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4年賠超過3000萬家財,這老闆說“農業是風口?那都是圈套!”

互聯網+生態農業, 帶給“我們”的實際利益是什麼?

他, 叫老余, 農學谷1706班學員。 大學畢業後, 開了一家傢俱公司, 用了6年時間創業, 發展到三百多位員工, 年銷售額約2個億!在世人看來, 他是個成功的企業家。

自2013年以來, 老餘敏銳地嗅到農業的風口的到來, 於是他果斷轉型, 涉足農業領域。 有資本的老餘很快在自己的老家--粵贛邊界地區, 流轉了一塊面積為1500畝的農田, 迅速組建了團隊, 從此開啟了一段轟轟烈烈的“新農人轉型創業之路”。

轉型的第一年, 老餘主要搞基建, 同時還小範圍進行品種試種的摸索, 恰好當年的農產品價格好,

菜價市場好, 流轉的十畝茄瓜地就賺了有十多萬元。

“初戰告捷”後, 老余更充滿信心了, 同時看到了希望, 他覺得:農業還真是藍海哦!而自己作為一不小心就站到了風口上的“小豬”, 說不定隨時就會飛起來。

於是, 2014年, 上千畝的菜種下去了,

都是希望啊!可結果, 豐產不豐收, 人算不如天算, 產品或賤賣或丟棄, 遇到了爛市, 於是幾百萬的投資打了水漂。

農業不像其他行業, 千萬不要以常規思維去考慮。 2015年老餘團隊繼續種菜, 可春種豐收卻買不起價格, 虧損也就在所難免, 秋冬季迎來了史上最冷的冬天,

雖然蔬菜有了天價, 但是他們的蔬菜也顆粒無收, 全部凍死了, 又是上千萬不見了。

從2016年的夏天到2017年的春季, 大部分的種菜基地損失嚴重, 菜價進入了長期的低迷期, 老餘也一樣。

四年的轉型以來, 老餘團隊已經投入了3000多萬元, 多年的積蓄已全部耗盡!農業這趟水之深, 他不得不身疲力竭地退出“農業江湖”, 忍痛轉讓。

四年的涉農, 老餘苦笑:“我就是現代投資農業最常見的案例, 楊百萬進去, 楊白勞出來”。

於是他開始質疑農業風口, 所謂的“農業藍海、農業風口”之說都是忽悠人的!

“一方面, 是社會精英們不斷鼓吹農業的風口論, 認為農業是繼房地產後再必火的行業, 正在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人進來, 簡直就一個赤裸裸的“圈套”;另一方面, 農產品滯銷現象屢見不鮮, 農民入不敷出, 舉步為艱”。

事實真的如此嗎?

農學谷小米老師有話說。

不難看出, 老餘的投資農業模式就代表著大部分轉型農業的投資方式, 首先是圈地, 小規模試種, 看到收益後在擴大生產”的過程,

是從“小農戶”到“大農戶”的面積擴大, 所做的和老百姓一樣, 還是自己“種地”, 並沒有真正改變傳統的模式。

一方面, 沒有建立自己的銷售管道, 賣法與老百姓無異, 隨行就市, 走傳統管道;而另一方面,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 與普通百姓種地相比, 租地成本、人工成本、農資機械等的投入, 種植成本大增。

賣的錢少, 投進去的多, 等“老本”吃空了, 破產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所以說,我們新農人投資農業,必須明白以下幾點:

1、休閒農業,如何操盤?

休閒農業本身就是跨界融合的產物。

通過考察臺灣、日本等地的多個休閒農業園區後,我們不難發現,休閒農業,只是以農業為基礎,休閒為目的,“體驗和服務”才是核心,要以農業體驗、農產品為抓手,做到能“吸引人過來,留住人體驗和消費”,繼而實現贏利。

2、從這幾年農業的發展,不難看出,農產品的電商,是個難啃的骨頭,中央廚房,不是一般體量的農業企業可為的事情。相比之下,休閒農業,作為新興業態,方興未艾。

3、農產品要賣上價錢,有兩條實現途徑。

一條途徑是產業融合,如農業、文創、旅遊業的融合發展,簡稱“農文旅融合發展”,目前典型的模式就是休閒農業,常提的有休閒農莊、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共用農場、開心農場、採摘園、親子農莊等概念;

另一條則是農業產業化,減少流通環節,縮短產業鏈條,電商模式、中央廚房等都是這一途徑的具體表現。

4、像老百姓一樣種地,“和老百姓搶飯碗”,做傳統農業,註定是死路一條!

