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羅群:掀起解放思想“頭腦風暴”破題國家級新區高品質發展

“最江蘇”導讀

近日, 新華社智庫江蘇中心圍繞南京江北新區“創新實幹爭一流”解放思想大討論主題活動採訪了南京市委常委、市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

羅群:掀起解放思想“頭腦風暴”破題國家級新區高品質發展

中經社分析師 陳希希 趙鼎

解放思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原爆點, 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精神品格, 是推動改革不斷走向深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取得新突破、開創新局面、邁入新境界的原動力。 國家級新區作為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功能區, 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

如何解放思想再出發, 破題高品質發展備受關注。

近日, 新華社智庫江蘇中心圍繞南京江北新區“創新實幹爭一流”解放思想大討論主題活動採訪了南京市委常委、市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

南京市委常委、市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

高品質發展走前列 解放思想是前提

智庫:今年,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強調, 打開解放思想這個“總開關”, 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 當前, 全國範圍內正掀起一場解放思想的“頭腦風暴”, 作為全國第13個、江蘇省唯一的國家級新區, 江北新區開展“創新實幹爭一流”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有什麼現實意義?

羅群:思想是正確行動的先導, 沒有思想上的“破冰”, 就沒有行動上的“突圍”。 十九大報告作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的全新研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 推動高品質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

國家級新區是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區。 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 江北新區要把解放思想作為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前行動力, 通過思想大洗禮、觀念大變革、精神大振奮, 為高品質發展提供動力源泉。

解放思想是落實國家和省市戰略任務, 推動高品質發展走在前列的使命使然。

南京江北新區2015年正式獲批設立, 是全國第13個國家級新區, 包括浦口、六合和棲霞區八卦洲街道, 規劃面積788平方公里, 總人口148萬人。

按照國家的批復要求, 江北新區自設立起就被賦予了“三區一平臺”(自主創新先導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長三角地區現代產業集聚區和長江經濟帶對外開放合作重要平臺)的戰略定位。

可以說, “高品質發展”的要求已被寫入江北新區先天成長的基因中。

作為江蘇省唯一的國家級新區, 江北新區肩負著省、市發展的使命重托。 今年, 江蘇省提出“六個高品質發展”, 推動高品質發展走在全國前列的要求。 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在調研時強調, 要努力把江北新區打造成為長江經濟帶的創新支點, 在新區建設中走在全國前列, 為全省高品質發展提供新的支撐。 同時, 南京市提出“創新名城建設”, 在全市範圍內掀起一場“對標找差創新實幹推動高品質發展”部署。

面對省、市新的發展任務要求, 江北新區大力解放思想, 提高站位, 作出爭創“全市最優、全省一流、全國前列”的目標定位, 努力走在高品質發展前列。

解放思想是破解新區發展瓶頸,

探索符合新區高品質發展實際的體制機制的必然要求。

江北新區產業技術研創園

新區之“新”, 不僅體現在發展方式的轉變、發展動能的轉換、發展路徑的探索, 更深層次的體現在於發展理念之新。 江北新區成立兩年多以來, 經濟社會建設成效顯著,2017年直管區的地區生產總值達1069億,增速9.5%,居全市第一。

然而,必須清醒地看到江北新區當前的發展中還存在一些短板,具體體現在:其一,與國家、省市高品質發展走前列的任務要求相比仍存差距。當前新區的綜合實力在全國19個國家級新區中排名處在中游位次,這與江蘇經濟大省、科教大省的地位,與南京提高城市首位度、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創新名城的目標相比,仍存差距。

其二,從新區發展實際看,還存在科技成果轉化慢,創新創業的高峰還沒有形成;產業轉型壓力很大,高新區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比重偏低;基礎配套和公共資源不夠均衡;幹部隊伍站位還不夠高、謀劃不夠深、舉措不夠多,與探索性、引領性、創新性發展的要求不適應等短板。

要破解這些瓶頸制約,必須大力解放思想,探索符合新區高品質發展實際的體制機制,啟動新區發展活力,讓新區成為創新創業的熱土。

智庫:解放思想,不僅是“頭腦風暴”,更是實際行動。江北新區在“創新實幹爭一流”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中是如何有的放矢,推進解放思想的?

