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入境遊探索發展新模式

入境遊發展獲得新的助力。 近日, 國務院同意設立內蒙古滿洲里、廣西防城港邊境旅遊試驗區, 這是我國首批設立的邊境旅遊試驗區。

我國陸地邊界線總長2.2萬多公里, 與14個國家接壤, 邊境地區旅遊資源豐富。 近年來, 我國邊境旅遊呈現出日趨繁榮的發展態勢, 已逐步成為與出國旅遊、港澳臺旅遊並駕齊驅的三大出入境旅遊市場之一, 對擴大入境旅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支撐作用。 儘管如此, 我國邊境旅遊在發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難和障礙。 如邊境旅遊管理體制機制相對滯後, 產業發育不充分,

部分邊境旅遊線路老化, 出入境不夠便利等。

基於此, 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支援沿邊重點地區開發開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 同意設立內蒙古滿洲里、廣西防城港邊境旅遊試驗區。 隨後, 文化和旅遊部、外交部等10部門聯合印發了《文化和旅遊部等10部門關於印發內蒙古滿洲里、廣西防城港邊境旅遊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對此, 文化和旅遊部有關負責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 加快邊境地區開發開放, 對於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穩定周邊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設立邊境旅遊試驗區堅持‘分批實施, 成熟一個推出一個’的原則。 ”

據該負責人介紹, 首批設立的兩個邊境試驗區是從29個有條件的邊境地區中經過三輪遴選最終確定的。

試點試驗時間為3年, 即到2020年年底, 確立試驗區在旅遊體制機制、旅遊產業發展、旅遊目的地影響力等方面應達到的目標水準。

滿洲里和防城港是我國邊境旅遊發展中的佼佼者。 滿洲里試驗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 北接俄羅斯, 西鄰蒙古國, 是歐亞大陸橋的重要戰略節點, 具有融草原文明、紅色傳統、異域風情於一體的口岸文化, 年出入境人數居中俄沿邊口岸之首, 試驗區航空、鐵路、公路立體旅遊交通格局已經形成。 資料顯示, 2017年, 滿洲里市出入境旅遊人數184萬人次, 同比增長30%。 其中, 入境過夜旅遊者80萬人次, 同比增長35%, 創歷史最高水準;旅遊創匯3.6億元, 同比增長28%。

另一個入選的防城港試驗區位於北部灣畔,

是我國西部第一大港, 是中國與東盟海、陸、河相連的門戶, 旅遊資源豐富, 口岸年出入境人數居中越沿邊口岸之首。 試驗區與越南開通了“海上胡志明小道”高速客輪旅遊航線。

記者瞭解到, 首批入選的兩個試驗區在發展方向上各有側重。 滿洲里試驗區將發力探索旅遊擴大開放政策、構建產業發展政策體系、探索旅遊產業促進新模式、探索完善旅遊服務管理體系4個方面。 防城港試驗區將探索旅遊便利通關新舉措、探索全域旅遊發展新路徑、探索產業發展引導新機制、探索邊境旅遊轉型升級新動能、探索擴大邊境旅遊合作新模式等。 這些舉措都將有利於擴大入境遊。

談到下一步的工作,

上述負責人表示, 一是推動試驗區改革探索邊境旅遊制度, 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重點改革創新人員、自駕車、團體旅遊便利化等制度, 形成制度保障;二是加大文化和旅遊融合, 發展邊境文化旅遊產業。 重點落實和完善旅遊投融資、用地、人才等政策, 構建產業融合發展格局和共建共用模式。 打造邊境新型旅遊產品, 鼓勵發展特色餐飲、文化演藝、旅遊商品研發、土特產加工銷售等產業。 完善邊境全域旅遊服務設施, 加快推進邊境旅遊集散中心、諮詢服務中心、停車場等旅遊基礎設施和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三是推廣試驗區的經驗做法。 在首批試點試驗的基礎上, 推動建設一批邊境旅遊目的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