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重磅!如何提升營商環境?蒼南放出這些“大招”!

提示:請點擊上方"蒼南發佈"↑關注我們

為進一步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更好服務經濟高品質發展, 蒼南縣委、縣政府決定, 在全縣範圍內深入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年”行動, 並出臺了《關於深入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年”行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提出, 蒼南縣要以服務企業和民生需求為導向,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突破口, 以深化“效能革命”為切入點, 開展“深化改革優環境”“執紀監督治怠政” 專項活動、招商引資“三百四千”行動“十個一”系列活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營商環境提升年”大討論活動,

出臺“營商環境提升年”行動“十個一律”舉措, 大力推進政務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著力整治“為官不為”“中梗阻”等作風頑疾, 杜絕彈性執法、選擇性執法, 重點解決執行不力、辦事不暢、作風不實等問題, 積極打造優質高效的營商環境高地, 為高品質建設新時代“浙江美麗南大門”提供堅強保證。

“深化改革優環境”十大舉措

一、執法環境大改善

轉變檢查式、執法式管理模式, 積極宣導和探索服務式管理、幫扶式監管, 要注重加強對企業的產權保護, 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對規上企業和重點招引企業(除國家、省、市統一部署和實名舉報投訴外), 不得隨意到企業開展行政執法活動, 並實行“三個一律”:堅持凡查必備, 未經紀檢監察部門備案, 一律不得擅自進入企業進行執法檢查;對未經備案的涉企行政執法行為, 一律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責任;未經執法單位主要負責人書面批准, 一律不得要求企業主要負責人到場陪同。

二、聯企服務大升級

出臺《全縣重大專案經理負責制》,

對重點招引企業和項目, 由縣四套班子成員進行“一對一”專案掛鉤服務, 針對掛鉤聯繫企業的問題清單, 實行問題化解銷號制;選派百名富有工作經驗的機關部門和鄉鎮科級幹部開展“百名幹部聯百企”活動;選派一批工作能力強、專業素質高、服務態度好的幹部作為營商專員, 對企業要求政府解決的事項實行代辦服務, 對招商引資專案從洽談、簽約、建設到投產實行全過程服務。 幹部專案聯企服務的考核評價結果, 一律與派出單位年度考績捆綁掛鉤。

三、審批驗收大提速

推進企業投資專案審批和驗收雙提速, 實現一般企業投資項目開工前審批“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 力爭竣工驗收前“最多跑一次”“最多30天”。

推行政府投資專案2.0系統, 實現多部門並聯同步審批。 專案竣工後, 依業主單位申請, 由住建部門組織相關部門對照承諾和標準, 依法依規進行一次性聯合驗收, 各相關部門在3個工作日內出具審驗意見。 以各鄉鎮(平臺)為單位對每個專案審批完成情況實行一月一通報, 發現審批部門“慵懶散漫”和“中梗阻”現象的, 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四、產業政策大整合

系統梳理、整合上級和縣本級涉企產業政策, 整合彙編100條左右最實用、最需要、最可行的涉企優惠政策文本。 對“不順應發展趨勢、不符合產業規律、不適應現實需要、不具備兌現條件、不明確兌現流程”的“五不”產業政策條款, 一律進行集中清理。 做好部門涉企政策的即時更新,

在“蒼南發佈”和“黨端”進行宣傳推送、功能表式查詢。 建立企業兌現政策資料庫, 對符合條件的企業自動發送提醒資訊, 做到主動告知, 主動兌現。 金融機構發揮優化融資環境的作用, 在企業貸款利率、額度、期限、金融產品創新, 抵押物評估等政策方面加大力度, 真正做到放水養魚。

五、涉企稅費大減負

要增強稅費獎勵返回, 降低企業負擔, 落實重點扶持區域與行業的稅收優惠, 對小微企業實行普惠性的“一攬子”綜合稅率;同時規範自由裁量權, 對輕微違規行為及時提醒納稅人自查自糾, 對非主觀故意違法從低處罰, 實行涉企稅收“柔性服務”。 要努力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 指導金融機構落實央行降息降准政策, 減少資金“通道”和“過橋”環節,主動減費讓利。

