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跪地手術半小時 急救大出血病人

曾醫生跪地為病人做手術。 吳德慶攝

4月14日, 一張醫生在病床邊跪著做手術的圖片, 從同學群“紅”到了廣東省人民醫院工作群, 圖片中跪地施術的正是廣東省醫普外科主任醫師曾穗德, 歷時近30分鐘, 成功搶救一名因大量血便陷入休克的病人。

“大醫厚德, 這一跪, 無關謙卑, 只關存亡!這一跪!是對生命無條件的敬畏和熱愛!是人文點亮醫學路上的航燈!”曾穗德的同事如是說。

“現在想起來, ‘師傅’(指曾穗德)跪地做手術, 真的是無奈之舉。 ”省醫普外科醫生吳德慶說。 他清楚地記得, 那天他與曾穗德醫生一同值班,

自己是值二線, 曾醫生是三線, 接到通知, 兩人一起來到急診科時, 看到這名病人滿臉蒼白, 接近休克昏迷。 瞭解後才知道, 病人約一周前在外院做了痔瘡手術, 卻一直有血便, 持續出血一周後的當天, 出血突然大增, 在家足足血便了兩馬桶的量, 才趕緊就醫, 來的路上, 出血把兩大片成人尿片都浸透了。

病人的狀況不好!兩名醫生一邊為其輸液, 一邊進行肛窺等檢查出血點。 很快, 直腸處的出血點找到了, 但普外病床全滿, 怎麼辦?曾醫生決定, 不等普外科手術室了, 就地做手術!兩人就在急診科手術室開始施救。 曾醫生主針, 吳醫生在旁扶正病人、遞送器械等協助, 為了更好地暴露手術視野, 吳醫生還得拿手機幫打著強光,

而曾醫生則二話沒說, 因應病床高度、病人側臥手術體位, 兩腿跪了下來, 雙手縫紮操作, 檢查、簡單麻醉、吸出血塊、縫紮手術……這一跪就是將近30分鐘。

手術過程中, 吳醫生實在覺得“師傅”太辛苦了, 特地找了一張床單, 折了幾折, 幫他墊一下雙膝, “這張照片就是那時心裡一動, 用手機拍下來的。 ”吳德慶說。 他特別記得, 縫紮好, 止住血, “師傅”說了句:“搶救中不覺得,搶救完感覺膝關節快斷了!”吳德慶說, 當時心裡挺辛酸的, 畢竟“師傅”已經是50多歲的人了, 跪地手術太難了。

“跪地手術圖”紅了 醫生卻說“不記得”

吳德慶說, 這事發生在兩個月前, 那名病人術後止了血, 觀察好幾天出院, 而“跪地手術圖”, 一直靜靜“躺”在吳德慶的手機裡。 據瞭解, 病人和家屬都很理解與清楚治療過程。

直到4月14日, 吳德慶在微信同學群裡看到大家都在轉一條“最美醫生九個瞬間”的消息, 有在手術室打著吊針做手術的醫生, 也有省醫背著小病患工作的“奶爸”同事, 吳德慶突然想到, 自己這裡還有一張“最美瞬間”照片呢, 於是他順手從手機裡調出“跪地手術圖”, 發上了同學群。

吳醫生隨即關了手機, 進了考場, 當天, 他要考高級職稱試。 讓他沒想到的是, 一出考場, 才知道自己“扔了顆炸彈”, 圖片從同學群轉到了省醫工作群, 同事們紛紛點贊之餘, 也接力曬手術操作體式, 比如省醫心外科賀子劍醫生說:“沒辦法,由於受限於升降床的高度,有時候在緊急和搶救生命的情況下,為了與時間賽跑,主刀(醫生)全程躬著背連體外迴圈下搭橋手術都做過。

畢竟圖中人是“師傅”, 吳德慶趕緊跟曾醫生聯繫, 為未經同意發圖道歉, 也擔心給“師傅”招來麻煩。 沒想到的是, 曾醫生卻說“自己都不記得了”, 也並未責怪吳德慶自作主張, 只輕輕說了句“哈哈, 挺熱鬧”。

跪地有沒有必要 實際情況說了算

在此事件中, 真的有必要跪地施救嗎?

對此, 吳德慶醫生解釋, 這真的是一個無奈之舉, 也是一個病情緊急、設備狀況的特例, 必要不必要, 最終是實際情況說了算的。

他介紹, 當時檢查明確是直腸出血, 也檢查到了出血點, 正常而言是收治入院, 開手術通知單, 約手術室, 做麻醉等術前準備等等, 在普外科手術室, 有良好的手術照明、有肛腸手術特殊的擺截石位手術床、有硬膜外麻醉等、有完整肛腸手術團隊等,

當然更好的, 起碼手術床充分暴露術野, 高度也合適, 就不用跪著做手術, 對於縫紮的轉針操作也容易些。

可問題是, 當時病床爆滿, 收治不進普外病房, 就算跳過這些, 約普外手術室也得幾小時後了, 另一邊卻是病人還在一直出血, 迫近休克狀態, 急需快速縫合止血, 根本等不了這麼久。

這真的不關醫療設備配置的事——吳德慶指出, 肛腸出血從急診入院, 需要緊急手術的, 可能一年不到一兩例, 省醫又不是專科肛腸醫院, 急診沒有配置肛腸手術所需要的特定手術床, “跪地手術”最是正常不過了。

只要病情需要、病患需要, 醫生從不考慮“辛苦問題”, 哪怕“跪地做手術”。 吳德慶說,因為在醫生眼裡,姿勢美不美不重要,能幫到病人能拯救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吳德慶說,因為在醫生眼裡,姿勢美不美不重要,能幫到病人能拯救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