4月21號-25號,農學谷商學院將通過休閒農業操盤手實效課程體系,與中郝峪村強強聯合,打造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實訓課程,5天時間從具體崗位入手,針對具體運營過程中問題進行實訓,培養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項目操盤手。

課程主要的對象:各級農業、旅遊、規劃部門負責人,各鄉鎮村幹部、鄉村創業者、休閒農業操盤手,鄉建工作者、合作社負責人。

課程五大亮點:

亮點一:中郝峪是鄉村“資源變資產,現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民”的發源地,通過股份制改革(全村入股),帶領村民從年均收入1800元到3.8萬的飛躍,多次被CCTV等主流媒體報導,2017年接待超過了400個旅遊調研團。

亮點二:權威理論+實訓課,農業農村部主管領導解剖鄉村振興發展方向,補貼政策等,課程設計從“我說你聽”到“我做你看”再到“你做我看”。

亮點三:袁家村、馬嵬驛、魯家村、中郝峪,鄉村旅遊必去參觀的幾大明星村落,旅遊運營博士將從不同緯度解讀幾種模式的成功之道。

亮點四:鄉村運營之專案設計,“輕資產重運營”專案的選擇、需要的運營人員、專案所需材料及成本等全方位進行解析。

亮點五:晚間複盤,模擬“村長”,梳理你的鄉村資源和產業定位,為你的村設計旅遊項目,探討最適合的發展模式;展示你現有的專案,特邀專家進行診斷把脈。

-----------------

農學谷小米整理編輯,點擊瞭解更多,獲取報名諮詢資訊

所以說,我們新農人投資農業,必須明白以下幾點:

1、休閒農業,如何操盤?

休閒農業本身就是跨界融合的產物。

通過考察臺灣、日本等地的多個休閒農業園區後,我們不難發現,休閒農業,只是以農業為基礎,休閒為目的,“體驗和服務”才是核心,要以農業體驗、農產品為抓手,做到能“吸引人過來,留住人體驗和消費”,繼而實現贏利。

2、從這幾年農業的發展,不難看出,農產品的電商,是個難啃的骨頭,中央廚房,不是一般體量的農業企業可為的事情。相比之下,休閒農業,作為新興業態,方興未艾。

3、農產品要賣上價錢,有兩條實現途徑。

一條途徑是產業融合,如農業、文創、旅遊業的融合發展,簡稱“農文旅融合發展”,目前典型的模式就是休閒農業,常提的有休閒農莊、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共用農場、開心農場、採摘園、親子農莊等概念;

另一條則是農業產業化,減少流通環節,縮短產業鏈條,電商模式、中央廚房等都是這一途徑的具體表現。

4、像老百姓一樣種地,“和老百姓搶飯碗”,做傳統農業,註定是死路一條!

4月21號-25號,農學谷商學院將通過休閒農業操盤手實效課程體系,與中郝峪村強強聯合,打造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實訓課程,5天時間從具體崗位入手,針對具體運營過程中問題進行實訓,培養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項目操盤手。

課程主要的對象:各級農業、旅遊、規劃部門負責人,各鄉鎮村幹部、鄉村創業者、休閒農業操盤手,鄉建工作者、合作社負責人。

課程五大亮點:

亮點一:中郝峪是鄉村“資源變資產,現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民”的發源地,通過股份制改革(全村入股),帶領村民從年均收入1800元到3.8萬的飛躍,多次被CCTV等主流媒體報導,2017年接待超過了400個旅遊調研團。

亮點二:權威理論+實訓課,農業農村部主管領導解剖鄉村振興發展方向,補貼政策等,課程設計從“我說你聽”到“我做你看”再到“你做我看”。

亮點三:袁家村、馬嵬驛、魯家村、中郝峪,鄉村旅遊必去參觀的幾大明星村落,旅遊運營博士將從不同緯度解讀幾種模式的成功之道。

亮點四:鄉村運營之專案設計,“輕資產重運營”專案的選擇、需要的運營人員、專案所需材料及成本等全方位進行解析。

亮點五:晚間複盤,模擬“村長”,梳理你的鄉村資源和產業定位,為你的村設計旅遊項目,探討最適合的發展模式;展示你現有的專案,特邀專家進行診斷把脈。

-----------------

農學谷小米整理編輯,點擊瞭解更多,獲取報名諮詢資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