羅群:一是通過對標找差,樹立更高發展追求。按照全市“對標找差創新實幹推動高品質發展”部署,江北新區在整體上對標雄安新區的高品質發展理念、浦東新區的高品質發展水準,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的更高標杆來謀劃新區未來發展。

目前,新區各部(局)、產業平臺和管轄街道,都主動對標國內先進城市、一流園區,在發展理念、工作標準和思路舉措上找差距、找不足,緊盯最優、爭創一流,不斷延伸拓展“三區一平臺”的發展內涵,著力在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產業高品質發展上主動探索,在提升功能品質彰顯現代化國際化形象上開拓思路,努力打造全市乃至全省創新策源地、引領區和重要增長極。

二是在改革先行上進行大膽探索。國家級新區要勇於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上進行大膽探索。2017年5月,江北新區實行管理體制調整後,江北新區在省、市領導下,按照“大部制”原則開展了內設機構設置與幹部隊伍整合,並通過依法賦權對直管區386平方公里實行全面管理。

通過近1年的工作實踐,積累了經驗,也看到了問題。下一步將在優化“大部制”管理架構、提高“扁平化”管理效能上拿出新的舉措,著力破解影響企業與群眾辦事的“堵點”、“難點”和“痛點”,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創業環境和人居環境。

打造“六個新區” 做好高品質發展文章

智庫:解放思想最終是為了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舉措。在大討論活動中,江北新區形成哪些新理念和舉措,推動新區高品質發展走前列?

羅群:自開展“創新實幹爭一流”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以來,江北新區圍繞“三區一平臺”的國家戰略定位、省市發展的新任務,進一步解放思想、對標找差,圍繞市委常委會集體調研江北新區時提出的打造“六個新區”要求(即科技新區、產業新區、品質新區、生態新區、開放新區和幸福新區),努力推動新區高品質發展走前列。

從具體的舉措上,江北新區將以“六個新區”為統領,牢牢把握創新名城先導區建設這個“核心”、做大做強主導產業這個“關鍵”、提升新區城市形象品質這個“目標”、深化改革開放這個“引擎”,突出創新引領,營造“創新江北”最優生態;突出高端集聚,打造“兩城一中心”現代化產業體系;突出功能提升,建設宜居宜業新江北;突出改革示範,打造開放合作新高地,努力做好新區高品質發展文章。

智庫:高品質發展必須落實到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上來。江北新區提出打造“兩城一中心”重點是什麼,目前取得了哪些進展?

羅群:產業是新區發展的根基。自設立以來,江北新區立足“長三角地區現代產業集聚區”的國家戰略定位和自身產業稟賦,提出建設智慧製造、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與現代物流、科技服務“4+2”現代產業體系的目標。今年,新區進一步聚焦重點產業、聚焦高端專案,提出打造“兩城一中心”的發展目標,即晶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

一是打造“晶片之城”。積體電路產業是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江北新區是積體電路發展的重要集聚區,具有良好的發展環境和完善的產業生態。

位於江北新區的台積電(南京)有限公司12吋晶圓廠與設計服務中心一期專案建設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在重大項目上,首期總投資30億美元的台積電12吋晶圓項目廠區建設項目今年將投入量產。台積電落戶後,行業標杆企業紫光、華大半導體等紛紛落戶。目前,新區已集聚140餘家積體電路企業,涵蓋產業鏈上下游環節。下一步,新區將以台積電、紫光存儲等龍頭專案為支撐,以紫光展銳、ARM、Synopsys、中感微、華大九天、晶門科技等頂尖晶片設計企業為引領,打造全球智慧設計中心,到2020年形成以晶片設計為核心的積體電路千億級產業集群。

二是打造“基因之城”。近年來,國家健康醫療大資料中心、國家新藥轉化示範區等重大專案推動江北新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兩年多來,我們積極推進生物醫藥創新谷、健康大資料產業應用園與健康服務產業示範區建設,推動基因測序、大分子藥物、高端醫療器材與設備、精准醫療服務等專案集聚,打造以基因細胞產業為引領的生命健康千億級產業集群。

目前新區已成為全亞洲最大的基因測序基地,年測序能力達40萬-50 萬人次。在生物醫藥產業方面,新區依託南京生物醫藥谷、南京國際健康城等載體,已集聚先聲藥業、綠葉製藥、海昌中藥等生命健康企業410餘家,2017年新區生命健康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380億元,同比增長約35%。

三是打造“新金融中心”。新區針對智力密集型高端產業的項目特點與融資需求,以國際化標準建設揚子江新金融集聚區,重點發展資產管理、產業基金、股權投資、風險投資和金融科技,打造具有強大資本吸納能力、產融結合能力和創新轉化能力的長三角新金融中心。

2017年以來,江北新區先後引進了工銀金融資產投資公司、供銷金融、深創投等金融機構,吸引華泰證券產業基金、紅土智慧創投基金等70 多支基金落戶新區,認繳規模超1200 億元。目前,新區將核心區內4 平方公里中心區域作為新金融集聚區主要載體,加快推進8 幢超高層建築建設,完善頂級金融總部、高端金融辦公和活力金融配套。

夯實幹部隊伍建設 高品質發展有保障

智庫:幹部隊伍是推動事業發展的主體。在此次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中,新區是如何夯實幹部隊伍建設的?

