意

2018年以來,武侯新城打造的特色園中園項目“新能源與智慧微電網產業園”“成都無線電技術軍民融合產業園”已陸續開園。從城市配套硬體上看,兩園區都配備品牌高速電梯、中央空調、萬兆超高速網路及大容量雙回路供電系統、高級智慧設施、商務生活配套及政府電子政務配套。在不久的將來,這片承載著希望的園區會成為高端高效、集約集群、創新驅動、綠色迴圈的都市工業示範區。

► 錦江區:構建“一核一軸三帶六片”

空間佈局上,錦江區將構建“一核一軸三帶六片”空間格局。即天府錦城核心區、東大街產業發展軸,錦江、沙河、9號線3條生態帶;以及“攀成鋼、琉璃場、獅子山、金融城、東村、環城生態區等6個特色功能片區。

錦江區各功能區佈局示意

錦江區著力打造商業商務、金融服務、文化創意三大產業生態圈。以春熙路商圈為核心,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大力引進歐美發達城市最前沿最時尚的消費業態和消費模式,縮短成都時尚消費時差,積極構建以品質商業、高端商務、時尚消費為主的商業商務產業生態圈。堅持錯位發展,東大街沿線重點發展消費金融、外資金融和金融安全產業,金融城錦江片區重點發展總部金融、傳統金融和資產管理,全力打造金融服務產業生態圈。大力推進紅星路現代傳媒走廊、東大街高端文化消費產業帶、東湖音樂藝術集聚區、琉璃場文創產業集聚區、環川師文創集聚區、東村文創集聚區和創意產業商務集聚區等建設,積極發展現代傳媒、創意設計、原創藝術與交易、數位新媒體等文創產業,努力構建文化創意產業生態圈。

此外,錦江區將加快培育創新生態鏈,圍繞新興產業建設專業化雙創孵化載體,強化傳統載體資源整合能力,促進雙創載體量質並舉,全力打造創新創業活力區。

► 青羊區:加快推動三大集聚區建設

3月9日,青羊區開出2018年“工作清單”,明確了包括18個樓宇改造提升、20個重點目標企業簽約落地等在內的486項具體工作任務,涉及專案推進、土地報征、規劃調整、樓宇商務、新經濟發展、招商引資、政務服務、社區發展治理等多項重點任務。

2018年,青羊將加快打造產業生態圈、培育創新生態鏈、大力發展新經濟、推動樓宇載體建設。為此,青羊將大力推動院地合作、院企合作,推動高校與企業以產業集聚區為載體、以主導產業為依託建設創新共同體,持續推動環西南財大財經智穀、四川軍民融合航空整機產業基地建設,並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和技術先進性服務企業的培育和引進。

青羊區產業佈局示意

在發展新經濟領域,青羊將聚焦新經濟聚合共用、跨界融合、快速反覆運算、高速增長4個特徵,努力培育引進一批新金融、新文創、新技術、新平臺領域的骨幹型新經濟企業。同時,青羊還將圍繞樓宇增量、樓宇強能、“騰籠引鳳”和運營提升4大工程,不斷提升青羊區區樓宇功能形象。

► 金牛區:專業指數發佈引領現代商貿業發展

2018年,金牛區將全力推進245個重點專案,總投資1368.4億元,年度計畫投資210.2億元。其中,新開工專案63個,總投資354.1億元。

從3月份開始,金牛區天奧電子產業基地專案、金牛區騰盾科技無人機研發專案、金牛區京蓉賓館自主改造項目、金牛區中鐵八局西北橋辦公區改造項目、金牛區競技世界遊戲產業研究院項目、金牛區成都大學附屬醫院項目、金牛區四川省建築醫院新院區建設專案等7個重大專案宣佈集中開工。據瞭解,專案總投資30.2億元,2018年計畫投資12.2億元。涉及醫藥健康、現代商貿、科技服務等產業,專案建成後將對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金牛區正大力支持西南交大建設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以“高速鐵路和高速磁浮交通、重載鐵路和新型城市軌道交通”作為研究重點,加速創新成果轉化,促進校企合作,打造產學研一體化基地。

金牛產業空間佈局示意

同時,金牛區力爭用5-8年時間形成“以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的樞紐型商務商業中心”和“以新科技、新模式、新業態為特徵的創新型高校知識經濟圈”,形成支撐經濟發展的兩大核心增長極。

現代商貿業是金牛區主導產業之一,傳統商品市場占全市總量的75%,形成了四大傳統商品市場片區和成都國際商貿城新建市場群。隨著“中國·成都中藥材價格指數”和“中國·成都五金機電指數”先後成功發佈,區域商業品質逐步提升。