六、招投市場大淨化

進一步規範工程建設專案的招標範圍、規模標準和承發包操作規程,將小額項目下放至鄉鎮(平臺)自行招標。加強招標代理機構監管,建立場內考核制度。建立招標採購檔會審制度,強化對招標採購檔的審查備案管理,切實加強政府性投資工程建設專案招投標及政府採購的監管。努力實現依法與效率、公平與優質並舉,推行“綜合最優價”,探索評定分離方式定標,促進重點工程建設專案提質保廉。

七、仲介服務大競爭

“網上仲介超市”實現省市縣聯通,凡是符合資質條件的仲介機構均可在仲介超市網上平臺上參與競爭。完善仲介服務競爭比選機制,實行仲介服務網上綜合比選、多輪競價等。建立仲介考評月通報制度,完善行政審批仲介服務“一事一評”。業主簽訂仲介服務合同必須到相關職能部門和縣仲介管理中心備案,相關部門對每一個涉批仲介服務的成果品質做出評價;縣仲介管理中心通過對業主回訪,對仲介服務機構的服務態度、品質、時限等做出評價,每月定期向社會公佈考評結果。

八、證照辦理大整合

推廣“多證合一”改革,擴面涉企證照事項整合,深化資訊共用和業務協同,推進“一照一碼”營業執照廣泛應用;積極探索“照後減證”。推行綠色通道、智慧自助、政企對接、企業名稱“自主申報+承諾”、住所登記申報承諾等便企服務,確保企業名稱“自主申報”1個工作日完成、常態化企業開辦(從受理到領取稅務發票)3個工作日內完成。進一步擴大證照“跨級聯辦”範圍。

九、服務平臺大集約

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96871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拓展服務物件,載入企業服務券、創新券,在平臺上進一步集聚法律服務、檢驗檢測、創業輔導、研發服務、財務管理、管理諮詢、智慧財產權等生產性服務優質機構,做到對企“一個平臺集成服務”。設立營商環境建設專門機構,負責全縣營商環境建設的協調、管理和監督,有效推進營商環境建設。

十、信用管理大規範

實行“黑名單”國家統一標準,不得擅自提高或降低認定標準。對列入“紅名單”的主體,在行政審批領域實施“守信容缺”“綠色通道”等便利服務措施,在市場交易領域提供“信易貸”等可降低交易成本的守信激勵產品。開展信用修復工作,鼓勵“黑名單”主體通過主動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社會影響等方式修復信用。

“執紀監督治怠政”十三條措施

為進一步深化“效能革命”,加大執紀問責力度,重點整治消極怠政行為,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根據縣委、縣政府關於深入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年”行動的部署,現提出如下措施:

一、嚴厲整治涉企服務“庸懶散慢”和不擔當問題

嚴禁在涉企服務中存在隨意拖延、被動應付、敷衍塞責、不負責任、讓企業多頭跑、重複跑等行為。強化對落實“最多跑一次”改革不力、“慵懶散慢”和不擔當情形的問責力度,形成一級為一級挑擔、一級給一級分壓的良好氛圍。組織“作風建設小分隊”,對違反優化營商環境“八條禁令”等作風效能問題開展監督檢查。

二、嚴肅查糾涉企優惠政策落地“中梗阻”問題

各地各單位要認真落實上級規定的各項涉企政策,嚴禁在落實涉企優惠政策過程中“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藏著不給,拖著不辦。嚴肅查處刁難企業、推諉扯皮或以各種理由致使涉企優惠政策不落地的行為。涉企優惠政策、涉企收費專案要以清單形式通過網站、報紙等媒體公佈,涉企優惠政策由兩個以上部門共同實施的,牽頭部門要主動作為,責任部門要積極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名義推遲執行或不執行。

三、全力破解招商引資專案審批服務難問題

嚴禁在招商引資項目簽約後,無故不啟動、不推進、不落實,或者對投資者反映的問題不及時協調解決。對招商引資專案遲遲不落地、投資業主撤回在蒼投資等問題,要堅決實行責任倒查,嚴肅查處責任人,對縣委縣政府確定的招商引資重點專案進行跟蹤督查,集中破解一批不落實的事和未解決的問題。

四、開展涉企執法專項整治

嚴禁未經紀檢監察部門備案隨意對規上企業和重點招引企業進行執法檢查(除國家、省、市統一部署和實名舉報投訴外);嚴禁在對企業執法過程中刷存在感、選擇性執法、隨意性執法、辦“關係案”“人情案”;嚴禁未經執法單位主要負責人書面批准要求企業主要負責人到場陪同;嚴禁小題大作、多頻次密集、片面追求罰款等過度監管行為。涉企執法納入巡察重要內容,著力發現並嚴肅查處濫用職權、以權謀私等問題。

