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先是黑鯊後是紅魔,遊戲手機“接二連三”發佈,是噱頭還是趨勢?

“我手機好燙, 打完這把玩不了了。 ”

“到底是誰總是彈微信!!我在打團阿!!”

“失誤失誤, 剛才手上有汗, 手滑了。 ”

“我待會回電話給你, 我決賽圈了。

最近, 手遊行業似乎掀起了一股遊戲手機的熱潮。 上週五(4月13日), 小米投資的黑鯊遊戲手機正式發佈。 這是自去年Razer推出遊戲手機概念之後, 國內首款遊戲手機。 據發佈會消息, 黑鯊遊戲手機將於4月20日正式開啟銷售。 此外, 努比亞手機也宣佈, 將在本週四(4月19日)召開“努比亞紅魔遊戲手機”發佈會。

到底為什麼眾多手機廠商都選擇在這個時間開始推出遊戲手機?遊戲手機接二連三地被推出, 到底是是噱頭還是趨勢?

用戶基數大、需求強, 遊戲手機似乎是一門好生意

硬體廠商並不是傻子。 如果沒有一定市場潛力, 它們不會貿然出擊。

根據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公佈的資料, 2017年中國遊戲使用者規模達到了5.83億, 其中手遊用戶便超過了3億人。

即便按照蘋果和安卓二比八的比例進行計算, 遊戲手機的市場潛在用戶群體也有2.4億。 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 這也難怪廠商們會爭先恐後地推出自己的遊戲手機。

說完市場說需求。 打團的時候總有人開始在微信上找;手總是出汗, 搓了半天螢幕沒有反應;手機玩兩把遊戲就沒電發燙....相信以上這些不友好的遊戲體驗, 每一位手遊玩家都遇到過。

當手遊的畫面、玩法、操作等在向端游靠攏之時, 對設備硬體的需求同樣變得更高。 猶記得部分生存競技類剛上線之初, 就對遊戲的機型和性能作出過限制。 儘管在遊戲手機正式推出之前, 諸多廠商都在手機的續航能力、流暢度和散熱能力等方面下了極大的功夫,

但仍然沒法達到手遊玩家, 特別是高端玩家的需求。

從市場潛力和用戶需求來說, 遊戲手機似乎真的是一門好生意。

諾基亞也沒能做好的遊戲手機, 國內廠商能做好嗎?

其實國內的硬體廠商們並不是第一家看到遊戲手機商機的企業。 早在2003年, 當時的手機業界巨頭諾基亞就已經推出了遊戲手機N-Gage, 並在整個市場掀起了不小的巨浪。 但是好景不長, N-Gage的消亡和他的爆發一樣突然。

諾基亞N-Gage外形和傳統的手機外形有很大的區別。 為了滿足玩家的遊戲體驗, N-Gage創新的使用了橫版手機的概念, 但是這樣的改變, 普通用戶極其不適應。 其次, N-Gage還將掌機遊戲插卡的方式運用到了手機上, 但這樣的設定同樣飽受詬病。

連諾基亞都沒做好的市場, 國產廠商能做好嗎?從驍龍845的晶片與最大8G的記憶體, 以及“液冷系統”和特殊的造型等硬體設定和細節設計中不能看出, 黑鯊遊戲手機確實針對手遊玩家作出了多方面的針對性優化, 誠意滿滿。

但是從市場的反應和玩家的評論來看,

效果並不理想。 從最直觀的預約人數來看, 黑鯊遊戲手機從4月13日開啟預約, 截止到目前為止, 京東官方門店預約的人數只有29萬。 而在差不多同等價位的前提下, 小米mix2s預約人數已經達到了91萬。 雖然不排除是品牌影響力的因素, 但將近3兩倍的差距還是有點大。

而在玩家的評論中也能看出他們對於遊戲手機的看法, 他們認為那些所謂的續航、流暢度等基本設定, 其實現在絕大多數的手機都能達到。 在他們眼中, 黑鯊遊戲手機唯一的亮點就是配套的藍牙手柄, 其他的和普通手機無異。

接二連三發佈的遊戲手機, 是噱頭還是趨勢?

在遊戲手機之前, 其實市場上已經出現了拍照手機、音樂手機等概念, 最好的例子便是美圖手機。 但這些手機始終是“雷聲大雨點小”,這不僅讓人思考,遊戲手機是否也只是噱頭高於實用價值?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採訪時就明確表示:遊戲手機和防水手機一樣,其實都是概念的炒作。手機作為大眾生活中的必需品,電話短信等社交聯絡才是剛需,遊戲不管發展的多快,都只能算作是娛樂方式,並不能成為大眾的剛需。

請點擊此處雖然最後說國產遊戲主機的例子不太恰當,但對遊戲手機的理解還是有道理的...輸入圖片描述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硬體的配置和成本擺在那裡,就現階段而言,遊戲手機的價格必然要高於大部分的安卓手機。此前有資料表示,有將近80%的安卓用戶能接受的價格區間在3000元以下,而即便是低配版的黑鯊遊戲手機,售價也接近了這一底線。價格不降低,遊戲手機還是很難成為主流。

但話又說回來,遊戲手機的出現對於遊戲廠商和整個行業而言,還是有一定著積極作用的。最容易聯想到的就是遊戲廠商可以硬體廠商進行跨界合作,例如《王者榮耀》分別與vvivo和OPPO推出了自己定制機,好好地宣傳了一把。而對於中小遊戲廠商,遊戲手機的最大意義,可能就是又出現了一個用戶品質頗高的廠商管道而已。

但這些手機始終是“雷聲大雨點小”,這不僅讓人思考,遊戲手機是否也只是噱頭高於實用價值?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採訪時就明確表示:遊戲手機和防水手機一樣,其實都是概念的炒作。手機作為大眾生活中的必需品,電話短信等社交聯絡才是剛需,遊戲不管發展的多快,都只能算作是娛樂方式,並不能成為大眾的剛需。

請點擊此處雖然最後說國產遊戲主機的例子不太恰當,但對遊戲手機的理解還是有道理的...輸入圖片描述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硬體的配置和成本擺在那裡,就現階段而言,遊戲手機的價格必然要高於大部分的安卓手機。此前有資料表示,有將近80%的安卓用戶能接受的價格區間在3000元以下,而即便是低配版的黑鯊遊戲手機,售價也接近了這一底線。價格不降低,遊戲手機還是很難成為主流。

但話又說回來,遊戲手機的出現對於遊戲廠商和整個行業而言,還是有一定著積極作用的。最容易聯想到的就是遊戲廠商可以硬體廠商進行跨界合作,例如《王者榮耀》分別與vvivo和OPPO推出了自己定制機,好好地宣傳了一把。而對於中小遊戲廠商,遊戲手機的最大意義,可能就是又出現了一個用戶品質頗高的廠商管道而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