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細思極恐! 娜塔莉·波特曼科幻新作《湮滅》為何有一股驚悚感?

對於看過《湮滅》原著的觀眾而言, 改編成影像的電影版大概會帶來不少問號甚至夾雜不滿情緒的感嘆號!

因為它在主角的人設以及結局的處理上,

都做了很大的改變, 這種改變會讓原著讀者不大好接受, 給出差評的可能性較大。

那作為純粹的沒有看過原著也沒有看過相關解說視頻的觀眾而言, 《湮滅》到底如何呢?

首先, 它的故事立意是具有創新意義的, 不像那種獵奇性質的科幻故事,

而是真正融合了科學與哲學探討在裡面, 能夠讓人看完之後, 產生對變異科學、外星人、生物物種、自我毀滅、人類進化等諸如此類的好奇與思考。

最後值得一提的, 是影片主演娜塔麗·波特曼。 表演層面上, 她在片中的表現依舊很有質感,

無論是演繹內心的疑惑和茫然, 還是表現尋找真相的勇敢和篤定, 她都能讓觀眾沉浸其中。

片中呈現了一種對外星物種理解的不同角度, 某種程度上可以幫助觀眾開拓思維。

其次, 影片為觀眾提供了不少視覺奇觀, 儘管影片的美術風格存在一定的“不統一”,

但整體給人的感覺還是蠻逼真、蠻震撼的。

但歸結起來, 《湮滅》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還是它裡頭傳遞出來的一股“驚悚感”。 這股“驚悚感”沒有通過畫面直接表現, 而是通過故事的設定、人物的變化等讓觀眾“細思恐極”。

人類如果真的遭遇變異, 那會是一種怎樣的境遇?片尾莉娜與丈夫凱恩的擁抱, 到底有著什麼樣的意味?正是類似的開放式結尾, 增加了影片的“不確定性”, 也增加了影片的“恐懼感”。

變異鱷魚、角上長真梅花的鹿、人型植物、一觸摸即可複製人身的外星人等等,這些畫面具有新奇性,足夠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但這些元素的視覺效果也不一定能讓所有觀眾都能收穫好感,一些觀眾很有可能因為片中的某些畫面感到不適,從而降低好感。

作為科幻片,電影《湮滅》還是值回票價的。

變異鱷魚、角上長真梅花的鹿、人型植物、一觸摸即可複製人身的外星人等等,這些畫面具有新奇性,足夠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但這些元素的視覺效果也不一定能讓所有觀眾都能收穫好感,一些觀眾很有可能因為片中的某些畫面感到不適,從而降低好感。

作為科幻片,電影《湮滅》還是值回票價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