五、開展企業用地問題專項整治

強化對企業用地審批流程督查,查處無正當理由造成土地供應拖延,影響企業建廠投產效率行為;要對“企業缺地背景下,大量工業用地閒置現象”“供而不建,建而不用”等企業用地分配不公不當問題進行調查,重點查處行政部門或其公職人員勾結企業“圈地出租”、倒賣土地資源等行為。

六、開展仲介機構專項整治

嚴禁行政機關利用公權力設立仲介機構牟取部門利益或私設“小金庫”,緊盯服務大廳、辦事視窗、與專案審批相關的評估機構,嚴厲打擊工作人員與“仲介”相互勾結、權力尋租、非法牟利等社會反映強烈的問題,促進仲介市場健康發展,改善企業和群眾辦事環境。

七、開展招投標市場專項整治

八、強力推進涉企掃黑除惡反腐鬥爭

嚴厲打擊黨員幹部參與影響企業發展或項目建設的強攬工程、強買強賣、阻礙企業進場、搞攤派強捐等違紀違法行為。要把掃黑除惡反腐敗鬥爭與基層“拍蠅”相結合,嚴肅懲治放縱包庇涉企黑惡勢力甚至充當“保護傘”的黨員幹部。

九、實行規上企業效能監測點全覆蓋

在全縣規上企業設立企業效能監測點,繼續發揮效能監測問題導向,將涉企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執法水準、工作作風、工作效率、主動幫扶等情況納入全面監測,在2018年4月底前全面完成規上企業效能監測點全覆蓋。縣紀委、縣監委全體幹部掛鉤聯繫重點企業、重點項目,與營商專員建立會商研判機制,對監測發現的破壞營商環境問題,定期溝通、專人督辦、及時報結。

十、拓展深化“三級聯評”活動

把經濟管理權力相對比較集中,與企業生產經營關係密切的重點單位關鍵崗位作為“三級聯評” 重點對象,單列企業家代表在日常評議中的評價分值,提高企業參與度,讓企業有更多的話語權和評判權。改進審批服務視窗評議方式,引入即時評價、現場評價等工作機制,開設“一鍵通”微信舉報平臺,提升評議的科學性和公正性。強化動態監察,著力查處基層站所破壞營商環境的行為。

十一、堅決查處打擊報復投訴企業的行為

鼓勵企業舉報投訴營商環境中的問題,嚴禁以各種藉口威脅刁難、打擊報復投訴企業的行為。健全投訴企業保護機制,嚴格落實保密措施,舉報投訴線索要“集中受理、專人負責、洩密倒查”,堅決防止洩露企業投訴問題的發生。對涉企投訴優先辦理,做到“有訴必接、有案必查、有查必果”。建立投訴企業資料庫,對其進行重點保障,定期回訪,發現刁難威脅、打擊報復行為的,從嚴從重處理,營造企業敢於發聲、直指問題的良好氛圍。

十二、嚴肅查處破壞營商環境的違紀違法行為

十三、持續強化破壞營商環境問題問責力度

對破壞營商環境問題嚴重、性質惡劣以及推進“營商環境提升年”行動不力、貽誤工作,造成不良影響的,嚴格實行“一案雙查”,既要嚴肅追究直接責任人責任,又要根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追究失職失責黨組織和領導幹部的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領導責任。加大通報曝光力度,典型案例一律通過媒體向社會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形成有力震懾。

“營商環境提升年”行動“十個一律”

為確保“營商環境提升年”各項工作舉措取得實效,進一步優化全縣營商環境,更好地服務經濟高品質發展,縣委、縣政府特提出如下“十個一律”:

01

堅持凡查必備

凡是涉企執法部門未經備案擅自進入規上企業和重點招引企業開展行政執法活動的,一律予以嚴肅問責。

02

開展涉企執法專項整治

凡是在執法過程中“刷存在感”、選擇性執法、隨意性執法、辦“關係案”“人情案”的單位和個人,造成不良影響的,一律予以黨紀政務處分。

03

全力破解審批服務慢問題

凡是未落實一般企業投資專案開工前審批“最多100天”、竣工驗收“最多30天”的要求,在涉企服務中隨意拖延、敷衍塞責,讓企業多頭跑、重複跑的單位和個人,以及營商專員(代辦員)履職不力,造成不良影響的,一律予以黨紀政務處分。

