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種水稻種綠肥讓地歇一歇

李佰

“國家出臺的休耕政策真是太好了, 不但可以讓耕地歇一歇, 還可以種植綠肥, 改善地力。 我們農民也可以拿到相應的補貼, 算下來比我自己種地的效益還要高呢。 ”日前, 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建三江管理局創業農場第一管理區低產田種植戶陳山一邊在休耕申請書上簽字, 一邊高興地說。

隨著春耕的序幕拉開, 在建三江管理局各農場轄區內, 針對輪作休耕的宣傳和動員也在有序展開, 除了正式向農民下發通知外, 還通過微信等方式讓更多種植戶瞭解政策。 按照輪作休耕要求, 休耕的水田必須是低窪易澇的低產田,

休耕期間, 種植戶需要種植油菜等綠肥作物, 並按要求進行深耕深松, 減少地下水用量, 做好各項管理工作, 確保休耕的土地能夠休養生息。

作為建三江管理局創業農場一名符合要求的種植戶, 陳山看到這一消息後, 第一時間來到自己所在的創業農場第一管理區進行了核實, 確定無誤後, 報名參加了休耕。

陳山在黑龍江省創業農場承包了274.5畝水田, 由於土質不好, 主要以黃土為主, 導致水稻產量低, 加上屬於低窪易澇地, 好年頭產量也就剛過1100斤, 平均畝效益也就200多元。 如果遇上雨量大的年份, 田地一澇, 也就剛能保本。

今年由於水稻保護價下調了0.2元, 讓種植水稻效益本就不高的陳山更是犯了愁,

本打算不種了, 想把地租出去, 可由於地不好, 沒人租。 正在他為此犯愁的時候, 新出臺的輪作休耕政策提供了另一種選擇。

創業農場位於三江平原腹地, 擁有56.4萬畝水田。 今年該農場將有16000余畝低窪易澇的低產水稻田進行休耕。 通過做好水稻“加減法”, 算好增收效益賬, 不僅能促進耕地休養生息、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 也有利於農民增收。

近年來, 在普通圓粒水稻保護價逐年下調的大環境下, 為加快種植結構調整步伐, 實現種植戶收益最大化, 創業農場積極推進轉方式調結構, 出臺多項政策鼓勵全場廣大種植戶降低化肥和農藥使用量, 充分利用地表水, 節約使用地下水, 實現水稻綠色生產, 提高水稻品質和產量, 增強市場競爭力。

同時, 為了促進全場種植戶增收增效, 該農場還積極幫助農戶做好水稻“加減法”, 面向市場調整各水稻品種種植面積, 合理控制糯稻面積, 增加長粒香稻、鴨稻、蟹稻、有機水稻和訂單水稻的種植面積, 降低市場風險, 確保種植戶收入穩增不降。 據瞭解, 2018年創業農場將發展特色水稻訂單種植31.85萬畝。

陳山說:“這200多畝地休耕了, 可算去了我一大心病, 不但不用擔心颳風下雨地裡澇, 而且效益比自己種地還高。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