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古藺:小小水果做出大文章 特色產業呼之欲出

2月7日, 一輛載滿10噸新鮮甜橙的貨運汽車從古藺縣駛出。 這些甜橙, 將作為古藺縣首批出口加拿大的水果, “登”上飛機“走”出國門……

僅僅一個月。 3月14日, 古藺馬蹄甜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先華接到“越洋電話”, 電話那頭語氣激動:“還有貨沒有?折合人民幣30元/斤都供不應求!”

這種賣出“天價”的甜橙, 擁有“中華名果”的稱號。 它的起源地, 在位於距離古藺縣城約60公里的馬蹄鎮、一個名叫“王家寨”的小村落。

從前, 由於貧窮落後, 生活在王家寨的人一心只想走出去。 如今每年全國各地來此的商人、遊客絡繹不絕, 而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 就是帶走這種“金黃色”的果實。

又窮又小的偏遠村落, 是如何種出這顆“中華名果”改變命運的?筆者深入當地進行走訪。

全村90%人口曾無法溫飽

“缺水, 無田, 山陡, 土薄!”問起這裡的情況, 今年79歲、在當地幹了20餘年村主任的張勝才用8個字進行了“總結”。

由此, 也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種不了水稻, 生活在這裡的人, 一年甚至吃不上兩頓白米飯;玉米、紅苕可以種, 但產量低也賣不起價錢, 自給自足都是妄想……

“從前, 住在王家寨的100餘人, 90%都要餓肚子!”張勝才一邊回憶一邊說。

看到張勝才陷入沉思, 正在他家做客的王家寨村民李先剛遞給張勝才一支香煙, 同時自己也點了一支含在嘴裡, 笑著告訴記者:“反正那時候, 地裡出啥我們就吃啥, 吃都不夠吃, 存錢更是‘扯把子’, 哪個想得到會過上今天這種日子噢!”

張勝才家, 如今就住在王家寨甜橙種植基地之中, 是一棟四層小樓。 走出家門, 穿過寬闊的橙香廣場, 一片片茂密的甜橙林盡收眼底……

窮山坡種出“中華名果”

“金果實”滿村莊 人均收入過萬元

赤水河邊, 王家寨命運的轉折, 還要從河對岸說起。

2000年, 一河之隔。 望著對岸貴州省的人們在同樣的陡坡上遍地種起甜橙, 王家寨人坐不住了……

李先華的父親李明登是第一批種植戶。 那時候, 對比當地3角/斤的玉米價格, 河對岸賣得起1元/斤的甜橙是個“稀奇貨”!“找關係, 死皮賴臉, 天天就想著去對面弄苗子回來種!”李先華回憶起父親生前對甜橙的執著。

產業是脫貧致富的根本。 同樣的土壤條件和氣候特徵, 對岸產出的優質甜橙, 也讓市、縣、鄉(鎮)各級黨委政府看在眼裡。 很快, 免費提供甜橙苗的政策來了, 當地發出了廣種甜橙的號召, 可是, 當地大部分群眾卻並不買帳……

“甜橙要3年才掛果, 土地種了甜橙, 這3年我們吃什麼?”“就算種好收穫了,

賣不出去咋辦?”當時, 質疑聲一浪高過一浪。

逐個解決群眾疑問, 當地黨委政府鼓勵村民們騰出自家土地中的一小部分進行試種;同時, 將村幹部、村裡的土地大戶帶到對岸觀摩學習, 切身感受甜橙帶來的實際效益。 慢慢地, 王家寨有了甜橙林, 群眾中有了贊同聲……

擴大規模, 推動產業化;提升品質, 做出大品牌。 2007年, 作為王家寨的種植大戶, 李先華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下, 率先成立了“馬蹄甜橙專業合作社”。 採用“專合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 專合社統一為會員們提供甜橙秧苗和技術培訓, 甜橙掛果後確保收購解決農戶銷路。 看著專合社的種植戶賺錢, 其他人的顧慮逐步打消了, 紛紛申請加入專合社。

功夫不負有心人。 成立專合社的第二年, “藺州•馬蹄”甜橙商標就成功註冊;經過10餘年的精心打造, 2012年, 馬蹄甜橙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評為“中華名果”。

小小的王家寨, 帶動了當地的發展。 甜橙林, 也逐步從起源地王家寨, 擴散到馬嶺村, 並推向了整個馬蹄鎮。 隨著“馬蹄甜橙”產業不斷做大做強, 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項目先後被爭取、落地, “一顆小水果”終讓一個大村莊舊貌換新顏。

值得一提的是, 瞄準鄉村旅遊的巨大市場, 馬蹄鎮還於2014年舉辦了首屆甜橙採摘節。 截至目前, 該節事活動已連續舉辦四屆, 成為全市乃至全省的特色旅遊品牌。 以節為媒, 馬蹄甜橙名揚中外。

