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戰機新玩法:明明用來打地面的導彈 直接打預警機

近日, 解放軍東部戰區海軍航空兵蘇-30戰機進行飛行訓練的照片被網友曝光, 在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 蘇30機腹下方, 也就是兩個發動機進氣口下方掛載著兩枚kh-31導彈。 蘇-30戰鬥機上掛載2枚kh-31反艦導彈, 在近年來曝光的照片中, 頗為罕見。 這使得軍迷開始猜測掛載這類武器的真實意圖。

我軍裝備的SU-30戰機, 為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設計師科內舍夫在Su-27和Su-30的基礎上重新設計的Su-30MKK多用途殲擊機。 其與1999年3月9日首飛成功, 由阿莫爾共青城航空聯合制造企業生產並交付中國。 SU30具有機動性強, 對地、對海打擊能力突出, 載油量大航程遠等特點, 因此其作戰效能大致為Su-27的1.5-2倍。

KH-31反輻射導彈是我國從俄羅斯進口的發輻射導彈。 其最初被設計成為機載的反艦導彈, 由於其性能優異, 很快被俄羅斯人更換了導彈導引頭, KH-31反艦導彈就此變成了一款優秀的反輻射導彈。 據俄羅斯公佈的資料,

KH-31的反艦版本航程半徑50公里, 而反雷達版本的KH-31有效航程則達160公里。 且其配備有87公斤重的重型彈頭, 可謂威力強大。 KH-31反輻射導彈的彈長4.9米, 彈徑0.38米, 最大翼展1.15米, 重600千克, 速度達3倍聲速。 其與上個世紀80年代被中國引進, 引進之後, 中國對其進行了全面的研究, 在其基礎上, 對其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進。

2009年11月12日, 美國環球戰略網曾經通過一篇名為《中國尋求強有力的反雷達導彈》的文章介紹了中國對於KH-31反輻射導彈的升級狀況。 文章稱, 中國已經完成升級了200枚於20世紀80年代引進的俄制的Kh-31P反雷達導彈。 升級後的Kh-31P反雷達導彈射程更遠, 可能200公里左右, 其擁有比原裝俄羅斯版本的Kh-31擁有更廣的雷達頻率範圍已經更高的探測精度。 基於此次改進, 美媒分析, 新的Kh-31P反雷達導彈具備了一定的反預警機能力。 因此, 蘇30此次掛載的不再是俄羅斯版本的Kh-31, 而是兩枚更為先進的Kh-31P反雷達導彈, 此次的演練可能會模擬攻擊預警機等空中目標。

眾所周知, 預警機, 是指擁有整套遠端警戒雷達系統, 用於搜索、監視空中或海上目標, 指揮並可引導己方飛機執行作戰任務的飛機。 預警機又被稱為現代空戰的力量倍增器。 有預警機的空軍完全可以戰勝五倍於自己的缺乏預警機的空軍力量。 因此, 廣受各國重視。 那麼在未來的空戰中,

如果可以打掉對方的預警機, 那麼是不是就可以取得空戰勝利的主動權呢?答案是肯定的。 預警機有一個最大的弱點, 那就是其機載雷達, 碩大的機載雷達無疑是強大的輻射源, 攻擊其最好的武器, 無疑是反輻射空對空導彈。 那麼, 中國此次使用蘇30掛載Kh-31P反雷達導彈或許就有這方面的模擬訓練。

除了Kh-31P反雷達導彈, 中國目前還有更先進的反預警機導彈, 未來, 在採用機載反輻射導彈打擊敵方預警機的嘗試將成為我軍的訓練項目之一。 (利刃/張陽)

尊重內容, 從尊重作者開始, 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繫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