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先輩的旗幟

文/劉笑偉

浙江有個淳安縣, 淳安有個中洲鎮, 中洲有個茶山村。 茶山村是一個一眼望兩省(浙江和安徽), 一腳踏三縣(浙江的淳安縣和安徽的休寧縣、歙縣)的小山村, 幾十戶人家聚集在半山腰上, 從山腳下望去, 村莊就像一面旗幟, 在白雲和青山綠水間飄揚。

清明節前, 我來到這個紅色小村, 尋訪方志敏烈士的事蹟時, 第一眼就感覺到茶山村像一面旗幟, 幾間見證歷史的紅色建築, 就像紅星閃爍於旗幟之上。

茶山之所以被稱為“紅色茶山”, 是因為這裡是一個歷史的轉捩點, 這裡的山山水水見證過一個歷史的時刻。

80多年前, 這裡飄揚過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的火紅軍旗。 1934年7月, 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肩負著掩護紅軍主力部隊實施戰略轉移和北上抗日的使命, 轉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四省的國民黨統治區, 歷時6個多月, 行程2500多公里, 書寫了可歌可泣的浴血奮戰的詩篇。

順著石階攀緣而上, 我來到了敦睦堂, 這是村裡方氏家族的宗祠, 也是召開茶山會議的地點。 在這個比較典型的徽派建築裡, 我看到了召開茶山會議時的古桌。 桌子上擺放著出席會議的人員姓名牌, 這些都是中國革命史上的著名人物:紅十軍團軍政委員會主席方志敏、軍團長劉疇西、政治委員樂少華、參謀長粟裕、政治部主任劉英……1935年1月9日晚, 這些屢經血戰、衣衫單薄的革命者,

在刺骨的寒風中召開會議, 討論在國民黨軍隊的重重包圍和緊追圍剿的險惡情況下, 紅十軍團的下一步行動方向。 對於紅十軍團來說, 這是一次十分關鍵的會議。 部隊剛剛經歷譚家橋血戰, 傷亡慘重, 雖然大家革命的士氣高昂, 卻與敵兵力懸殊, 處境十分危險。 根據中央的電報指示和當時的實際, 有的同志主張化整為零, 變正規軍為遊擊隊、變正規戰為遊擊戰, 以擺脫困境, 並提出了具體方案。 經過反復討論, 會議最後決定, 全軍南下回閩浙贛蘇區休整, 然後再執行中央關於分兵的命令。

從敦睦堂繼續向上, 我來到了方志敏同志住的那間小屋。 小屋分兩層, 樓下住的是警衛人員, 方志敏同志住在二層。

簡陋的小屋內, 最大的亮點就是一扇古樸的小窗。 打開窗子, 白雲在耳畔生風, 青山盡收眼底。 當年方志敏推開這扇窗子時, 是否眺望到了今天這個和諧美麗的山村?

茶山會議後, 紅十軍團進入江西境內, 在途經懷玉山區時, 遭到國民黨軍隊的重重包圍, 雖七次突圍, 終因敵眾我寡而失利。 方志敏也於1935年1月29日在高竹山被俘。 他身陷囹圄, 被敵囚於南昌國民黨駐贛綏靖公署軍法處看守所。 然而, 他大義凜然繼續在獄中與敵抗爭, 嚴詞拒絕敵人的反復勸降, 實踐了自己“努力到死, 奮鬥到死”的誓言。 1935年8月6日, 方志敏同志被秘密殺害於江西省南昌市下沙窩, 年僅36歲。

在獄中, 方志敏寫下了《可愛的中國》《清貧》等不朽的篇章。 這些浸染著革命先烈熱血與精神的文字,

是我們必須仰望的精神旗幟。 在《清貧》中, 方志敏烈士寫道:“清貧, 潔白樸素的生活, 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在《可愛的中國》一文裡, 他深情地告白:“假如我還能生存, 那我生存一天就要為中國呼喊一天;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 我流血的地方, 或者我瘞骨的地方, 或許會長出一朵可愛的花來, 這朵花你們就看作是我的精誠的寄託吧!”

走出方志敏住過的小屋, 院中有一股清泉從山頂淙淙流瀉。 我手捧清泉喝了一口, 是那樣的甘洌清甜。 我知道, 這清泉中飽含著革命先烈的精神滋養, 所以才會如此甘甜!

茶山村是一個如此獨特的地方, 它讓我觸摸到了歷史的體溫, 感受到了獵獵飄揚的精神旗幟。

有兩件軼事, 還值得一提。 一次, 淳安縣搞紀念活動, 請方志敏的女兒方梅女士出席。 她已答應出席別的地方的相關活動, 但當她得知茶山村的敦睦堂裡, 擺放先祖靈位的地方村民們擺放著方志敏烈士遺像時, 感動不已, 欣然決定參加淳安縣的活動。 當她來到茶山村, 看到擺放在方氏宗祠大堂正中的父親遺像時, 熱淚奪眶而出。

還有一件事, 顯示出歷史的戲劇性和精彩之處。 當年, 緊追圍剿紅十軍團最凶、給軍團造成最大損失的, 是國民黨王耀武部。 在譚家橋戰鬥中, 紅十九師師長尋淮洲壯烈犧牲。 也是王耀武的這個旅, 在懷玉山造成方志敏等軍團主要領導被俘, 紅十軍團僅有粟裕率領幾百人突出重圍。 13年後,解放戰爭時期,華東野戰軍發佈粟裕、譚震林等聯合署名的《濟南戰役動員令》,明確提出“打到濟南府,活捉王耀武”的響亮口號。1948年9月16日,濟南攻堅戰打響。我人民解放軍以排山倒海之勢,浴血奮戰,僅8個晝夜,就將紅旗插遍濟南城,生俘了守將王耀武。

清明時節訪茶山,留下的都是鮮明的記憶。可以告慰先烈的是,在當年他們浴血奮戰、流血犧牲的地方,如今已經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當年十分貧窮的淳安,已經成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走出了一條“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特色發展道路,呈現出綠意更盎然、美景不勝收、發展逐浪高、面貌日日新的崛起之勢!

回到北京,四月飄雪。在大雪中回望茶山,我看到一面火紅的精神旗幟在獵獵飄揚,高於飄雪的天空,高於一切群山和流逝的歲月。

本文刊登於2018年4月18日河南日報中原風版,為“銘記歷史 緬懷英烈”徵文第七篇。作者是著名詩人,軍旅作家,現供職於解放軍報文化部。

13年後,解放戰爭時期,華東野戰軍發佈粟裕、譚震林等聯合署名的《濟南戰役動員令》,明確提出“打到濟南府,活捉王耀武”的響亮口號。1948年9月16日,濟南攻堅戰打響。我人民解放軍以排山倒海之勢,浴血奮戰,僅8個晝夜,就將紅旗插遍濟南城,生俘了守將王耀武。

清明時節訪茶山,留下的都是鮮明的記憶。可以告慰先烈的是,在當年他們浴血奮戰、流血犧牲的地方,如今已經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當年十分貧窮的淳安,已經成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走出了一條“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特色發展道路,呈現出綠意更盎然、美景不勝收、發展逐浪高、面貌日日新的崛起之勢!

回到北京,四月飄雪。在大雪中回望茶山,我看到一面火紅的精神旗幟在獵獵飄揚,高於飄雪的天空,高於一切群山和流逝的歲月。

本文刊登於2018年4月18日河南日報中原風版,為“銘記歷史 緬懷英烈”徵文第七篇。作者是著名詩人,軍旅作家,現供職於解放軍報文化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