► 成華區:強力構建三大主導產業園

成華區有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龍潭新經濟集聚區、東客站樞紐經濟集聚區進入《成都市產業發展白皮書》,將為通過實施重點專案、發展主導產業,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注入新的動力。

成都東客站樞紐經濟集聚區,位於東三環路內側,擁有西南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成都東站,規劃面積2.15平方公里。商務服務產業主導,全力打造“樞紐門戶,商旅新城”重點發展商務商貿、酒店會展業。形成產業集聚、品質生活的活力空間;以中環路為界,以東為綜合立體交通樞紐、樞紐經濟服務區,以西為高端商務商業區、特色宜居社區。

成華區產業功能區佈局示意

與此同時,成華區還出臺產業引導政務政策,對新引進符合標準的世界知名高端品牌酒店,給予最高300萬元一次性獎勵;舉辦符合國際、國內知名會展活動,累計最高給予500萬元補貼;對入駐企業年度貢獻首次突破億元以上的樓宇運營方,符合認定標準的,最高給予300萬元的獎勵。

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位于成都中心城區東北部、三環路以內、中環與成華大道及府青路交匯區域,占地面積約4.1平方公里。以文化創意產業主導,聚力打造“國家級文化創意發展區”。該片區的主導產業定位為文化創意產業,將重點發展音樂戲劇、影視傳媒、電競動漫、創意設計、展演博覽及其它文化創意關聯產業。

龍潭新經濟產業集聚區位于成都市成華區大龍潭片區,三環路與四環路之間,規劃總面積約11平方公里。以數字和平臺經濟產業主導,傾力打造新經濟產業示範區。區域內加快完善“兩軸三區”產業佈局,“兩軸”即航太路數字經濟軸、華月路平臺經濟軸,“三區”即環航太通信智造平臺區、環龍潭水鄉高科技服務平臺區、環華月路創新平臺區。該集聚區著力培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一方面大力發展數位經濟,推進科技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加快發展平臺經濟,推進應用創新、模式創新,促進跨界融合,提升產業層級,著力構建集科技研發、成果應用、技術服務於一體的新經濟產業鏈,打造產業特色鮮明、城市功能完善、生態集約發展的千億級新經濟產業集聚區。該片區周邊電子科大、航太通信研究院等11所科研院校雲集。

► 高新區:數字經濟、智慧經濟、共用經濟、流量經濟

高新南區將重點發展以數字經濟、智慧經濟、共用經濟、流量經濟等為主導的新經濟,以及以金融、軟體與資訊技術服務、高新技術服務、商務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服務業。

高新西區則以電子科技大學為核心,規劃定位為“世界級電子資訊產業主體功能區、產學研協同發展的產業社區”。打造積體電路、光電顯示、智慧終端機、網路通信產業生態圈及電子科技大學協同創新平臺。同時,構建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的電子資訊產業主體功能區。

高新區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為統攬,推動高新區西區和南區聯動發展,加快與雙流合作共建國際生物產業城,加快培育5個以上新千億元產業集群;同時,加快啟動空港經濟區建設,打造國際空港產業新城。高新區將重點圍繞產業提升能級,城市提升品質,5年內實施130個重大專案,總投資約3100億元。

✦ 總結:

隨著區位優勢日益凸顯,成都逐步由對外開放的末端轉向前哨。相繼出臺的產業發展白皮書、製造2025年規劃及產業新政50條,足以展示成都致力於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信念與努力。當前的成都,工業經濟產業結構不盡合理,集群集約程度不高,產業市場能力不強。但現在一系列的產業規劃及引進落地措施,成都有望在2020年,基本構建起以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為核心的高端高質高新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建成全國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城市,全力擔當起國家級中心城市的角色,提升成都城市價值,引領輻射周邊區域發展。

基本上是1個區市縣1個工業集中發展區,有的甚至有2個。技術升級緩慢,重複投資嚴重,相互之間無序競爭。

2017年7月2日,成都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召開,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謀篇佈局。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次會議,會上成都決定打破圈層結構,將中心城區範圍擴大至原一二圈層的11個行政區加高新區、天府新區,形成“中心城區+郊區新城”的空間層次。除了城市經濟地理被重塑,成都的產業經濟地理格局也重鑄出爐。

全成都市統籌佈局建設66個主導產業明確、專業分工合理的產業功能區,全面提升城市能級。這66個產業功能區地理分佈見下圖。

重點產業園(集聚區)分為國家級新區及開發區和產業新城兩部分,66個產業園涵蓋了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融合產業、都市現代農業,覆蓋了成都22個區(市)縣。其中,國家級新區及開發區共有14個產業園區,先進製造業產業園共有16個產業園區,都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共有6個產業園。

