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高血壓患者莫隨意進補

廣州日報訊 人參、鹿茸……藥店裡最搶眼的海報和陳列品, 大多都與補藥有關。 上了年紀的朋友相聚談起養生, 談的也往往是“吃什麼能補補身”。 不少人都想方設法地進補, 可是, 真的人人都需要、適合進補嗎?

目前, 我國有大約兩億高血壓患者。 美國心臟學會的新版美國高血壓指南把高血壓標準降低了10毫米汞柱, 也就是超過130/80的即為高血壓。 目前國內尚未接納此標準, 但假如按此標準, 國內高血壓患者或達5億。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科副教授、醫學博士彭銳指出, 這一大類的高血壓人群,

大部分都不適合服用補益類的中藥。

同時, 他還留意到, 近期到醫院就診的高血壓患者增加, 分析原因, 與近期兩大因素有關。

高血壓患者多不適合進補

出門診的時候, 常有高血壓等患者問彭銳:“醫生, 你說我吃點什麼補一補好?”每到這個時候, 彭銳都會認真地告訴他們:你們的體質, 隨便補是要出問題的。

“高血壓患者的證型多數是陰虛火旺、肝腎陰虛、肝陽上亢類型, 吃人參、黨參、鹿茸、黃芪等補益氣血的中藥材‘進補’, 不但對病情無益, 反而是火上澆油, 可能誘發血壓上升甚至心腦血管意外。 ”彭銳說, 中醫裡有補氣作用的食物、藥材, 多數都有升壓效果。 而實際上, 高血壓患者本身很少屬於氣虛、陽虛型。 對於本身就已肥胖、高血壓的患者來說,

“用‘補’法還不如用‘瀉’。 ”

一般來說, 天麻、女貞子、旱蓮草等滋養肝腎的中藥材, 比較適合高血壓患者調養身體。 高血壓患者在春季可以服用天麻燉魚頭湯、土茯苓燉甲魚湯等, 注意不要太鹹。 但他建議, 最好還是諮詢中醫師, 根據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來選擇。

近期高血壓患者血壓波動大

彭銳介紹, 最近一個多月, 到醫院心血管科就診的高血壓患者持續處於高位。 他分析, 這與兩個因素的疊加效應有關。

一是前一段時間春節期間, 不少人飲食起居生活節律失常, 這對高血壓患者來說危害尤其大。 “之前我們提到‘進補’, 其實高血壓患者最好的‘進補’方法, 就是管住嘴、邁開腿, 同時心理上給自己減壓。 ”他指出, 研究顯示,

每週4次4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 長期, 血壓可以降低10~20毫米汞柱——要注意的是, 一旦停止運動一周以上, 血壓又會恢復到之前水準甚至更高。

另一方面, 現在很多的人, 尤其是年輕的高血壓患者, 都是在長期的慢性應激狀況下產生的, 因此要為自己做好心理調適。

規律服用降壓藥也是血壓控制的一個關鍵。 “有的高血壓患者, 對待吃藥這件事比較隨意, 來到就跟醫生說:‘醫生, 幫我開點藥把血壓降下來。 ’但實際上吃降壓藥的目的, 不是為了單純地把血壓降下來, 而是為了預防五年、十年以後中風、心肌梗死等心血管意外事件。 ”彭銳說。 目前有五大類降壓藥, 每一類都有不同的適應人群, 需要和醫生詳細溝通其他合併症、生活作息等情況。

比如, 合併痛風的患者不適合用利尿劑, 腎動脈狹窄患者不適合用ARB(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或ACEI(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某些降壓藥物合用可以減少副作用增加療效, 如CCB(鈣離子拮抗劑)+ARB(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CCB(鈣離子拮抗劑)+利尿劑等。 通常人的血壓在清晨最高, 所以往往是在清晨服用降壓藥, 對於上夜班、作息黑白顛倒的高血壓患者來說, 血壓峰值可能在傍晚才出現, 這就需要監測24小時血壓, 並且由醫生判斷服藥時機。

天氣冷暖不定血管壓力“山大”

而造成最近高血壓患者就診增加的另一個因素, 與春季寒溫不定的天氣有關。 彭銳說, 人體的血管也遵循“熱脹冷縮”的原理 , 當氣溫下降, 周圍血管收縮,

增加了血流的阻力, 血壓也隨之上升。 因此冬季和夏季, 同一個人的血壓可能會相差20毫米汞柱, 而目前廣州晝夜溫差較大, 老年人血管彈性功能下降, 也容易產生較大血壓波動。

彭銳建議, 高血壓患者近期應該密切監測血壓, 如有不適及時就醫。

隨著天氣回暖, 病毒也再度活躍。 彭銳提醒, 高血壓患者要特別注意預防流感, “感染流感後, 血壓升高、心率加快, 心臟負荷增加, 有可能加重基礎病。 而且, 病毒感染還可能合併細菌感染, 靠老人自身免疫力很難抵抗。 ”感冒後服用中藥, 要注意區分感冒症狀是寒象還是熱象, 如果是畏寒怕冷、流清鼻涕等寒象表現, 可以服用些溫性的中草藥, 而不適合服用維C銀翹片等清熱解毒類感冒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