04

宣導親清政商關係

05

有效保障招商引資專案落地

凡是出現招商引資專案遲遲不落地、投資業主撤回在蒼投資等問題的,一律實行責任倒查。

06

嚴厲查處破壞營商環境行為

凡是濫用職權、為不法分子破壞營商環境充當“保護傘”的黨員幹部,一律先免職再予以黨紀政務處分。

07

健全投訴企業保護機制

凡是對投訴企業實施打擊報復行為,或在工作中洩露舉報資訊的個人,一律先免職再予以黨紀政務處分。

08

拓展深化“三級聯評”活動

凡是參加“三級聯評”活動的科室(站所)發生破壞營商環境典型問題的,一律列為年度不滿意科室(站所)。

09

狠抓“兩個責任”落實

凡是發生破壞營商環境典型問題的,一律實行“一案雙查”,在追究直接責任人責任的同時,上追領導責任、主體責任、監督責任。

10

強化反面震懾

凡是發生破壞營商環境典型問題的,對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一律予以實名曝光。

本規定由縣紀委、縣監委負責解釋。

招商引資“三百四千”行動“十個一”系列活動

為深入開展全縣“營商環境提升年”行動,全面實施“三百四千”行動(即對接百名在外蒼商、盯引百個招商專案、服務百個開工專案,發揚走遍千山萬水、歷盡千辛萬苦、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的“四千精神”),特開展“十個一”系列活動。

一、健全“一個機構”領導機制

健全縣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招商引資工作機制,全力保障全縣招商引資工作實現新突破。

二、完善“一個會議”協調機制

每季度召開一次招商引資聯席會議,集中協調解決招商引資項目在洽談、引進、落地、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三、落實“一個紀要”交辦機制

建立招商引資聯席會議紀要交辦單制度,縣招商引資工作聯席會議研究決定的事項,以會議紀要形式書面下發,相關部門要不折不扣予以落實。

四、開展一次懇談合作活動

結合世界蒼南人大會,召開一次營商環境暨經濟社會發展懇談討論會,為全縣招商引資工作牽線搭橋,探尋合作發展之路。

五、做好一次採訪宣傳活動

做好一次“天下蒼商”大宣傳、大採訪活動,凝聚在外蒼商力量,共用發展機遇。

六、推行一條龍式全程代辦

對投資達5000萬元以上的招商項目,由屬地鄉鎮(平臺)或縣直機關主要負責人負責代辦,由縣領導負責督辦;1億元以上的招商專案,由縣領導負責代辦,由縣四套班子主要領導負責督辦。

七、開展一次跟進服務活動

每季度,縣領導開展一次對掛鉤聯繫的在建項目(盯引專案)跟進服務活動,瞭解專案進展情況,協調解決困難與問題。

八、開展一次走訪調研活動

活動期間,縣領導要到聯繫在外蒼商的企業走訪調研一次,詳細瞭解企業生產經營以及未來發展方向。

九、開展一次檢驗評議活動

結合年度萬人評議暨“三級聯評”活動,由在外蒼商代表、招商專案企業主對“營商環境提升年”行動進行檢驗評議。

十、舉辦一次評優表彰活動

年終,舉辦一次表彰活動,對新引進重大產業專案或優秀在外蒼商進行評先評優,激勵在外蒼商勇於創新、敢為人先、砥礪奮進,不斷為蒼南發展創造新業績。

“營商環境提升年”大討論活動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城市轉型和經濟高品質發展,現決定在全縣上下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年”大討論活動,特制定本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旗幟,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強化助企服務,優化營商環境;聚焦幹部思想、作風和工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年”大討論活動,引導廣大幹部進一步增強擔當意識,改進工作作風,提升服務效能,強化執行落實,為切實優化提升蒼南營商環境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

二、活動內容

(一)開展一次學習討論。深刻理解和把握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在全市營商環境提升年行動動員大會上提出的“鎖定‘一個目標’、抓牢‘兩個基點’、優化‘五個環境’、採取‘五個硬招’,致力打造全國一流的營商環境”的具體要求,縣委理論中心組開展一次專題大討論活動,以“深化營商環境整治”為主題,進一步統一思想,深化認識,凝聚共識,彙聚力量。