✦ 戰略:東進、南拓、北改、西控、中優

成都市從戰略佈局上對5大功能區做了產業細分,這將是影響成都未來20年以上產業佈局和發展的大事:

“東進”區域,包含從綿陽、德陽到金堂縣、簡陽市,往南一直延伸到天府新區龍泉山部分的東側新走廊,有利於大產業,尤其是大工業的展開。臨空經濟區加上青白江國際鐵路港是成都未來發展重要的基礎性條件。對中心城區及城市西部區域的產業,可有效轉移和承接。要發展先進製造業和國際化生產性服務業,重點支持現代航空、現代裝備製造、綠色能源、高新技術、整車製造等產業。

“南拓”區域,包含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和雙流區、新津縣,以成都科學城為中心,這裡是成都未來的另一個核心城市區。要培育高新技術服務業和新經濟,發展新一代資訊技術、高端裝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科技創新和人工智慧等未來產業,強化國際交往、總部經濟、會展博覽等產業,加速發展資訊經濟、智慧經濟、分享經濟、平臺經濟等新經濟。

“西控”區域,主要涉及都江堰、溫江、崇州、大邑、邛崍、蒲江全域及彭州、郫都、高新西區部分區域。堅持走綠色產業發展路線,構建綠色、低碳、可迴圈的產業體系,大力發展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高科技產業,重點支援文化創意、景觀農業、休閒運動、康養旅遊等產業。

“北改”區域,涵蓋新都、青白江、彭州等北部城區。重點聚焦開放型經濟佈局產業,重點支持國際商貿物流產業、高端製造、軌道交通、航空動力、輕工食品等產業。

“中優”區域,即現有中心城區五城區,涉及龍泉驛區、郫都區、新都區、雙流區、溫江區、天府新區及高新區部分區域。重點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高端生活性服務業,重點支援金融商務、總部辦公、國際交往、數字經濟、文化創意和都市休閒旅遊等產業,培育一批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專業樓宇和特色樓宇,促進承載天府文化的特色商貿、文化、教育等生活性服務業精細化、品質化發展。

✦ 揭秘:一張表看懂各區市縣工業產業強弱

下面是一張很有意思的統計表格,我們分析了2017年成都22個區市縣的工業產值在其總GDP所占份額以及增速。從資料角度看,它可能會顛覆人們對成都某些區市縣的固有印象。

以工業產值占比60%為刻度,青白江區、龍泉驛區、高新區、天府新區、新津縣、新都區、簡陽市、蒲江縣,是相對值意義上的強工業區縣,尤其是簡陽一改傳統農業大縣的面目,以機械製造、橡膠化工、農產品加工、紡織服裝、藥業藥械、建材等門類工業邁入了新工業時代;更令人驚訝的是人口小縣和農業大縣蒲江,竟然以高精現代工業、精密裝備製造、食品產業洗去了傳統的米花糖、柑橘種植、獼猴桃種植等農業印記。

從強工業區縣的產業門類來看,其當前的工業支柱產業是汽車製造、化工、冶金、建材、工程機械等傳統製造業,某些產業已經處於產能過剩狀態,因此工業產值占比太大,也可能意味著轉型和產業升級難度更大。

在轉型升級這一浪潮之下,工業產值占比在40%到59%這個區間的優工業區縣,就開始顯現出“船小好掉頭”的優勢,仔細分析處於其中的9個區市縣,其中高新技術尤其是資訊科技、新能源、軍民融合通訊、智慧終端機、智慧家居、大資料產業、3D列印、超矽半導體這一類的新型高附加值工業,明顯多於強工業區縣。並且,其平均工業增速平均達到11.87%,遠高於強工業區縣的均速8.63%。這也是後發優勢的“彎道超車”效果。

再來看弱工業區縣,恰巧就是傳統意義上的成都主城5區,它們是早已經歷過工業化,已經轉入金融服務業、高端三產和文教驅動的階段。工業對它們來說並非主要發展方向,也並非支柱產業。

換言之,成都二、三圈層區市縣均已進入了工業發力和轉型升級的新階段。

✦ 探尋:主城5區產業建設現狀

► 武侯區:強化產業功能區建設

2018年,武侯區將強化產業功能區建設,優化建設人民南路文創金融、紅牌樓現代商務商貿、武侯新城電子商務“三大產業功能區”。全年力爭新引入市級重大專案24個、500強企業30家。