羅群:新區目前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比較高,但仍存在小進即滿、慣性思維等問題;幹事創業的闖勁、拼勁和韌勁還不足;在發展理念、工作思路上,站位還不夠高,謀劃還不夠深,舉措還不夠多,與探索性、引領性、創新性發展的要求相比尚有差距。這些問題,已成為新區高品質發展的“攔路虎”和“絆腳石”。

此次開展“創新實幹爭一流”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目的就是通過解放思想,讓新區廣大黨員幹部更好地適應國家級新區的新體制新機制,全面把握高品質發展的新規律新要求,不斷增強加快發展的對標意識、責任意識、擔當意識,以更好的精神面貌與思路舉措推進創新驅動、加快發展,為新區高品質發展提供持久動能和組織保障。

在具體工作中,江北新區對標雄安新區、蘇州工業園區等地的先進管理經驗,著力在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優化選人用人機制上拿出新舉措,推動幹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調動隊伍“血性”“狼性”和爭先意識。

結合新區改革發展實踐,突出國際化視野、專業化知識和操作運作能力,著力在幹部教育培訓和實踐培養鍛煉上提出新辦法,提高新區幹部適應新時代、實現新目標、落實新部署的專業化水準。緊扣新區對標找差目標任務,著力在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上展現新氣象,推動幹部隊伍擔當負責、提升效率、轉變作風。

經濟社會建設成效顯著,2017年直管區的地區生產總值達1069億,增速9.5%,居全市第一。

然而,必須清醒地看到江北新區當前的發展中還存在一些短板,具體體現在:其一,與國家、省市高品質發展走前列的任務要求相比仍存差距。當前新區的綜合實力在全國19個國家級新區中排名處在中游位次,這與江蘇經濟大省、科教大省的地位,與南京提高城市首位度、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創新名城的目標相比,仍存差距。

其二,從新區發展實際看,還存在科技成果轉化慢,創新創業的高峰還沒有形成;產業轉型壓力很大,高新區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比重偏低;基礎配套和公共資源不夠均衡;幹部隊伍站位還不夠高、謀劃不夠深、舉措不夠多,與探索性、引領性、創新性發展的要求不適應等短板。

要破解這些瓶頸制約,必須大力解放思想,探索符合新區高品質發展實際的體制機制,啟動新區發展活力,讓新區成為創新創業的熱土。

智庫:解放思想,不僅是“頭腦風暴”,更是實際行動。江北新區在“創新實幹爭一流”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中是如何有的放矢,推進解放思想的?

羅群:一是通過對標找差,樹立更高發展追求。按照全市“對標找差創新實幹推動高品質發展”部署,江北新區在整體上對標雄安新區的高品質發展理念、浦東新區的高品質發展水準,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的更高標杆來謀劃新區未來發展。

目前,新區各部(局)、產業平臺和管轄街道,都主動對標國內先進城市、一流園區,在發展理念、工作標準和思路舉措上找差距、找不足,緊盯最優、爭創一流,不斷延伸拓展“三區一平臺”的發展內涵,著力在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產業高品質發展上主動探索,在提升功能品質彰顯現代化國際化形象上開拓思路,努力打造全市乃至全省創新策源地、引領區和重要增長極。

二是在改革先行上進行大膽探索。國家級新區要勇於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上進行大膽探索。2017年5月,江北新區實行管理體制調整後,江北新區在省、市領導下,按照“大部制”原則開展了內設機構設置與幹部隊伍整合,並通過依法賦權對直管區386平方公里實行全面管理。

通過近1年的工作實踐,積累了經驗,也看到了問題。下一步將在優化“大部制”管理架構、提高“扁平化”管理效能上拿出新的舉措,著力破解影響企業與群眾辦事的“堵點”、“難點”和“痛點”,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創業環境和人居環境。

打造“六個新區” 做好高品質發展文章

智庫:解放思想最終是為了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舉措。在大討論活動中,江北新區形成哪些新理念和舉措,推動新區高品質發展走前列?

羅群:自開展“創新實幹爭一流”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以來,江北新區圍繞“三區一平臺”的國家戰略定位、省市發展的新任務,進一步解放思想、對標找差,圍繞市委常委會集體調研江北新區時提出的打造“六個新區”要求(即科技新區、產業新區、品質新區、生態新區、開放新區和幸福新區),努力推動新區高品質發展走前列。

從具體的舉措上,江北新區將以“六個新區”為統領,牢牢把握創新名城先導區建設這個“核心”、做大做強主導產業這個“關鍵”、提升新區城市形象品質這個“目標”、深化改革開放這個“引擎”,突出創新引領,營造“創新江北”最優生態;突出高端集聚,打造“兩城一中心”現代化產業體系;突出功能提升,建設宜居宜業新江北;突出改革示範,打造開放合作新高地,努力做好新區高品質發展文章。

智庫:高品質發展必須落實到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上來。江北新區提出打造“兩城一中心”重點是什麼,目前取得了哪些進展?