(二)組織一次留言評比。浙江日報新聞用戶端蒼南頻道開設專題,集中推出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檔、解讀文章、新聞報導。各鄉鎮各部門結合“讀黨報看黨端”活動,深入學習檔精神,深入查擺和糾正本轄區本部門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存在的舊觀念、舊理念和舊思路,並在浙江日報新聞用戶端蒼南頻道專題留言區開展留言活動,評選優秀留言予以展示、獎勵。

(三)開展一次主題徵文。面向全縣黨員、幹部、群眾,開展以“深化營商環境整治”為主題的徵文活動,優秀文章在浙江日報新聞用戶端蒼南頻道和《今日蒼南》推出,並邀請有關專家組成評審組進行評審。設一、二、三、優秀獎若干名,給予獎勵並頒發獲獎證書。

(四)舉辦一場專題沙龍。由縣審管辦牽頭,邀請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各鄉鎮主要負責人參加,舉辦一場以“深化營商環境整治”為主題的沙龍活動,舉一反三,認真查擺,引領幹部群眾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理清思路和加強作風建設,以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深入推進我縣營商環境的優化建設,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新跨越。

(五)開設一個專題專欄。在蒼南電視臺、《今日蒼南》等媒體開闢專題專欄,宣傳報導“深化營商環境整治”大討論成果,宣傳報導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適時公示營商環境優化正反典型事例,督促“深化營商環境整治”大討論活動深入開展。通過“蒼南發佈”平臺,及時有效發佈大討論活動成果,及時引導網上輿論。

若您發現我縣黨員幹部存在破壞營商環境問題,可採用以下舉報方式進行投訴:

■ 方式一:

掃描下方二維碼,登錄蒼南縣營商環境投訴微平臺進行投訴

- 長按識別二維碼識別 -

■ 方式二:

☏ 撥打“12388”投訴舉報電話進行投訴

來源/蒼南發佈

減少資金“通道”和“過橋”環節,主動減費讓利。

六、招投市場大淨化

進一步規範工程建設專案的招標範圍、規模標準和承發包操作規程,將小額項目下放至鄉鎮(平臺)自行招標。加強招標代理機構監管,建立場內考核制度。建立招標採購檔會審制度,強化對招標採購檔的審查備案管理,切實加強政府性投資工程建設專案招投標及政府採購的監管。努力實現依法與效率、公平與優質並舉,推行“綜合最優價”,探索評定分離方式定標,促進重點工程建設專案提質保廉。

七、仲介服務大競爭

“網上仲介超市”實現省市縣聯通,凡是符合資質條件的仲介機構均可在仲介超市網上平臺上參與競爭。完善仲介服務競爭比選機制,實行仲介服務網上綜合比選、多輪競價等。建立仲介考評月通報制度,完善行政審批仲介服務“一事一評”。業主簽訂仲介服務合同必須到相關職能部門和縣仲介管理中心備案,相關部門對每一個涉批仲介服務的成果品質做出評價;縣仲介管理中心通過對業主回訪,對仲介服務機構的服務態度、品質、時限等做出評價,每月定期向社會公佈考評結果。

八、證照辦理大整合

推廣“多證合一”改革,擴面涉企證照事項整合,深化資訊共用和業務協同,推進“一照一碼”營業執照廣泛應用;積極探索“照後減證”。推行綠色通道、智慧自助、政企對接、企業名稱“自主申報+承諾”、住所登記申報承諾等便企服務,確保企業名稱“自主申報”1個工作日完成、常態化企業開辦(從受理到領取稅務發票)3個工作日內完成。進一步擴大證照“跨級聯辦”範圍。

九、服務平臺大集約

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96871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拓展服務物件,載入企業服務券、創新券,在平臺上進一步集聚法律服務、檢驗檢測、創業輔導、研發服務、財務管理、管理諮詢、智慧財產權等生產性服務優質機構,做到對企“一個平臺集成服務”。設立營商環境建設專門機構,負責全縣營商環境建設的協調、管理和監督,有效推進營商環境建設。