在未來,武侯將繼續創新項目推進機制。推廣“政府引導+市場投建+專業運營”運作模式;加快推進音樂坊、環華西國際智慧醫穀等重大專案建設。加強創新生態鏈培育,爭取重大科研平臺優先佈局;實施“磨子橋創新創業街區品牌提升”行動;加快“環川大川音知識經濟圈”、環川大科技成果轉化區建設;實施科技企業梯度培育計畫。創新財政投入方式,積極推動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加快組建大健康、電子商務等產業發展基金。優化載體供給方式,實施“西部智穀再造行動”;持續推動土地拆遷上市。健全城市公共配套。實施“互聯網+城市”行動,推進“智慧武侯”建設,提升城市資訊化智慧化水準。

武侯區發展佈局示意

2018年以來,武侯新城打造的特色園中園項目“新能源與智慧微電網產業園”“成都無線電技術軍民融合產業園”已陸續開園。從城市配套硬體上看,兩園區都配備品牌高速電梯、中央空調、萬兆超高速網路及大容量雙回路供電系統、高級智慧設施、商務生活配套及政府電子政務配套。在不久的將來,這片承載著希望的園區會成為高端高效、集約集群、創新驅動、綠色迴圈的都市工業示範區。

► 錦江區:構建“一核一軸三帶六片”

空間佈局上,錦江區將構建“一核一軸三帶六片”空間格局。即天府錦城核心區、東大街產業發展軸,錦江、沙河、9號線3條生態帶;以及“攀成鋼、琉璃場、獅子山、金融城、東村、環城生態區等6個特色功能片區。

錦江區各功能區佈局示意

錦江區著力打造商業商務、金融服務、文化創意三大產業生態圈。以春熙路商圈為核心,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大力引進歐美發達城市最前沿最時尚的消費業態和消費模式,縮短成都時尚消費時差,積極構建以品質商業、高端商務、時尚消費為主的商業商務產業生態圈。堅持錯位發展,東大街沿線重點發展消費金融、外資金融和金融安全產業,金融城錦江片區重點發展總部金融、傳統金融和資產管理,全力打造金融服務產業生態圈。大力推進紅星路現代傳媒走廊、東大街高端文化消費產業帶、東湖音樂藝術集聚區、琉璃場文創產業集聚區、環川師文創集聚區、東村文創集聚區和創意產業商務集聚區等建設,積極發展現代傳媒、創意設計、原創藝術與交易、數位新媒體等文創產業,努力構建文化創意產業生態圈。

此外,錦江區將加快培育創新生態鏈,圍繞新興產業建設專業化雙創孵化載體,強化傳統載體資源整合能力,促進雙創載體量質並舉,全力打造創新創業活力區。

► 青羊區:加快推動三大集聚區建設

3月9日,青羊區開出2018年“工作清單”,明確了包括18個樓宇改造提升、20個重點目標企業簽約落地等在內的486項具體工作任務,涉及專案推進、土地報征、規劃調整、樓宇商務、新經濟發展、招商引資、政務服務、社區發展治理等多項重點任務。

2018年,青羊將加快打造產業生態圈、培育創新生態鏈、大力發展新經濟、推動樓宇載體建設。為此,青羊將大力推動院地合作、院企合作,推動高校與企業以產業集聚區為載體、以主導產業為依託建設創新共同體,持續推動環西南財大財經智穀、四川軍民融合航空整機產業基地建設,並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和技術先進性服務企業的培育和引進。

青羊區產業佈局示意

在發展新經濟領域,青羊將聚焦新經濟聚合共用、跨界融合、快速反覆運算、高速增長4個特徵,努力培育引進一批新金融、新文創、新技術、新平臺領域的骨幹型新經濟企業。同時,青羊還將圍繞樓宇增量、樓宇強能、“騰籠引鳳”和運營提升4大工程,不斷提升青羊區區樓宇功能形象。

► 金牛區:專業指數發佈引領現代商貿業發展

2018年,金牛區將全力推進245個重點專案,總投資1368.4億元,年度計畫投資210.2億元。其中,新開工專案63個,總投資354.1億元。

從3月份開始,金牛區天奧電子產業基地專案、金牛區騰盾科技無人機研發專案、金牛區京蓉賓館自主改造項目、金牛區中鐵八局西北橋辦公區改造項目、金牛區競技世界遊戲產業研究院項目、金牛區成都大學附屬醫院項目、金牛區四川省建築醫院新院區建設專案等7個重大專案宣佈集中開工。據瞭解,專案總投資30.2億元,2018年計畫投資12.2億元。涉及醫藥健康、現代商貿、科技服務等產業,專案建成後將對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金牛區正大力支持西南交大建設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以“高速鐵路和高速磁浮交通、重載鐵路和新型城市軌道交通”作為研究重點,加速創新成果轉化,促進校企合作,打造產學研一體化基地。

