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期兩月的英國教師罷工終結束,留學生們在這場運動中經歷了什麼

編輯整理|李鈺

內容部分來源|歐時大參、英國留學腐島營

2018年2月開始, 英國爆發了高等教育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罷工。

留學君也曾對該情況做過報導, 現在究竟是什麼情況呢?

在這次罷工當中, 全英65所大學超過4.2萬名教職工拒絕上班, 其中包括牛津、劍橋大學和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等頂尖高校。

罷工影響逾100萬學生, 其中包括17萬中國留學生, 共導致約57.5萬個課時的損失。

2月22日和2月23日,

罷工兩天。

61%的學生表示支持罷工, 50%的人指責資方導致罷工, 只有2%的受訪者認為教師應該承擔全部責任。

2月26日, 27日、28日, 61所大學教職工罷工3天。

罷工的決定在開始宣佈的時候, UUK方面就緊急同UCU展開了談判。

之後也陸陸續續一直在撕……

不過每次結果跟預想中的一樣,

雙方意見沒有取得一致, 所以罷課活動繼續。

3月5日, 3月6日, 3月7日, 3月8日, 罷工4天。

有一些大學正在考慮把沒有支付給罷工老師的錢補償給學生, 以減少罷工給學生帶來的影響。

談判雙方依舊僵持, 繼續罷工……

3月12日到16日, 5天。

英國大學聯盟和英國大學教師工會仍在政府的斡旋下, 進行著斷斷續續的談判。

3月中旬, UCU在官網上公佈了一份協議。

該協議主要是對“退休金計畫”提出相應的修改建議。 具體內容包括:雙方同意共同處理過渡性福利的安排,過渡安排將於2019年4月1日生效,為期3年。

要實現這個臨時解決方案,雇主的投入從18%提高至19.3%,雇員的投入從8%上升至8.7%;而3年後真正的退休金計畫會變成什麼樣,目前他們也沒有新的決策,只是承諾會儘快進行討論。

但是該提議被工會大學代表拒絕,並警告說,經過數周的罷工和收入損失之後,“完全不能接受這樣屈辱的協定”。

因此罷工行動持續進行。

3月23日,在老師否決UUK與UCU達成的初步協議之後,雙方進入了新一輪談判。

英國大學校方(UUK)已給出校方的新提案——保持現有養老金水準,以期結束罷工。

然而,由於協議僅把改革拖到2020年決定,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

各大學的教職工否決了這份協議。

4月13日,UUK給出了新提案。

由UUK和UCU協商組成“專家小組”;

“專家小組”負責評估養老金的變革,養老金計畫的改變須符合UUK與UCU雙方的要求;

專家小組審議期間,至少到2019年4月之前,養老金計畫保持現狀。

UCU成員同意了新提案,決定暫停持續夏季考試的罷工。

至此,歷經了兩個多月的,最大規模英國大學老師罷工潮,終於畫上了句號。

學生辦公室 ,英格蘭的大學監管機構已經告知了各個大學要求他們向學生解釋罷工所帶來的的影響以及如何處理相關的學業中斷干擾等情況。

大學生們的學費還能退麼1月底罷工的消息一出,引起很多高校學生的不滿,並呼籲學校為學費的損失報銷。多所高校學生聯名呼籲學校對於教師罷工影響的學時進行補償,牛津、劍橋、UCL、帝國理工、愛丁堡、謝菲爾德、約克大學等都在其列。還有很多國際學生髮帖,號召小夥伴們簽請願書,讓高校在罷課期間給予大家賠償。

2月底大學部長Sam Gyimah還曾發言表示大學應該退還學生因罷工而損失的費用。

而緊接著在3月初,BBC等多家媒體確認明確不退學費的高校有:威爾士大學以及北愛的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

而根據3月14日,UUK和UCU要達成的協議內容,講師們將重新安排因罷工而中斷的課程,以減少對學生的損失。除此之外,協議中沒有再提及和學生以及退學費有關的內容。

罷工期間學生們的學業是否受到影響?

停課其實並不意味著教學完全停止。 從教學秩序講,之所以這次14天的罷工以每週累進的方式進行,從某種程度上也是對教學衝擊的緩和。比如我給本科和碩士生上的兩門課,除了最後一周完全停課之外,因講課、課堂討論和答疑時間不同,罷工的前三周會有部分教學活動繼續,如果學生有問題依然可以找我輔導。全面罷工結束之後,有些大學還有2至3周的正常教學。雖然在“軟罷工”期間,老師們原則上不補課,但據我瞭解不同學校的老師都採取了一些措施輔助學生自學,而且完全恢復了答疑時間。

