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為國創業為民造福| 魏橋創業嘉嘉家紡讓務農婦女開心把錢掙

四月裡, 氣溫乍暖還寒。 在鄒平縣九戶鎮張重良村, 李春榮家那不大的小廠房內, 卻是一片熱火朝天。

整齊分佈的縫紉機前, 幾名婦女正在緊張地忙活著, 隨著有節奏的噠噠聲, 一件件產品從指間被送入跳躍的機針下, 迅速滑過之後, 一溜均勻的針腳便落在兩片布面上, 將其完美地縫合在了一起。

機臺上正在生產的是魏橋創業集團嘉嘉家紡的枕套半成品。 此批訂單共計32000件, 預計20天可以完成交貨。

李春榮加工點的工人都是本村或鄰村的務農婦女, 年齡在40到50歲之間。

“給嘉嘉家紡幹活幾年了, 我就看重廠裡對我的那份信任和尊重。

廠裡的領導也好, 去提貨送貨的時候, 生產廠長或是銷售科長, 都安排人員幫忙。 ”廠房負責人李春榮樂呵呵地說。

“從不拖欠貨款, 所以大家也都願意幹, 這些工人有的都幹了好幾年了。 ”說到工資收入, 李春榮也很欣慰:“每人年收入得有近兩萬元吧。 最高的時候有的工人月工資能拿到3000多。 ”

原來, 早在9年前, 李春榮的加工廠便已開始了運轉, 但由於生產量小, 技術水準有限, 僅靠自身實力接不到很多訂單, 設備閒置。 自從有了嘉嘉家紡的支持, 李春榮家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 近年來, 許多的鄉村婦女漸漸脫離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躬耕勞作, 勤勞吃苦的她們急需尋求一種新的勞動方式,

來實現自身價值。

面對這一需求, 嘉嘉家紡積極拓寬思路, 將目光放眼鄉村的剩餘勞動力。 通過到各鄉鎮實地調研, 積極聯繫各村鎮小加工廠, 考察加工廠的設備、人力等情況, 確立加工點, 將超出生產能力的訂單通過尋求合作的方式, 以外加工的形式交給鄉鎮的加工廠, 既滿足客戶的需求, 同時又給村民帶去了經濟效益。 通過這種方式, 很多加工廠的閒置設備、農村閒散勞動力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張蘭霞今年52歲, 已在李春榮的工廠幹了兩個年頭。 兩年間, 每月可觀的收入讓這個普通的農村婦女, 嘗到了切切實實的甜頭。

“有這麼個廠子挺好的, 一個月收入2000來塊, 也不耽誤接送孩子上學, 幹完家務就來幹活掙錢,

可方便了。 ”張蘭霞說話快言快語, 直爽俐落。 “七八畝地忙活一年, 就種一季棒子一季麥子, 都不夠一年的開銷。 有了這份工作, 過年買點新衣服, 給孫子買點好吃的, 手裡可就寬鬆多了。 ”

坐在張蘭霞一旁忙活的另一位大姐也接上話說:“姐妹們湊在一起, 說說笑笑的, 掙了錢, 心情也好啊。 ”這話語頓時引起了一陣爽朗的笑聲。

嘉嘉家紡秉承集團公司“為國創業, 為民造福”的核心價值觀, 始終把帶動經濟發展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發展動力, 從農村婦女的實際需求出發, 拓展她們的就業管道, 為農村婦女就業提供最好的服務。 現在, 嘉嘉家紡合作的加工廠以鄒平為中心, 向周邊村輻射, 帶動了新民、明集、九戶、檯子、碼頭、焦橋、西董等多個鄉鎮街道的加工點。

不僅如此, 嘉嘉家紡還在此基礎上, 繼續向外延伸到聊城、萊蕪等地, 推動了多地鄉村的發展。 現已外放800余萬件訂單。

為了提高生產效率, 保證產品品質, 嘉嘉家紡針對各個地方的加工設備、技術等, 專門安排人員提供技術指導, 跟蹤產品品質, 並負責生產後的一些服務, 既保證了訂單的品質, 也給他們傳授了先進的技術和有效的經驗, 為各個加工廠今後的自主發展打下了基礎。

今年, 嘉嘉家紡將繼續與加工點、加工業戶對接, 為他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根據各加工廠的實際情況, 更有針對性地為各加工廠增加訂單, 更大程度解決農村閒置勞動力的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