十、信用管理大規範

實行“黑名單”國家統一標準,不得擅自提高或降低認定標準。對列入“紅名單”的主體,在行政審批領域實施“守信容缺”“綠色通道”等便利服務措施,在市場交易領域提供“信易貸”等可降低交易成本的守信激勵產品。開展信用修復工作,鼓勵“黑名單”主體通過主動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社會影響等方式修復信用。

“執紀監督治怠政”十三條措施

為進一步深化“效能革命”,加大執紀問責力度,重點整治消極怠政行為,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根據縣委、縣政府關於深入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年”行動的部署,現提出如下措施:

一、嚴厲整治涉企服務“庸懶散慢”和不擔當問題

嚴禁在涉企服務中存在隨意拖延、被動應付、敷衍塞責、不負責任、讓企業多頭跑、重複跑等行為。強化對落實“最多跑一次”改革不力、“慵懶散慢”和不擔當情形的問責力度,形成一級為一級挑擔、一級給一級分壓的良好氛圍。組織“作風建設小分隊”,對違反優化營商環境“八條禁令”等作風效能問題開展監督檢查。

二、嚴肅查糾涉企優惠政策落地“中梗阻”問題

各地各單位要認真落實上級規定的各項涉企政策,嚴禁在落實涉企優惠政策過程中“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藏著不給,拖著不辦。嚴肅查處刁難企業、推諉扯皮或以各種理由致使涉企優惠政策不落地的行為。涉企優惠政策、涉企收費專案要以清單形式通過網站、報紙等媒體公佈,涉企優惠政策由兩個以上部門共同實施的,牽頭部門要主動作為,責任部門要積極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名義推遲執行或不執行。

三、全力破解招商引資專案審批服務難問題

嚴禁在招商引資項目簽約後,無故不啟動、不推進、不落實,或者對投資者反映的問題不及時協調解決。對招商引資專案遲遲不落地、投資業主撤回在蒼投資等問題,要堅決實行責任倒查,嚴肅查處責任人,對縣委縣政府確定的招商引資重點專案進行跟蹤督查,集中破解一批不落實的事和未解決的問題。

四、開展涉企執法專項整治

嚴禁未經紀檢監察部門備案隨意對規上企業和重點招引企業進行執法檢查(除國家、省、市統一部署和實名舉報投訴外);嚴禁在對企業執法過程中刷存在感、選擇性執法、隨意性執法、辦“關係案”“人情案”;嚴禁未經執法單位主要負責人書面批准要求企業主要負責人到場陪同;嚴禁小題大作、多頻次密集、片面追求罰款等過度監管行為。涉企執法納入巡察重要內容,著力發現並嚴肅查處濫用職權、以權謀私等問題。

五、開展企業用地問題專項整治

強化對企業用地審批流程督查,查處無正當理由造成土地供應拖延,影響企業建廠投產效率行為;要對“企業缺地背景下,大量工業用地閒置現象”“供而不建,建而不用”等企業用地分配不公不當問題進行調查,重點查處行政部門或其公職人員勾結企業“圈地出租”、倒賣土地資源等行為。

六、開展仲介機構專項整治

嚴禁行政機關利用公權力設立仲介機構牟取部門利益或私設“小金庫”,緊盯服務大廳、辦事視窗、與專案審批相關的評估機構,嚴厲打擊工作人員與“仲介”相互勾結、權力尋租、非法牟利等社會反映強烈的問題,促進仲介市場健康發展,改善企業和群眾辦事環境。

七、開展招投標市場專項整治

八、強力推進涉企掃黑除惡反腐鬥爭

嚴厲打擊黨員幹部參與影響企業發展或項目建設的強攬工程、強買強賣、阻礙企業進場、搞攤派強捐等違紀違法行為。要把掃黑除惡反腐敗鬥爭與基層“拍蠅”相結合,嚴肅懲治放縱包庇涉企黑惡勢力甚至充當“保護傘”的黨員幹部。

九、實行規上企業效能監測點全覆蓋

在全縣規上企業設立企業效能監測點,繼續發揮效能監測問題導向,將涉企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執法水準、工作作風、工作效率、主動幫扶等情況納入全面監測,在2018年4月底前全面完成規上企業效能監測點全覆蓋。縣紀委、縣監委全體幹部掛鉤聯繫重點企業、重點項目,與營商專員建立會商研判機制,對監測發現的破壞營商環境問題,定期溝通、專人督辦、及時報結。

