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金參考|博鼇歸來看開放大潮:中國與逆全球化思潮角力

博鼇亞洲論壇年會剛結束, 中國最年輕的省海南又迎來了30歲的生日。 博鼇從小漁村發展到舉世矚目的世界級交流平臺;海南作為中國的改革開放試驗田獲黨中央支援全島建設自貿試驗區, 探索推進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 今日之博鼇、之海南、之中國正是對外開放政策到底行不行得通, 好不好最有力的回答。

筆者在今年博鼇論壇上的最大感受是, 本屆參加論壇年會的嘉賓代表人數創下了歷史之最, 他們當中不少人是懷抱著疑問和焦慮來的, 表現出對全球化遭遇較之以往更強逆風的擔憂。

眼下, 全球化並非一帆風順, 特別是今年以來一些發達國家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行徑, 妄圖挑起貿易戰, 令全球化籠罩在陰霾之中。 在這個論壇上, 世界迫切想知道, 未來全球化將何去何從?

逆風飛翔, 中國給出了一份開放宣言, 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更大的力度謀劃和推進改革開放。 40年來, 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一以貫之, 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 從“製造大國”邁向“智造大國”。 中國主動作為, 打開門來搞建設, 自此“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 只會越開越大!”

博鼇論壇上, 中國又向外界宣佈了對外開放的新舉措: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 這些重大舉措“將儘快落地,

宜早不宜遲, 宜快不宜慢。 ”

逆風航行, 激流險灘, 經驗豐富的舵手讓大家更有信心。 論壇上, 世界感受到中國擴大對外開放, 捍衛多邊貿易體系的決心和力度。

“開放!開放!開放!這才是面向未來的最佳做法。 ”法國前總理拉法蘭連說了三遍“開放”來表達他對中國對外開放政策的高度認同。

世界貿易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羅伯特·庫普曼說, 習近平主席的話溫暖人心, 給了我們很多鼓舞, 中國將在全球化“下半場”發揮更積極作用。

在與會嘉賓眼中, 面對全球化雙刃劍, 曾經的擁躉者或裹足不前, 或內顧倒退, 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扛起了全球化的旗幟。 年會多個分論壇, 無論是未來的交通, 還是跨國公司投資新趨勢、讓人工智慧“落地”,

都需要有開放做保障, 沒有開放很多領域都是空談。

“世界好, 中國才能好;中國好, 世界才更好”, 中國始終謀求合作共贏, 對外開放政策不僅惠自身也利全球。 長期以來, 中國是世界經濟的動力源和穩定器, 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

過去5年, 中國進口總額居世界第二位。 預計未來5年, 中國將進口8萬億美元商品, 出境旅遊將達7億人次, 如此市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意義不難想像。 事實證明, 貿易順差從來不是中國追求的目標。 剛剛公佈的海關資料顯示, 一季度中國出口3.54萬億元, 增長7.4%;進口3.21萬億元, 增長11.7%;貿易順差3261.8億元, 收窄21.8%。

“改革開放這場中國的第二次革命, 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 也深刻影響了世界!”

逆風前行, 唯戮力同心、攜手向前。 逆全球化思潮與對外開放大潮角力, 經濟全球化才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 “太平洋足夠大, 完全容得下太平洋各國”, 各國應堅持走開放融通、互利共贏之路, 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加強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框架內合作, 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維護多邊貿易體制, 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釋放出更多地全球化紅利。

(以上言論系作者個人觀點, 不代表本網立場)

資料圖片:海南瓊海博鼇鎮東嶼島上的博鼇亞洲論壇永久會址。 (新華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