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游遼沈戰役紀念館有感

作者:麥芒姐姐

歷史的硝煙早已散盡, 我們在追思那一代人, 用生命打下的紅色江山……

三月九日, 當薄霧籠罩清晨的時候, 我們船舶服務車間全體女工,

乘車趕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錦州遼沈戰役紀念館。 一路上, 我們懷著無比激動和仰慕的心情談論著, 中巴車在就沈高速公路上飛馳著, 三個小時過去了, 我們順利地到達遼沈戰役紀念館。

走下車, 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幢巍峨雄偉、莊嚴肅穆的白色的建築物——“遼沈戰役紀念館”七個剛勁有力的大字,

仿佛正向人們講述著上個世紀那場偉大的解放戰爭。 三月, 乍曖還寒的季節, 和我們一起參觀的是來自部隊的官兵, 他們整齊有序的隊伍, 堅定有力的腳步, 神情莊重的目光, 我想也一定慰藉著為了新中國成立而壯烈犧牲的先烈們的英魂, 國為他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共和國的朗朗睛空, 依然有我們忠誠的衛士捍衛著。

走進正門廳, 我們看到牆壁上那張毛澤東主席的雕刻像, 在他那張堅毅的臉膛上, 一雙眼睛在凝視著。 從他那安詳的神態上, 我們完全可以讀出他老人家對這場戰役“運籌帷幄之中, 決勝千里之外”的自信。 向右拐展示的是戰爭中支前中的物品,

有笨重的大車、笸籮、簸箕、大石碾、特製的大飯盒、笨拙粗糙的牛皮鞋、老式縫紉機, 以及那些簡單的農工用具等。

沿著臺階而下, 我們來到烈士們遺像、遺物前。 先烈們的遺像懸掛在上方, 他們的目光堅定。 他們的遺物陳列在

玻璃箱內,

有記事用的筆和本, 有衝鋒陷陣用的各種槍支, 有隨身穿戴的衣帽、披蓋的毛氈。 每一件遺物都向你們講述著一個鮮活的故事。 他們甘願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 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為了締造一個嶄新的中國而浴血奮戰;他們用鮮血染紅的戰旗, 昭示著我們年輕的一代, 為了祖國的明天更美好, 一定要努力學習、努力工作。

沿著環形首, 我們最後來到模擬此次戰役的巨大圓形中央, 去感受戰火硝煙時的激烈場面:那喊殺聲, 那衝鋒聲, 那爆炸聲, 以及配製的畫外音, 無不讓我們感受到戰爭的激烈和將士們勇於犧牲的革命精神。 濃煙滾滾, 槍聲隆隆, 我英雄的人民軍隊奮力攻擊, 打得敵人屍體橫臥在溝溝壑壑之間,

餘下的也紛紛向我人民軍隊投降——在這裡我不想讚美畫師們絕倫的功筆技巧, 也不想讚美設計師們精湛的規劃設計, 作為一位參觀者, 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戰爭的激烈與殘酷, 我懂得了如何去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懂得了如何去報效我的祖國和人民。

回來的路上, 我的思緒一直無法從那場戰役中回到現實生活中來。 我想不僅是我, 每一個有情感的中國人都會為烈士們的壯舉而驕傲, 而自豪, 並且以此為動力, 奉獻於我們這個偉大的祖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