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美團提出‘滅餓除滴’口號”,外賣江湖大戰又至?

近日, 網路上流傳出美團外賣管道部2017年年會現場照片, 照片中有顯示“滅餓除滴”的口號。 美團方面目前還未就該圖片真實性作出回應。 不過, 美團、餓了麼和滴滴出行(以下簡稱“滴滴”)三家企業在外賣市場上的競爭確實已經處於劍拔弩張的狀態。

劍拔弩張, 美團提出直白口號

互聯網行業廝殺慘烈, 常以高大上形象示人的互聯網公司也經常像市井流氓一般喊出火藥味十足的口號。

例如, 2015年“雙11”前期, 網路盛傳京東各部門辦公室掛出“抓天貓, 烤菜鳥”的口號。 同年, 蘇寧也放出了“打狗不留手, 打仗不留情”“趟平京東, 全面反擊”等更加粗暴的口號。

如今, 美團也提出了“滅餓除滴”的口號。 美團要“滅餓”的原因很簡單:餓了麼是外賣大戰中倖存下來的美團外賣宿敵, 近日已被阿裡巴巴全資收購, 屆時擁有大量資金和《支付寶》入口的餓了麼必然更加強大, 這是美團CEO王興很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至於“除滴”, 背後的故事就要戲劇得多了。 據傳, 王興和滴滴出行CEO程維的私交不錯, 程維離開支付寶創立“滴滴”時受到了王興的鼓勵, 做出第一版《滴滴出行》之後也收到了王興給出的許多修改意見。 然而, 沒有永恆的朋友, 只有永恆的利益, 如今王興也要自己做出行業務, 這恐怕是兩人當年始料未及的事情。 程維的回擊方式簡單粗暴——你在我後院放火, 我也在你後院澆油。 2017年12月, 有消息稱滴滴正在試水外賣業務, 這被業界視為滴滴對美團入局打車業務的直接反擊。 2018年開年以來, 美團和滴滴兩家企業給對方後院放的火越燒越旺。 近日, 先是滴滴外賣騎手的招募令曝光, 緊接著《滴滴配送》和《滴滴商戶》APP在應用商店上架。

據悉, 滴滴外賣已於4月1日在無錫上線, 目前不少報名培訓的騎手已經開始上崗。

毫無疑問, 美團與滴滴之間的戰爭, 必然要比美團與餓了麼之間的戰爭更加激烈。 美團和滴滴不僅要守衛自己的核心業務, 還要竭盡全力在對方的護城河上殺出一條血路。

知難而上, 搶佔次級流量入口

今日頭條、美團和滴滴是繼BAT之後的三大互聯網“小巨頭”, 被業界並稱為“TMD”。 儘管美團和滴滴都擁有豐富的從業經驗和雄厚的財力, 但是要想在對方已經佔據絕對優勢的領域有所作為, 無論如何都不會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明知山有虎, 美團和滴滴為什麼偏向虎山行?道理很簡單, 在阿裡巴巴、騰訊和百度死死佔據超級流量入口的情況下, TMD只能選擇爭奪次級流量入口。 而要做大次級流量入口, 勢必要挖掘用戶的多元化需求, 形成總需求的擴張。 因此, 美團和滴滴都需要不斷擴張使用者需求的品類。 王興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萬物其實沒有簡單的邊界, 我不認為要給自己的設限,

只要核心是清晰的。 ”於是, 沒有業務邊界的美團逐漸涉足了民宿和生鮮等領域, 現在又延伸到了出行。

對於美團來說, 出行是最適合嘗試的新業務, 其2.5億日活用戶中, 30%有出行需求。 用王興的話來說, 打車業務除了能夠為美團用戶提供更豐富的出行選擇, 還可在為使用者提供“吃喝玩樂”服務的同時, 一體化解決“行”的問題。

對於滴滴來說, 涉足外賣業務當然不只是反擊美團那麼簡單, 更多的是因為外賣業務與出行業務一樣是高頻支付場景。 目前, 滴滴已經間接獲得協力廠商支付牌照, 等到企業發展到更高的層次, 十有八九會建立自身支付體系, 所以滴滴不會放棄支付入口。

Uber於2016年推出獨立送餐APP Uber EATS並且實現了盈利, 這為滴滴涉足外賣領域提供了參考和底氣。據報導,Uber EATS已經在全球200多座城市上線,在2017年第四季度,Uber EATS為公司貢獻了11億美元的總收入。不過,有觀點認為Uber EATS能成功的原因是國外人力成本高,而中國已經具備專業的外賣配送體系,滴滴並不一定能複製Uber EATS的成功模式。

資料顯示,目前美團外賣佔據了53.9%的外賣市場份額,而位居第二的餓了麼(29.8%)雖然收購了排名第三的百度外賣(13.7%),但兩者加起來也只有43.5%的市場份額,仍然比不上美團外賣。在這種局面下,滴滴恐怕很難佔據較好的位置,遑論挑戰美團外賣的地位。不過,考慮到滴滴與餓了麼的商業夥伴關係,新一輪外賣大戰恐怕會演變成“餓了麼+百度外賣+滴滴VS美團外賣”的局面。如此一來,美團外賣未來的日子決不會平靜。

由於外賣並不是一個可以短時間實現盈虧平衡的市場,即便是市場份額第一、年交易額達到1710億元人民幣的美團外賣,目前也無法通過規模化來盈利。所以,《美團外賣》正在逐步減少用戶補貼金額,紅包補貼已經從早期的4元人民幣降至現在的0.5元人民幣。

對於外賣江湖的新一輪大戰,廣大用戶除了看熱鬧以外,最期待的恐怕還是幾家公司再次“燒錢”補貼,畢竟很多用戶都在懷念“免費外賣”的美好時光。不過,“滴滴外賣”的補貼形式還沒有出臺,美團外賣會不會跟進也是未知數。

這為滴滴涉足外賣領域提供了參考和底氣。據報導,Uber EATS已經在全球200多座城市上線,在2017年第四季度,Uber EATS為公司貢獻了11億美元的總收入。不過,有觀點認為Uber EATS能成功的原因是國外人力成本高,而中國已經具備專業的外賣配送體系,滴滴並不一定能複製Uber EATS的成功模式。

資料顯示,目前美團外賣佔據了53.9%的外賣市場份額,而位居第二的餓了麼(29.8%)雖然收購了排名第三的百度外賣(13.7%),但兩者加起來也只有43.5%的市場份額,仍然比不上美團外賣。在這種局面下,滴滴恐怕很難佔據較好的位置,遑論挑戰美團外賣的地位。不過,考慮到滴滴與餓了麼的商業夥伴關係,新一輪外賣大戰恐怕會演變成“餓了麼+百度外賣+滴滴VS美團外賣”的局面。如此一來,美團外賣未來的日子決不會平靜。

由於外賣並不是一個可以短時間實現盈虧平衡的市場,即便是市場份額第一、年交易額達到1710億元人民幣的美團外賣,目前也無法通過規模化來盈利。所以,《美團外賣》正在逐步減少用戶補貼金額,紅包補貼已經從早期的4元人民幣降至現在的0.5元人民幣。

對於外賣江湖的新一輪大戰,廣大用戶除了看熱鬧以外,最期待的恐怕還是幾家公司再次“燒錢”補貼,畢竟很多用戶都在懷念“免費外賣”的美好時光。不過,“滴滴外賣”的補貼形式還沒有出臺,美團外賣會不會跟進也是未知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