十、拓展深化“三級聯評”活動

把經濟管理權力相對比較集中,與企業生產經營關係密切的重點單位關鍵崗位作為“三級聯評” 重點對象,單列企業家代表在日常評議中的評價分值,提高企業參與度,讓企業有更多的話語權和評判權。改進審批服務視窗評議方式,引入即時評價、現場評價等工作機制,開設“一鍵通”微信舉報平臺,提升評議的科學性和公正性。強化動態監察,著力查處基層站所破壞營商環境的行為。

十一、堅決查處打擊報復投訴企業的行為

鼓勵企業舉報投訴營商環境中的問題,嚴禁以各種藉口威脅刁難、打擊報復投訴企業的行為。健全投訴企業保護機制,嚴格落實保密措施,舉報投訴線索要“集中受理、專人負責、洩密倒查”,堅決防止洩露企業投訴問題的發生。對涉企投訴優先辦理,做到“有訴必接、有案必查、有查必果”。建立投訴企業資料庫,對其進行重點保障,定期回訪,發現刁難威脅、打擊報復行為的,從嚴從重處理,營造企業敢於發聲、直指問題的良好氛圍。

十二、嚴肅查處破壞營商環境的違紀違法行為

十三、持續強化破壞營商環境問題問責力度

對破壞營商環境問題嚴重、性質惡劣以及推進“營商環境提升年”行動不力、貽誤工作,造成不良影響的,嚴格實行“一案雙查”,既要嚴肅追究直接責任人責任,又要根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追究失職失責黨組織和領導幹部的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領導責任。加大通報曝光力度,典型案例一律通過媒體向社會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形成有力震懾。

“營商環境提升年”行動“十個一律”

為確保“營商環境提升年”各項工作舉措取得實效,進一步優化全縣營商環境,更好地服務經濟高品質發展,縣委、縣政府特提出如下“十個一律”:

01

堅持凡查必備

凡是涉企執法部門未經備案擅自進入規上企業和重點招引企業開展行政執法活動的,一律予以嚴肅問責。

02

開展涉企執法專項整治

凡是在執法過程中“刷存在感”、選擇性執法、隨意性執法、辦“關係案”“人情案”的單位和個人,造成不良影響的,一律予以黨紀政務處分。

03

全力破解審批服務慢問題

凡是未落實一般企業投資專案開工前審批“最多100天”、竣工驗收“最多30天”的要求,在涉企服務中隨意拖延、敷衍塞責,讓企業多頭跑、重複跑的單位和個人,以及營商專員(代辦員)履職不力,造成不良影響的,一律予以黨紀政務處分。

04

宣導親清政商關係

05

有效保障招商引資專案落地

凡是出現招商引資專案遲遲不落地、投資業主撤回在蒼投資等問題的,一律實行責任倒查。

06

嚴厲查處破壞營商環境行為

凡是濫用職權、為不法分子破壞營商環境充當“保護傘”的黨員幹部,一律先免職再予以黨紀政務處分。

07

健全投訴企業保護機制

凡是對投訴企業實施打擊報復行為,或在工作中洩露舉報資訊的個人,一律先免職再予以黨紀政務處分。

08

拓展深化“三級聯評”活動

凡是參加“三級聯評”活動的科室(站所)發生破壞營商環境典型問題的,一律列為年度不滿意科室(站所)。

09

狠抓“兩個責任”落實

凡是發生破壞營商環境典型問題的,一律實行“一案雙查”,在追究直接責任人責任的同時,上追領導責任、主體責任、監督責任。

10

強化反面震懾

凡是發生破壞營商環境典型問題的,對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一律予以實名曝光。

本規定由縣紀委、縣監委負責解釋。

招商引資“三百四千”行動“十個一”系列活動

為深入開展全縣“營商環境提升年”行動,全面實施“三百四千”行動(即對接百名在外蒼商、盯引百個招商專案、服務百個開工專案,發揚走遍千山萬水、歷盡千辛萬苦、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的“四千精神”),特開展“十個一”系列活動。

一、健全“一個機構”領導機制

健全縣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招商引資工作機制,全力保障全縣招商引資工作實現新突破。

二、完善“一個會議”協調機制

每季度召開一次招商引資聯席會議,集中協調解決招商引資項目在洽談、引進、落地、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三、落實“一個紀要”交辦機制

