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細葉蓮瓣蘭之鄉”維西 群眾聞著蘭香奔小康

“因為蘭花不與人爭地, 無論是在陽臺、屋頂, 還是庭院、室內, 每個家庭都可根據自家的居住條件栽培蘭花。 所以, 蘭花是我們縣尋常百姓發展庭院經濟,

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讓廣大建檔立卡貧困戶聞著蘭香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徑。 ”維西傈僳族自治縣蘭花協會理事長楊世宏說。

素有“中國細葉蓮瓣蘭之鄉”美譽的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 有著豐富的蘭花資源和悠久的栽培歷史。 據有關資料統計, 維西境內有150個蘭花原生種、80餘個特色名蘭、200多個新種, 有太白素、維西紅荷、白玉素馨蘭、高山素馨蘭、銀邊雪蘭、綠玉合瓣蘭等上百個蘭花名品。

自2001年以來, 維西縣委、縣政府按照“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的思路, 已成功舉辦了15屆“香格里拉維西蘭花節”。 目前, 全縣蘭花種植戶已達7000多戶, 養蘭總量達310萬盆。 2002年至2012年, 維西縣每年蘭花交易量都突破1000萬元大關, 一大批貧困群眾靠種植蘭花脫貧致富, 建起了“蘭花房子”, 買了“蘭花車子”, 存了“蘭花票子”, 過上了更加幸福美好的“甜日子”。

“吃水不忘挖井人, 致富不忘眾鄉親。 ”楊世宏說, “維西蘭花產業的發展, 必須與精准扶貧緊密結合, 以“一園一品”的思路,

即一家栽培一個品種的方式, 規模化發展蘭花產業。 我們維西蘭花協會已動員蘭協理事和成員, 結對幫扶喜歡養蘭花的精准貧困戶, 以提供蘭種、養蘭技術和定價回收的方式, 説明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 ”

楊世巨集跟記者算了一筆賬:“蘭花栽培不需要過多的勞動力, 只要一捧山基土, 定時澆上一瓢清水就能穩定生長。 一盆3苗的蘭花, 只要管理得好, 一年兩次發苗, 來年可增至5至7苗, 以每苗30元計算, 一盆蘭花一年可增收60元至120元。 ”

目前, 維西將蘭花產業與精准扶貧緊密結合起來, 引導蘭花種植大戶以“一戶一品”、規模化種植、“專賣店”行銷的方式, 跟有養蘭意願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採用“一對一”結對掛鉤幫扶的方式, 讓蘭花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發揮應有作用。

“現在, 維西蘭花產業必須走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發展的路子。 ”楊世巨集說, “我的目標就是‘財神獻寶’和‘白雪公主’各發展到1萬苗, 貧困群眾一家可選擇一個品種栽植100苗以上, 一年就可以增收2萬多元。 ”

雲南網記者 尤祥能 通訊員 余麗芹攝影報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