但從另一層面上講,對罷工的不同反應也映射出學生對大學教育的不同理解。比如就我的感受而言,雖然罷工後要求一對一輔導的學生數量增多了,但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那些憋足心勁想考好成績的學生往往積極聯繫老師。對於有些學生來說,老師罷工則是他們乾脆連最後三周正常上課也放棄不來的最好藉口。類似的觀點分歧在工會組織的學生和老師的見面會上也出現了,有的學生認為正常教學的紊亂是對他們學業的“致命打擊”,也有學生支持老師罷工,並且體諒老師做出的彌補措施。

《留學》記者採訪了一位元在英國謝菲爾德大學讀書的同學,她向《留學》記者如是說:“罷工對我的影響不是很大,這邊學習本來就基本靠自學,只是覺得不公平,浪費了學費,因為學費確實很貴,我們覺得可以自己蹺課但不能被別人強制停課,而且還不清楚有沒有下一輪罷工,有的話可能對畢業會有影響。”

具體內容包括:雙方同意共同處理過渡性福利的安排,過渡安排將於2019年4月1日生效,為期3年。

要實現這個臨時解決方案,雇主的投入從18%提高至19.3%,雇員的投入從8%上升至8.7%;而3年後真正的退休金計畫會變成什麼樣,目前他們也沒有新的決策,只是承諾會儘快進行討論。

但是該提議被工會大學代表拒絕,並警告說,經過數周的罷工和收入損失之後,“完全不能接受這樣屈辱的協定”。

因此罷工行動持續進行。

3月23日,在老師否決UUK與UCU達成的初步協議之後,雙方進入了新一輪談判。

英國大學校方(UUK)已給出校方的新提案——保持現有養老金水準,以期結束罷工。

然而,由於協議僅把改革拖到2020年決定,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

各大學的教職工否決了這份協議。

4月13日,UUK給出了新提案。

由UUK和UCU協商組成“專家小組”;

“專家小組”負責評估養老金的變革,養老金計畫的改變須符合UUK與UCU雙方的要求;

專家小組審議期間,至少到2019年4月之前,養老金計畫保持現狀。

UCU成員同意了新提案,決定暫停持續夏季考試的罷工。

至此,歷經了兩個多月的,最大規模英國大學老師罷工潮,終於畫上了句號。

學生辦公室 ,英格蘭的大學監管機構已經告知了各個大學要求他們向學生解釋罷工所帶來的的影響以及如何處理相關的學業中斷干擾等情況。

大學生們的學費還能退麼1月底罷工的消息一出,引起很多高校學生的不滿,並呼籲學校為學費的損失報銷。多所高校學生聯名呼籲學校對於教師罷工影響的學時進行補償,牛津、劍橋、UCL、帝國理工、愛丁堡、謝菲爾德、約克大學等都在其列。還有很多國際學生髮帖,號召小夥伴們簽請願書,讓高校在罷課期間給予大家賠償。

2月底大學部長Sam Gyimah還曾發言表示大學應該退還學生因罷工而損失的費用。

而緊接著在3月初,BBC等多家媒體確認明確不退學費的高校有:威爾士大學以及北愛的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

而根據3月14日,UUK和UCU要達成的協議內容,講師們將重新安排因罷工而中斷的課程,以減少對學生的損失。除此之外,協議中沒有再提及和學生以及退學費有關的內容。

罷工期間學生們的學業是否受到影響?

停課其實並不意味著教學完全停止。 從教學秩序講,之所以這次14天的罷工以每週累進的方式進行,從某種程度上也是對教學衝擊的緩和。比如我給本科和碩士生上的兩門課,除了最後一周完全停課之外,因講課、課堂討論和答疑時間不同,罷工的前三周會有部分教學活動繼續,如果學生有問題依然可以找我輔導。全面罷工結束之後,有些大學還有2至3周的正常教學。雖然在“軟罷工”期間,老師們原則上不補課,但據我瞭解不同學校的老師都採取了一些措施輔助學生自學,而且完全恢復了答疑時間。

但從另一層面上講,對罷工的不同反應也映射出學生對大學教育的不同理解。比如就我的感受而言,雖然罷工後要求一對一輔導的學生數量增多了,但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那些憋足心勁想考好成績的學生往往積極聯繫老師。對於有些學生來說,老師罷工則是他們乾脆連最後三周正常上課也放棄不來的最好藉口。類似的觀點分歧在工會組織的學生和老師的見面會上也出現了,有的學生認為正常教學的紊亂是對他們學業的“致命打擊”,也有學生支持老師罷工,並且體諒老師做出的彌補措施。

《留學》記者採訪了一位元在英國謝菲爾德大學讀書的同學,她向《留學》記者如是說:“罷工對我的影響不是很大,這邊學習本來就基本靠自學,只是覺得不公平,浪費了學費,因為學費確實很貴,我們覺得可以自己蹺課但不能被別人強制停課,而且還不清楚有沒有下一輪罷工,有的話可能對畢業會有影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