建立招商引資聯席會議紀要交辦單制度,縣招商引資工作聯席會議研究決定的事項,以會議紀要形式書面下發,相關部門要不折不扣予以落實。

四、開展一次懇談合作活動

結合世界蒼南人大會,召開一次營商環境暨經濟社會發展懇談討論會,為全縣招商引資工作牽線搭橋,探尋合作發展之路。

五、做好一次採訪宣傳活動

做好一次“天下蒼商”大宣傳、大採訪活動,凝聚在外蒼商力量,共用發展機遇。

六、推行一條龍式全程代辦

對投資達5000萬元以上的招商項目,由屬地鄉鎮(平臺)或縣直機關主要負責人負責代辦,由縣領導負責督辦;1億元以上的招商專案,由縣領導負責代辦,由縣四套班子主要領導負責督辦。

七、開展一次跟進服務活動

每季度,縣領導開展一次對掛鉤聯繫的在建項目(盯引專案)跟進服務活動,瞭解專案進展情況,協調解決困難與問題。

八、開展一次走訪調研活動

活動期間,縣領導要到聯繫在外蒼商的企業走訪調研一次,詳細瞭解企業生產經營以及未來發展方向。

九、開展一次檢驗評議活動

結合年度萬人評議暨“三級聯評”活動,由在外蒼商代表、招商專案企業主對“營商環境提升年”行動進行檢驗評議。

十、舉辦一次評優表彰活動

年終,舉辦一次表彰活動,對新引進重大產業專案或優秀在外蒼商進行評先評優,激勵在外蒼商勇於創新、敢為人先、砥礪奮進,不斷為蒼南發展創造新業績。

“營商環境提升年”大討論活動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城市轉型和經濟高品質發展,現決定在全縣上下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年”大討論活動,特制定本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旗幟,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強化助企服務,優化營商環境;聚焦幹部思想、作風和工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年”大討論活動,引導廣大幹部進一步增強擔當意識,改進工作作風,提升服務效能,強化執行落實,為切實優化提升蒼南營商環境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

二、活動內容

(一)開展一次學習討論。深刻理解和把握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在全市營商環境提升年行動動員大會上提出的“鎖定‘一個目標’、抓牢‘兩個基點’、優化‘五個環境’、採取‘五個硬招’,致力打造全國一流的營商環境”的具體要求,縣委理論中心組開展一次專題大討論活動,以“深化營商環境整治”為主題,進一步統一思想,深化認識,凝聚共識,彙聚力量。

(二)組織一次留言評比。浙江日報新聞用戶端蒼南頻道開設專題,集中推出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檔、解讀文章、新聞報導。各鄉鎮各部門結合“讀黨報看黨端”活動,深入學習檔精神,深入查擺和糾正本轄區本部門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存在的舊觀念、舊理念和舊思路,並在浙江日報新聞用戶端蒼南頻道專題留言區開展留言活動,評選優秀留言予以展示、獎勵。

(三)開展一次主題徵文。面向全縣黨員、幹部、群眾,開展以“深化營商環境整治”為主題的徵文活動,優秀文章在浙江日報新聞用戶端蒼南頻道和《今日蒼南》推出,並邀請有關專家組成評審組進行評審。設一、二、三、優秀獎若干名,給予獎勵並頒發獲獎證書。

(四)舉辦一場專題沙龍。由縣審管辦牽頭,邀請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各鄉鎮主要負責人參加,舉辦一場以“深化營商環境整治”為主題的沙龍活動,舉一反三,認真查擺,引領幹部群眾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理清思路和加強作風建設,以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深入推進我縣營商環境的優化建設,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新跨越。

(五)開設一個專題專欄。在蒼南電視臺、《今日蒼南》等媒體開闢專題專欄,宣傳報導“深化營商環境整治”大討論成果,宣傳報導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適時公示營商環境優化正反典型事例,督促“深化營商環境整治”大討論活動深入開展。通過“蒼南發佈”平臺,及時有效發佈大討論活動成果,及時引導網上輿論。

若您發現我縣黨員幹部存在破壞營商環境問題,可採用以下舉報方式進行投訴:

■ 方式一:

掃描下方二維碼,登錄蒼南縣營商環境投訴微平臺進行投訴

- 長按識別二維碼識別 -

■ 方式二:

☏ 撥打“12388”投訴舉報電話進行投訴

來源/蒼南發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