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子的書法作品兩次見報!

閆旭正在練字。

■記者韓潔

4月9日, 閆旭中午放學回到家, 照例先從門口的報箱取出《張家口晚報》, 他一頭鑽進自己的小屋認認真真地翻看起來。

每天中午看報紙已經成為閆旭雷打不動的一個習慣。

“媽媽, 我的書法作品又登報啦, 您快看!”當閆旭看到當天的晚報“快樂成長·藝苑”版面上刊登了自己的一篇硬筆書法作品後, 他興奮得幾乎要從座椅上跳了起來, 他趕緊拿著報紙跑到廚房給正在做飯的媽媽李小青看。 “真棒!這是對你的鼓勵, 要繼續加油啊!”這個好消息同樣讓李小青喜出望外。 “嗯!媽媽, 我一定好好寫, 爭取下次我的作品還能被選上。 ”閆旭點頭答應著, 難掩心中的喜悅。

閆旭是東風小學三年級學生, 讀學前班時, 他寫字的天賦就已顯現出來, 字跡工整, 字體雋秀, 老師經常在班上表揚他的字。 看到兒子在寫字這方面很有靈性, 李小青和兒子商量後為他報了硬筆書法學習班。

從那時起, 閆旭便正式系統地學習起了寫字。 憑著熱愛和勤奮, 閆旭的字在學習班裡一直都是出類拔萃的。 現在, 他已經不間斷地學習了四年, 並且每天堅持練字15分鐘從未間斷。

去年, 當閆旭通過學校得知《張家口晚報》正在招募小記者時, 他特別感興趣, 急切地想成為一名小記者, 李小青很為兒子高興, 非常支持兒子的想法。 “媽媽, 我要用我攢下的零用錢來報名。 ”閆旭主動提出。 兒子的這個舉動讓李小青既吃驚又欣慰, 感到兒子真得長大了。

當閆旭看到其他小記者的書畫作品被選登在了《張家口晚報》上時, 他心動了。 “我也要努力, 讓自己的作品上報!”這個小心願從此便在他的心中生了根。

得知兒子的心願後, 李小青幫著兒子一起篩選書寫的內容, 最終將毛澤東的《七律·長征》作為第一次投稿內容。 “孩子特別喜歡看書, 尤其是歷史方面的書籍。 他喜歡這首詩中透出的磅礴氣勢。 ”李小青說。 就這樣, 閆旭連續練了好幾天這首詩, 寫了有幾十遍, 最終有了一件他和母親都滿意的作品。 李小青幫著兒子將作品拍照, 把電子版發送到了小記者站的郵箱裡。 自從投稿後, 每週一閆旭都會迫不及待地翻看報紙, 查看自己的作品有沒有被刊登出來, 但接連幾周都沒看到自己的作品。 李小青明顯感覺兒子有些失落, 為了讓他把心態放平, 李小青對他說:“通過這些天的付出你寫字的水準又提升了, 所以不管這次作品能不能被選上,
你都已經有收穫了, 我們繼續努力寫出更好的字就行!”聽母親這麼說, 閆旭好像輕鬆了許多。

2月26日, 閆旭中午放學回家, 照常打開《張家口晚報》流覽, 當他翻看到“快樂成長·藝苑”版面時, 他注意到版面左下角有一篇硬筆書法作品, 仔細一看竟然是自己的作品。 閆旭像小兔子一樣雀躍地又蹦又跳, 趕緊拿給父母看。 看著兒子那高興勁兒, 李小青打心眼裡為他驕傲。

付出有了收穫, 這對閆旭來說是極大的鼓勵, 他的積極性更高了, 主動提出再投稿。 考慮到家鄉的巨大變化, 李小青建議孩子第二篇書法作品的內容可以找一些歌頌家鄉的詩歌來寫。 隨後, 她和兒子一起找了不少描寫家鄉的詩句進行篩選, 編輯出了一首詩---《我的家鄉》。

“剛開始, 我逐句給兒子講解, 這個過程讓他對家鄉有了更多瞭解, 聽完我的講解後他很自豪地和我說, ‘媽媽, 咱們張家口真好!’”李小青感慨, 他們收穫的不僅是練字水準的精進, 還收穫了對家鄉的熱愛。

“兒子的作品兩次被選中刊登在《張家口晚報》上, 這是我們全家的大喜事。 這經歷太珍貴了, 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激勵和鞭策。 希望他能再接再厲, 寫出更好的字來。 ”看到兒子通過自己的努力收穫了認可, 作為母親, 李小青由衷地為兒子感到高興和驕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