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超級宇論》75期 全新奧迪A8,除了燈還有什麼嗎?

世界五彩繽紛, 何必人云亦云。 超級宇論, 幫你看的更深更真。

大家好, 歡迎收看《超級宇論》, 我是修宇。 這一期我們聊聊, “全新奧迪A8, 除了燈還有什麼嗎?”

視頻載入中...

4月8號晚上, 奧迪今年的重頭戲:全新奧迪A8L正式上市。 4款車型, 售價93.78萬到130.98萬。 在奧迪強大的宣傳攻勢下, 這款車型博了不少眼球, 叫好聲一片。 然而現實真的有那麼好嗎?我看未必。

為什麼?因為A8乃至奧迪品牌, 實際上面臨著巨大的難題。 一個難題是, 在競爭中, 奧迪正在慢慢失去自己建立起來的一個又一個特點。 尤其A8更是如此。 第一代的A8是1994年在日內瓦車展首發的。

因為相對賓士的S和寶馬的7系晚了不少, 所以為了找到賣點, 打出了全鋁車身這張“牌”。

2000年中期改款的時候, 打出了第二張“牌”:一款石破天驚的W12發動機。 第三代A8才開始打出第三張“牌”:炫酷的大燈。 視覺衝擊力很強的全LED大燈組給奧迪帶來了“燈廠”的稱號。 但是這些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所謂優勢和賣點, 除了“燈廠”, 都慢慢的崩塌了。 先是從安全考慮, 這一代A8放棄了全鋁車身。 因為全鋁車身, 根本達不到現在越來越嚴格的碰撞標準。 接著是放棄了它的另一個招牌:W12發動機。

2001年, 第二代奧迪A8成了全球第一個搭載12缸的 前置四驅轎車, 它的6.0L W12發動機能爆發出420匹馬力、550牛·米的動力。 一時間成為奧迪的宣傳亮點。 不過遺憾的是,

這一代A8上這款招牌的W12發動機, 也因為越來越嚴格的排放要求而謝幕。

看到了吧, 如今除了炫酷的燈光以外, 可能再也找不到其他的亮點了。 但是, 沒有了全鋁車身、沒有了12缸的奧迪A8, 還是奧迪A8嗎?其實, 除了好不容易樹立起來的賣點一個個丟失以外, 奧迪在中國面臨的最大問題,

還是品牌的說好聽了是逐漸回歸, 說不好聽的是衰落。 原來借助“官車”的形象, 奧迪在中國被抬的很高。 然而隨著資訊溝通越來越順暢, 中國消費者越來越懂車, 才發現奧迪並沒有那麼高。

在國外, 也沒有賓士、寶馬、奧迪“BBA”這個中國特色的叫法的, 只有賓士、寶馬兩家獨大, 大有不帶奧迪玩兒的趕腳。 而這些, 是中國消費者近幾年才慢慢明白的。 說回到A8這樣的D級車, 賓士S級這個級別的產品線一百年來從來沒斷過。 寶馬在二戰前就有335和337, 是當時德國豪華車的代表。 而奧迪真正的D級豪華轎車1994年才推出。 比賓士和寶馬晚了至少50年。 所以從歷史、經驗來看, 奧迪A8顯然還差了那麼點“火候”。

不止是品牌, 奧迪從銷量上也不是賓士和寶馬的對手。

2017年, 奧迪全球賣了180多萬輛, 和賓士的230萬輛、寶馬的210萬輛相比, 少了不少。 A8這一級別的細分市場, 在中國2017年賣了1萬輛, 而賓士S級是22000輛、寶馬7系是24000輛。

在美國, 2017年賓士S賣了將近16000輛, 排名第二, 奧迪A8只有3000台, 排在第七位。 再看看價格, 在美國, 賓士S的起步價比奧迪A8的起步價貴了4100美元。 而這次在中國的定價, A8竟然跟賓士S定了個差不多的價格, 真是自我趕腳良好。 所以, 逐漸失去核心特色的, 定價不低的這款新車, 你還看好嗎?市場還看好嗎?(車問網原創內容, 作者修宇)

感謝您收看本期的《超級宇論》, 我們下期再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