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空襲敘利亞前12小時,三國領袖的各自盤算…

美英法三軍聯手空襲敘利亞, 繞過所有國際規範在短時間內出擊……

有關使用化武的調查仍未出籠, 到底三國領袖特朗普、特蕾莎·梅及馬克龍, 在下令正式空襲前, 都在想什麼?

英國前首相布雷爾因為錯誤情報, 2003年決定下令揮軍伊拉克, 令自己和領導的工党付上沉重代價, 相信現任特蕾莎·梅不可能會忘記。

也正因如此, 特蕾莎·梅沒有等到國會復活節假期後復會, 繞過國會拍板跟隨美法轟炸敘利亞, 採取上任以來的首次軍事行動, 動機耐人尋味。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 ➦

1. 敘利亞政府重覆使用致命的化學武器, 構成戰爭罪行。 該政府很有可能在未來再次使用這些武器;

2. 因化武造成人道苦難的其他紓緩方法已遭阻截, 除了空襲以外別無其他可行的方案;

3. 行動是經過仔細考量, 而且是在達到目的所必要的最小限度內將復會, 特蕾莎·梅屆時會接受議員的有關質詢。

法國總統馬克龍 ➦

1. 先後訪美國俄羅斯平衡利害;

2. 斬釘截鐵宣佈:“我們已經掌握證據。 ”

在整個聯合軍事行動當中, 法國總統馬克龍

與此同時, 聯邦調查局前局長科米出書, 大數特朗普不是, 報導更稱特朗普管理手法有如黑幫頭目, 令特朗普一頭煙。

有白宮幕僚指, 特朗普仍然大部分時間集中處理敘利亞問題, 並催促馬蒂斯儘快拍板行動。 如果說特朗普希望借空襲敘利亞, 暫令輿論轉移, 換來喘息空間, 也並非難以理解的事。

《華盛頓郵報》報導, 特朗普上週末看過令人慘不忍睹的相片及片段, 相信是敘利亞平民受化武攻擊, 中毒口吐白沬的慘狀。 他當時已經決定必須強烈回應, 更一度興之所至, 在未與國防部以及英法盟友取得共識前,

就率先在Twitter宣稱“又新又好又聰明的導彈將會對準敘利亞”。

據說國防部長馬蒂斯成功兩度說服特朗普“停一停, 等一等”, 擔心貿然作出"表態式"攻擊行動會觸發與俄羅斯軍事衝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