金牛產業空間佈局示意

同時,金牛區力爭用5-8年時間形成“以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的樞紐型商務商業中心”和“以新科技、新模式、新業態為特徵的創新型高校知識經濟圈”,形成支撐經濟發展的兩大核心增長極。

現代商貿業是金牛區主導產業之一,傳統商品市場占全市總量的75%,形成了四大傳統商品市場片區和成都國際商貿城新建市場群。隨著“中國·成都中藥材價格指數”和“中國·成都五金機電指數”先後成功發佈,區域商業品質逐步提升。

► 成華區:強力構建三大主導產業園

成華區有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龍潭新經濟集聚區、東客站樞紐經濟集聚區進入《成都市產業發展白皮書》,將為通過實施重點專案、發展主導產業,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注入新的動力。

成都東客站樞紐經濟集聚區,位於東三環路內側,擁有西南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成都東站,規劃面積2.15平方公里。商務服務產業主導,全力打造“樞紐門戶,商旅新城”重點發展商務商貿、酒店會展業。形成產業集聚、品質生活的活力空間;以中環路為界,以東為綜合立體交通樞紐、樞紐經濟服務區,以西為高端商務商業區、特色宜居社區。

成華區產業功能區佈局示意

與此同時,成華區還出臺產業引導政務政策,對新引進符合標準的世界知名高端品牌酒店,給予最高300萬元一次性獎勵;舉辦符合國際、國內知名會展活動,累計最高給予500萬元補貼;對入駐企業年度貢獻首次突破億元以上的樓宇運營方,符合認定標準的,最高給予300萬元的獎勵。

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位于成都中心城區東北部、三環路以內、中環與成華大道及府青路交匯區域,占地面積約4.1平方公里。以文化創意產業主導,聚力打造“國家級文化創意發展區”。該片區的主導產業定位為文化創意產業,將重點發展音樂戲劇、影視傳媒、電競動漫、創意設計、展演博覽及其它文化創意關聯產業。

龍潭新經濟產業集聚區位于成都市成華區大龍潭片區,三環路與四環路之間,規劃總面積約11平方公里。以數字和平臺經濟產業主導,傾力打造新經濟產業示範區。區域內加快完善“兩軸三區”產業佈局,“兩軸”即航太路數字經濟軸、華月路平臺經濟軸,“三區”即環航太通信智造平臺區、環龍潭水鄉高科技服務平臺區、環華月路創新平臺區。該集聚區著力培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一方面大力發展數位經濟,推進科技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加快發展平臺經濟,推進應用創新、模式創新,促進跨界融合,提升產業層級,著力構建集科技研發、成果應用、技術服務於一體的新經濟產業鏈,打造產業特色鮮明、城市功能完善、生態集約發展的千億級新經濟產業集聚區。該片區周邊電子科大、航太通信研究院等11所科研院校雲集。

► 高新區:數字經濟、智慧經濟、共用經濟、流量經濟

高新南區將重點發展以數字經濟、智慧經濟、共用經濟、流量經濟等為主導的新經濟,以及以金融、軟體與資訊技術服務、高新技術服務、商務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服務業。

高新西區則以電子科技大學為核心,規劃定位為“世界級電子資訊產業主體功能區、產學研協同發展的產業社區”。打造積體電路、光電顯示、智慧終端機、網路通信產業生態圈及電子科技大學協同創新平臺。同時,構建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的電子資訊產業主體功能區。

高新區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為統攬,推動高新區西區和南區聯動發展,加快與雙流合作共建國際生物產業城,加快培育5個以上新千億元產業集群;同時,加快啟動空港經濟區建設,打造國際空港產業新城。高新區將重點圍繞產業提升能級,城市提升品質,5年內實施130個重大專案,總投資約3100億元。

✦ 總結:

隨著區位優勢日益凸顯,成都逐步由對外開放的末端轉向前哨。相繼出臺的產業發展白皮書、製造2025年規劃及產業新政50條,足以展示成都致力於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信念與努力。當前的成都,工業經濟產業結構不盡合理,集群集約程度不高,產業市場能力不強。但現在一系列的產業規劃及引進落地措施,成都有望在2020年,基本構建起以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為核心的高端高質高新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建成全國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城市,全力擔當起國家級中心城市的角色,提升成都城市價值,引領輻射周邊區域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