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智慧城市2.0時代:企業的三個目標

智慧城市1.0時代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初級階段, 更為強調的是“資訊化”和“技術”, 忽視了技術與人的互動、資訊化與城市有機整體的協調, 重技術輕應用、重投入輕實效, 公共資料難以互聯互通, 市民感知度較差, 而更為嚴重的是絕大多數的城市千篇一律毫無特色。

自從國家提出新型智慧城市概念, 智慧城市就進入到了2.0時代, 以“無處不在的惠民服務、透明高效的線上政府、融合創新的資訊經濟、精准精細的城市治理、安全可靠的運行體系”作為發展目標, 具有三大特點:(1)開放、共建、共用;(2)服務均等化;(3)城市特色化。

國家相關部委發佈了《新型智慧城市評價指標》等292項國家標準, 其中惠民服務作為一項重要的評價指標, 占比達37%, 市民體驗占比20%, 權重明顯大於其他各項。 強調了惠民愛民、以人為本的理念。

在智慧城市2.0時代的環境下, 作為企業應該有什麼作為?我們如何去發揮數位化經濟的最大潛能?為社會為企業為客戶為員工持續地創造價值?

1、 大資料時代的掘金者

大資料是企業新的重要資產, 是金礦, 需要挖掘其價值, 為企業的全面轉型升級提供大腦作用, 因此企業首先要做就是建設大資料生態平臺, 將企業的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等海量資料進行採集、處理、提純、挖掘與分析, 建立數學模型, 優化業務流程, 提高生產效率,

降低生產成本, 提升核心競爭力。

2、 應用場景的實踐者

如今, 雲計算、大資料、AI、區塊鏈等新技術層出不窮, 技術需要應用場景來支撐, 而企業是場景應用的最佳實踐者, 企業就是一個縮小版本的城市, 企業體驗到好的應用場景了, 城市的場景革命才能加速發展。

3、 數字經濟的連接者

據騰訊研究院的研究報告顯示, 中國2017年數位經濟總體規模達到26.7萬億元人民幣, 占國內生產總值達32.28%, 這是一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時代, 企業要作為準備, 要在數字經濟上有所作為, 努力搭建共用、分享、生態的數字生態平臺, 運用大資料、雲計算、AI等能力, 打破企業組織邊界與業務邊界, 實現持續化規模化創新, 享受數位經濟的發展紅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