羅群:產業是新區發展的根基。自設立以來,江北新區立足“長三角地區現代產業集聚區”的國家戰略定位和自身產業稟賦,提出建設智慧製造、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與現代物流、科技服務“4+2”現代產業體系的目標。今年,新區進一步聚焦重點產業、聚焦高端專案,提出打造“兩城一中心”的發展目標,即晶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

一是打造“晶片之城”。積體電路產業是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江北新區是積體電路發展的重要集聚區,具有良好的發展環境和完善的產業生態。

位於江北新區的台積電(南京)有限公司12吋晶圓廠與設計服務中心一期專案建設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在重大項目上,首期總投資30億美元的台積電12吋晶圓項目廠區建設項目今年將投入量產。台積電落戶後,行業標杆企業紫光、華大半導體等紛紛落戶。目前,新區已集聚140餘家積體電路企業,涵蓋產業鏈上下游環節。下一步,新區將以台積電、紫光存儲等龍頭專案為支撐,以紫光展銳、ARM、Synopsys、中感微、華大九天、晶門科技等頂尖晶片設計企業為引領,打造全球智慧設計中心,到2020年形成以晶片設計為核心的積體電路千億級產業集群。

二是打造“基因之城”。近年來,國家健康醫療大資料中心、國家新藥轉化示範區等重大專案推動江北新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兩年多來,我們積極推進生物醫藥創新谷、健康大資料產業應用園與健康服務產業示範區建設,推動基因測序、大分子藥物、高端醫療器材與設備、精准醫療服務等專案集聚,打造以基因細胞產業為引領的生命健康千億級產業集群。

目前新區已成為全亞洲最大的基因測序基地,年測序能力達40萬-50 萬人次。在生物醫藥產業方面,新區依託南京生物醫藥谷、南京國際健康城等載體,已集聚先聲藥業、綠葉製藥、海昌中藥等生命健康企業410餘家,2017年新區生命健康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380億元,同比增長約35%。

三是打造“新金融中心”。新區針對智力密集型高端產業的項目特點與融資需求,以國際化標準建設揚子江新金融集聚區,重點發展資產管理、產業基金、股權投資、風險投資和金融科技,打造具有強大資本吸納能力、產融結合能力和創新轉化能力的長三角新金融中心。

2017年以來,江北新區先後引進了工銀金融資產投資公司、供銷金融、深創投等金融機構,吸引華泰證券產業基金、紅土智慧創投基金等70 多支基金落戶新區,認繳規模超1200 億元。目前,新區將核心區內4 平方公里中心區域作為新金融集聚區主要載體,加快推進8 幢超高層建築建設,完善頂級金融總部、高端金融辦公和活力金融配套。

夯實幹部隊伍建設 高品質發展有保障

智庫:幹部隊伍是推動事業發展的主體。在此次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中,新區是如何夯實幹部隊伍建設的?

羅群:新區目前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比較高,但仍存在小進即滿、慣性思維等問題;幹事創業的闖勁、拼勁和韌勁還不足;在發展理念、工作思路上,站位還不夠高,謀劃還不夠深,舉措還不夠多,與探索性、引領性、創新性發展的要求相比尚有差距。這些問題,已成為新區高品質發展的“攔路虎”和“絆腳石”。

此次開展“創新實幹爭一流”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目的就是通過解放思想,讓新區廣大黨員幹部更好地適應國家級新區的新體制新機制,全面把握高品質發展的新規律新要求,不斷增強加快發展的對標意識、責任意識、擔當意識,以更好的精神面貌與思路舉措推進創新驅動、加快發展,為新區高品質發展提供持久動能和組織保障。

在具體工作中,江北新區對標雄安新區、蘇州工業園區等地的先進管理經驗,著力在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優化選人用人機制上拿出新舉措,推動幹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調動隊伍“血性”“狼性”和爭先意識。

結合新區改革發展實踐,突出國際化視野、專業化知識和操作運作能力,著力在幹部教育培訓和實踐培養鍛煉上提出新辦法,提高新區幹部適應新時代、實現新目標、落實新部署的專業化水準。緊扣新區對標找差目標任務,著力在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上展現新氣象,推動幹部隊伍擔當負責、提升效率、轉變作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