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終於曝光!馬雲宣佈新佈局,欲分百度一杯羹!

今天, 據財新網報導, 阿裡巴巴內部人員表示, 阿裡團隊正在研發自動駕駛技術, 已有車輛進行了常態化路測, 並具備了在開放路段測試的能力。 目前還有幾十輛處在開發流程中。

阿裡自動駕駛選取的技術路線為L4, 即全自動駕駛, 即行駛由機器主導, 在絕大多數場景下, 都不需要人干預。 阿裡的路測車輛改裝自林肯MKZ, 百度、英偉達和多家創業公司的自動駕駛系統均採用該款車改裝佈署。

同時, 自動駕駛團隊隸屬于阿裡人工智慧實驗室, 由阿裡人工智慧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王剛負責。 王剛於2017年3月加入阿裡, 此前在南洋理工大學任教, 當時便研發過輔助駕駛系統, 並順利商業化。

就在阿裡的無人車曝光處於一片火熱之中的時候, 百度方面又宣佈有了新動作。 無人駕駛汽車研發商智行者宣佈完成B1輪融資, 此次融資由百度領投, 順為資本、京東金融繼續跟投。

本輪融資後, 智行者將繼續聚焦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及其商業化應用, 加速無人駕駛技術的落地。

百度自己本身就做無人駕駛, 此次又作為領頭方投資無人駕駛汽車研發公司, 不得不說, 與阿裡無人車路測曝光於同一天可能是趕巧,

但是說起來實質上還是為了想要在這一領域取得優先的話語權。

據瞭解, 智行者成立于2015年, 是一家深耕無人駕駛汽車領域, 聚焦無人駕駛汽車“大腦”的公司。 成立3年以來, 智行者已研發無人配送物流車、無人駕駛環衛車、無人駕駛乘用車等多種產品, 擁有近20項技術專利, 並為多家車廠提供自動駕駛智慧汽車整體解決方案, 成為國內提供自動駕駛系統解決方案最多的公司。

而該公司去年與百度Apollo自動駕駛開放平臺合作研發的無人駕駛掃路機“蝸小白”就已正式上崗, 智行者的這款掃路機通過採用百度Apollo 平臺的高精地圖及定位技術, 實現了自動循跡、自主避障、自主作業等功能, 改善了環衛工人“超負荷、高風險、無假期”等問題。

不過, 針對A輪、B1輪融資都引入京東系、百度等巨頭的戰略投資, 是否會在今後發展道路上缺少獨立空間的問題, 智行者表示, “引進戰投方一定是從企業自身發展的戰略方向去考量的。 很多成功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都引入過戰投方, 而最終的結果還是要取決於企業的自身的格局、方向和執行力。

BAT三家中的騰訊自2017年11月首次被披露進軍自動駕駛領域後, 就很少有相關動態的公佈了。 而對於其發展, 最直觀的莫過於其自動駕駛團隊每月都在擴充人員, 比如截止到今年4月騰訊自動駕駛相關職位空缺數達28人。

與去年年末相比,當時的騰訊自動駕駛實驗室人員規模在50人左右,組織架構基本搭建完成。今年騰訊希望完成2-3倍的規模擴張,年內能發佈首款產品。另外,還有小道消息說,騰訊自動駕駛還新增了T5層級的工程師。

不過這些僅僅是人員或者技術上的一些動態,至於產品落地,暫時還沒有什麼消息,或許騰訊還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卻不想半路又出來一個阿裡,想要再分一杯羹。

不得不說,無人駕駛這個大蛋糕,現在是越發的引人注意,不管是初創公司還是科技巨頭,都企圖從中獲得一部分利益,但是在一個競爭激烈的領域,能取得成功的想必都是有雄厚的資金實力,技術支持以及眾多的合作夥伴的企業。BAT中,不管是百度還是騰訊都先于阿裡,所以對於阿裡的無人車未來,我們還要保持一個客觀地態度,或許,從現在的情況看,沒有特別的理想。不知道未來能夠後來居上,搖身一變成為領頭羊。

與去年年末相比,當時的騰訊自動駕駛實驗室人員規模在50人左右,組織架構基本搭建完成。今年騰訊希望完成2-3倍的規模擴張,年內能發佈首款產品。另外,還有小道消息說,騰訊自動駕駛還新增了T5層級的工程師。

不過這些僅僅是人員或者技術上的一些動態,至於產品落地,暫時還沒有什麼消息,或許騰訊還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卻不想半路又出來一個阿裡,想要再分一杯羹。

不得不說,無人駕駛這個大蛋糕,現在是越發的引人注意,不管是初創公司還是科技巨頭,都企圖從中獲得一部分利益,但是在一個競爭激烈的領域,能取得成功的想必都是有雄厚的資金實力,技術支持以及眾多的合作夥伴的企業。BAT中,不管是百度還是騰訊都先于阿裡,所以對於阿裡的無人車未來,我們還要保持一個客觀地態度,或許,從現在的情況看,沒有特別的理想。不知道未來能夠後來居上,搖身一變成為領頭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