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跨國公司一帶一路掘商機

開欄語在我國加強監管以遏制非理性對外投資、整體對外投資同比下降40%以上的背景下, 對“一帶一路”的投資成為熱點, “一帶一路”日漸成為中國跨國公司海外投資的重要方向。 中國跨國公司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者、建設者和重要主體之一, “一帶一路”倡議也為中國跨國公司的發展提供了廣闊天地和大好機遇。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近日發佈《中國跨國公司發展報告(2017)》, 主題為“中國跨國公司與‘一帶一路’建設”。 該報告對中國跨國公司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國跨國公司支援與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途徑和方式進行了深入闡述,

並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本專欄將依託《中國跨國公司發展報告(2017)》, 對在“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跨國公司發展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梳理和探討。

“一帶一路”建設已成為世界各國推動全球化發展, 反對保護主義的重要舉措, 也為中國跨國公司發展帶來了新契機和新方向, 提供了巨大機遇。 我國企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積累了經驗, 也促進自身國際化水準的提升。 由盧進勇、藍慶新和王輝耀主編的《中國跨國公司發展報告(2017)》如是指出。

4月15日, 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主辦的《中國跨國公司發展報告(2017)》發佈會暨加快中國金融業跨國公司成長研討會在京舉行。 國內著名跨國公司研究專家及跨國公司代表在會上圍繞中國跨國公司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加快中國金融業跨國公司成長等主題展開了學術交流與研討。

對外經貿大學FDI研究中心主任、報告主編之一盧進勇指出, 中國跨國公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少到多, 已經逐漸發展成為全球跨國公司大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帶一路”建設成為世界各國推動全球化發展、反對保護主義的重要措施。 中國跨國公司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者、建設者和重要主體之一, “一帶一路”倡議也為中國跨國公司的發展提供了廣闊天地和大好機遇。

對外經貿大學副校長、教授王強在研討會上指出, 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大力推動以及對外開放政策的引導下,

中國企業的對外投資保持了快速發展態勢, 在進一步鞏固我國對外投資大國地位的同時, 也促進了我國跨國公司國際化經營水準的顯著提升。 中國對外投資的快速發展不僅惠及中國企業, 帶動了我國相關產品、裝備、技術、服務“走出去”, 推動了國內的經濟轉型升級, 而且惠及世界, 有力促進了世界經濟和東道國的經濟增長, 實現了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中國跨國公司在世界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成為支援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也成為帶動世界投資和發展的重要力量。

王強稱, “一帶一路”作為中國開放經濟發展的重要倡議, 自提出以來, 以其豐富的內涵和務實合作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和相關國家的積極回應,

從而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 為全球發展提供了可行的行動方案。 中國跨國公司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指引下, 不斷前進、不斷成熟, 在廣大發展中國家形成了良好的聲譽, 直接提升了自身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 2017年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的59個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43.6億美元, 較上年提升了3.5個百分點;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施並購62起, 投資額88億美元, 增長32.5%;在“一帶一路”沿線的61個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7217份, 新簽合同額1443.2億美元, 占同期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54.4%, 同比增長14.5%。

報告坦陳, 我國跨國公司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還存在諸多問題, 如金融支持不到位、風險防控能力不足、人才缺乏、軟實力發揮不夠等。

為此, 報告建議, 應努力與當地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 加強與全球跨國公司、本地企業合作, 做好調研和規劃, 用好本地華人資源;注重貿易公司、投資和金融公司、製造和實業公司協同走出去;加大我國跨國企業國際化複合型人才培養及引進力度;全面提升我國跨國公司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本土化經營水準;注重技術、標準、文化、中國經驗的輸出, 履行社會責任, 提升軟實力;全面提升我國跨國公司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金融保障能力。

商務部研究院原院長霍建國也指出, 當前對外投資的外部環境更為複雜, 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經濟出現了週期性復蘇回升勢頭, 但此趨勢並未帶來促進世界貿易增長和投資流動的常規效應。 發達國家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抬頭,在高技術領域設置障礙,他們紛紛對中國變臉,並有結盟的跡象。為此,要積極探索海外投資的新模式,通過政府引領、企業跟進的方式,進一步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企業也應不斷提升經營能力和風險防範能力,抓住“一帶一路”建設的新機遇,穩步健康地“走出去”。《中國跨國公司發展報告(2017)》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智庫建設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也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企業“走出去”協同創新中心的一項研究成果,同時還是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專案階段性研究成果。報告涵蓋了中國跨國公司發展的理論問題、政策問題、策略問題、操作問題等內容,並針對當前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彙集了國內跨國公司研究領域十余位著名專家學者的最新觀點。

本年度報告是中國跨國公司系列研究報告的第三本,主題是“中國跨國公司與‘一帶一路’建設”。系列報告力求跟蹤和記錄中國跨國公司的實際發展狀況,研究和反映中國跨國公司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難、挑戰與機遇,探討與中國跨國公司成長相關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總結中國跨國公司典型案例,提出加快發展中國跨國公司的政策建議,推動中國特色跨國公司理論的學術研究和實踐應用。

發達國家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抬頭,在高技術領域設置障礙,他們紛紛對中國變臉,並有結盟的跡象。為此,要積極探索海外投資的新模式,通過政府引領、企業跟進的方式,進一步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企業也應不斷提升經營能力和風險防範能力,抓住“一帶一路”建設的新機遇,穩步健康地“走出去”。《中國跨國公司發展報告(2017)》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智庫建設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也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企業“走出去”協同創新中心的一項研究成果,同時還是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專案階段性研究成果。報告涵蓋了中國跨國公司發展的理論問題、政策問題、策略問題、操作問題等內容,並針對當前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彙集了國內跨國公司研究領域十余位著名專家學者的最新觀點。

本年度報告是中國跨國公司系列研究報告的第三本,主題是“中國跨國公司與‘一帶一路’建設”。系列報告力求跟蹤和記錄中國跨國公司的實際發展狀況,研究和反映中國跨國公司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難、挑戰與機遇,探討與中國跨國公司成長相關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總結中國跨國公司典型案例,提出加快發展中國跨國公司的政策建議,推動中國特色跨國公司理論的學術研究和實踐應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