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網路中的自我保護,網路資訊安全

資訊技術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 是否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困擾?我們在暢遊網路海洋的時候, 是否意識到自己可能成了他人的獵物?沒有人能夠詳細地統計出種種肆虐於網路的病毒與駭客程式所造成的損失, 因此, 我們應該時刻注意資訊系統的安全。

隨著資訊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迅猛發展, 人們的各種資訊活動更多地通過以電腦及網路為主體的資訊系統進行, 資訊安全越來越依賴于資訊系統安全。

資訊安全影響到人們日常的生產、生活。 維護資訊安全, 可以理解為確保資訊內容在獲取、存儲、處理、檢索和傳送中,

保持其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真實性。

對於資訊系統的使用者來說, 維護資訊安全的措施主要包括保障電腦及網路系統的安全、預防電腦病毒、預防電腦犯罪等方面的內容。

一、資訊系統的安全及維護

電腦網路系統比較脆弱,

容易遭到駭客和病毒的入侵與攻擊, 為了資訊安全, 人們開發了一些資訊安全產品, 目前比較常見的資訊安全產品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網路防病毒產品。

(2)防火牆產品。

(3)資訊安全產品。

(4)網路入侵偵測產品。

(5)網路安全產品。

二、電腦病毒及預防

自從1987年10月全世界範圍內第一例電腦病毒被發現以來, 電腦病毒的增長速度一直在與電腦本身的發展速度競賽。

1、什麼是電腦病毒

我們把能夠引起電腦故障、破壞電腦資料, 並能自我複製、傳播的程式, 都歸到“電腦病毒”的範疇之中。 電腦病毒也被稱為“有害代碼”。

2、電腦病毒的特點

電腦病毒本質是一種特殊的程式, 具有一些自身的特徵:

(1)寄生性。

(2)傳染性。

(3)潛伏性。

(4)隱蔽性。

(5)非授權可執行性。

3、電腦病毒的防治

電腦病毒的危害性越來越大, 方式多種多樣。 目前世界各國政府都在不斷建立和完善針對電腦病毒的法律法規, 以打擊有意製作和擴散電腦病毒的行為。 在日常資訊活動中, 我們應注意做到下面幾點:

(1)認識電腦病毒的破壞性及危害性, 不要隨便複製和使用盜版及來歷不明的軟體, 以杜絕電腦病毒交叉感染的可能。

(2)定期對電腦系統進行病毒檢查。 可由專業人員利用電腦病毒檢測程式進行檢測。

(3)對資料檔案進行備份。 在電腦系統運行中, 及時複製一份資料副本,

當電腦系統受病毒破壞時, 啟用備份。

(4)當發現電腦系統受到電腦病毒侵害時, 應採取有效措施, 清除病毒, 對電腦系統進行修復;如損失了重要的資料, 應請有經驗的技術人員處理, 盡可能保護有關資料。

(5)關注各種媒體如報紙、電視臺、防病毒網站提供的最新病毒報告和病毒發作預告, 及時做好預防病毒的工作。

(6)電腦上安裝防毒軟體, 定期查殺。 如360安全衛士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