大品牌催生大產業, 大產業推動大發展。 筆者瞭解到, 2017年, 古藺縣馬蹄鎮甜橙種植面積達3.6萬畝, 投產2.1萬畝,產量5500萬斤,產值達1.2億元。王家寨所在的馬嶺村,全村900餘戶中有近800戶參與甜橙種植,並依靠甜橙實現了全村人均收入過萬元。

小水果做出大文章

“四大百里農業特色產業”呼之欲出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要振興,農民要富裕,產業是支撐。

馬蹄甜橙只是古藺縣以產業興旺助推鄉村振興的樣本之一。近年來,古藺縣圍繞“生態畜牧、山地烤煙、優質果蔬茶、道地中藥材”四大產業定位發展農業特色產業,提出打造甜橙、獼猴桃、肉牛、丫杈豬“四大百里農業特色產業”,為脫貧攻堅提供主引擎,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支撐。

今年1月,古藺縣護家鎮生態迴圈農業綜合體建成投用,並先後對進口的500頭純種紐西蘭安格斯基礎母牛進行交接。隨著該生態迴圈農業綜合體的的建成投用,古藺百億肉牛產業發展被注入強勁動力。

筆者瞭解到,該項目總投資1億元,建設1個存欄1000頭的智慧管理育肥場、1個存欄牛2000頭的標準化肉牛育肥場、1個存欄500頭安格斯基礎母牛良種繁育場、50個存欄20-50頭肉牛的北歐體態優質肉牛生態養殖家庭牧場、10000畝優質牧草草場、1個2萬噸牛糞有機肥加工廠,將帶動護家鎮1000貧困戶養殖安格斯良種母牛3000頭實現增收。

百億肉牛產業邁出實質步伐,甜橙特色品牌叩開出口大門,獼猴桃、脆紅李、趕黃草、建新茶等一批特色農業產業提質增效。僅去年,古藺縣就發展農民專合社121家、家庭農場75家,年出欄生豬50萬頭。全縣甜橙、獼猴桃、脆紅李等名優水果面積達11萬畝,預計到2020年,全縣可實現年存欄肉牛40萬頭、出欄15萬頭、屠宰加工銷售20萬頭,產值突破100億元,帶動3萬以上貧困戶增收致富。

2018年,古藺縣還將集中精力打好產業發展攻堅戰,強勢推進農業產業突破發展,全力助推“四大百里農業特色產業”逐步落地見效,打響藺州農業品牌,切實推動古藺農業在鄉村振興歷程中,從解決“吃”到實現“富”的根本轉變。

朱茂 康寧

文章關鍵字: 甜橙 王家寨 張勝才 編輯:劉健

投產2.1萬畝,產量5500萬斤,產值達1.2億元。王家寨所在的馬嶺村,全村900餘戶中有近800戶參與甜橙種植,並依靠甜橙實現了全村人均收入過萬元。

小水果做出大文章

“四大百里農業特色產業”呼之欲出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要振興,農民要富裕,產業是支撐。

馬蹄甜橙只是古藺縣以產業興旺助推鄉村振興的樣本之一。近年來,古藺縣圍繞“生態畜牧、山地烤煙、優質果蔬茶、道地中藥材”四大產業定位發展農業特色產業,提出打造甜橙、獼猴桃、肉牛、丫杈豬“四大百里農業特色產業”,為脫貧攻堅提供主引擎,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支撐。

今年1月,古藺縣護家鎮生態迴圈農業綜合體建成投用,並先後對進口的500頭純種紐西蘭安格斯基礎母牛進行交接。隨著該生態迴圈農業綜合體的的建成投用,古藺百億肉牛產業發展被注入強勁動力。

筆者瞭解到,該項目總投資1億元,建設1個存欄1000頭的智慧管理育肥場、1個存欄牛2000頭的標準化肉牛育肥場、1個存欄500頭安格斯基礎母牛良種繁育場、50個存欄20-50頭肉牛的北歐體態優質肉牛生態養殖家庭牧場、10000畝優質牧草草場、1個2萬噸牛糞有機肥加工廠,將帶動護家鎮1000貧困戶養殖安格斯良種母牛3000頭實現增收。

百億肉牛產業邁出實質步伐,甜橙特色品牌叩開出口大門,獼猴桃、脆紅李、趕黃草、建新茶等一批特色農業產業提質增效。僅去年,古藺縣就發展農民專合社121家、家庭農場75家,年出欄生豬50萬頭。全縣甜橙、獼猴桃、脆紅李等名優水果面積達11萬畝,預計到2020年,全縣可實現年存欄肉牛40萬頭、出欄15萬頭、屠宰加工銷售20萬頭,產值突破100億元,帶動3萬以上貧困戶增收致富。

2018年,古藺縣還將集中精力打好產業發展攻堅戰,強勢推進農業產業突破發展,全力助推“四大百里農業特色產業”逐步落地見效,打響藺州農業品牌,切實推動古藺農業在鄉村振興歷程中,從解決“吃”到實現“富”的根本轉變。

朱茂 康寧

文章關鍵字: 甜橙 王家寨 張勝才 編輯:劉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