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城市題材美文三篇:城市為什麼需要記憶、城韻二章、開封鏡像

馮驥才:城市為什麼需要記憶

在當前中國城市地毯式的改造中, 一個詞彙愈來愈執著地冒出來, 就是——記憶。 這個並不特別的詞彙放在城市的變革中便讓人們感到異樣、另類、不和諧、不解, 還讓那些恨不得把城市“推倒重來”的人頗為反感。 城市難道不是愈新、愈方便、愈現代愈好嗎?為什麼需要記憶?記憶什麼?有什麼用?為了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記憶而把它破破爛爛地堆在那裡嗎?

首先說記憶。 人的記憶分兩種:一種是不自覺的, 一種是自覺的。 前者是自然的, 鬆散的, 不經意的;不論記住還是沒有記住,

不管日久便忘或歷久難忘, 全是一任自然, 具有感性的色彩。 我們在日常而平凡生活中的記憶大致如此。 後者——也就是自覺的記憶, 則是理性的, 刻意的, 是為了不被忘卻。 我們每個人的心靈中也都有這種自覺的記憶。

城市和人一樣, 也有記憶, 因為它有完整的生命歷史。 從胚胎、童年、興旺的青年到成熟的今天——這個豐富、多磨而獨特的過程全都默默地記憶在它巨大的城市肌體裡。 一代代人創造了它之後紛紛離去, 卻把記憶留在了城市中。 承載這些記憶的既有物質的遺產, 也有口頭非物質的遺產。 城市最大的物質性的遺產是一座座建築物, 還有成片的歷史街區、遺址、老街、老字型大小、名人故居等等。 地名也是一種遺產。

它們縱向地記憶著城市的史脈與傳衍, 橫向地展示著它寬廣而深厚的閱歷。 並在這縱橫之間交織出每個城市獨有的個性與身份。 我們總說要打造城市的“名片”, 其實最響亮和奪目的“名片”就是城市歷史人文的特徵。

當然, 伴隨著記憶的另一半是忘卻。 這也是很自然的事。 在城市漫長的成長過程中, 它總是一邊創造, 一邊銷毀, 還要不斷地改造與擴大, 再加上災難性的變故(包括戰爭與自然災害的破壞), 記憶總是在不斷地喪失。 在傳統的城市發展中, 記憶與忘卻都是隨其自然, 是不自覺的和非理性的;拆舊建新, 隨心所欲。 因為那時人們只把城市看作是功能的、使用的、物質的, 沒有看到它的個性的價值與文化意義。

但是,

自從人類進入現代化社會, 便對自己的城市產生一種理性的記憶的要求, 開始覺悟到要保護這些歷史人文的記憶載體。 應該說到了20世紀50年代著名的《威尼斯憲章》一出來, 人們對城市的保護就非常自覺了。 保護它, 決不僅僅因為是一種旅遊資源或是什麼“風貌景觀”, 更是要見證自己城市生命由來與獨自的歷程, 留住它的豐富性, 使地域氣質與人文情感可觸與可感。 當然, 這些都是從精神和文化層面上來認識的。 於是, 文化保護便成了現代城市建設中最緊迫和最前衛的課題之一。 記憶和遺產在高速發展的當今世界上變得愈來愈重要。 其實遺產就是為了記憶。

應該說, 城市本身沒有自覺的記憶。 這種理性的記憶,

實際上是人賦予它的。 為此, 自覺的記憶是現代人類的文明要求與文明行為, 而破壞記憶則仍是滯留在一種原始的非理性的慣性中。

當然, 記憶是有選擇的。

這裡說的記憶不是個人化的, 不是為了滿足個人某種懷舊情緒的。 它是一個城市的記憶, 群體的記憶。 那就要從城市史和人類學角度來審視城市, 從城市的歷史命運與人文傳衍的層面上進行篩選, 把必須留下的記憶堅決守住。 這樣, 城市的保護就決不是簡簡單單留下幾個“風貌建築”, 擺擺樣子而已;更不會隨手把許多極其珍貴的記憶大片抹去。

對待一個城市的生命記憶, 對待一代代先人的經歷與創造, 必須慎重, 嚴格, 精心。 對待保留下來的記憶必須尊重它的完整性與真實性。

任何隨心所欲的塗改都會破壞記憶。 就像北京南池子改造中將四合院改為四合樓——記憶已經不復存在。 本質上仍是“建設性破壞”。

走在拆舊建新之後看起來千篇一律的城市裡, 你是否會覺得是在和一群滿身珠光寶氣卻“腹內空空”的暴發戶對話?誰會希望自己的城市成為失憶症患者?誰又想成為流浪的孩子而找不到回家的路?

(選自《馮驥才作品選》, 天津出版社出版)

陳世旭:城韻二章

江海花朵

最先在海面站起的當然是狼山。

抖落掉洶湧的浪濤, 任激流從頭頂披掛而下。 群山隨之站起, 手臂挽起手臂, 在大海吞噬長江的地方, 俯瞰那一片幾度陸沉又幾度崛起的土地。

江水一次次衝擊, 成為高岸;海浪一次次淹沒, 化作汪洋。江和海掀起滔天的洪流,氾濫在平原和山地。狂風呼嘯,大地戰慄,萬籟俱寂。

終於聽到驚雷的暴發,終於看到閃電的長劍,終於聞到風的清新,終於,長久的黑暗被天空的蔚藍取代。也許是江與海終於倦了,岸邊出現了嶙峋的礁石,蜷伏在那裡,像一群歷經磨難的老者。大雁列隊,帶來了細雨濛濛,迷離的搖曳的蘆葦悄無聲息地挺拔著,給那些堅韌的礁石披上盛裝,讓尖銳和鋒利有了嫵媚。小鳥叼著樹枝做窠,蜂子深吻著玫瑰,樹葉私語,訴說愜意。

於是,又有了白天有了光明,又有了黑夜有了星空,又有了生機有了希望,又有了季節有了收成。先民從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一路東來,與鹿象為伍,辟荒榛莽草,男耕女織。於是,鮮花又綻放春的符號,青果又發出夏的宣言,農家曬場上堆滿了潔白的棉花,漁網張開了漁戶的笑臉,兒童們趴在濕漉漉的草叢中,翻滾著,跟大地一起享受幸福。遠遠近近的炊煙,好像是通向天堂的路。烈日在江與海的岸邊徘徊,走出歲月的流失,沿著履履轍跡撫慰大地。

五千年滄海桑田,大自然生機勃勃的時候,美妙的故事一個個成熟。此刻,我徜徉在南通的陽光下,穿過現代樓群玻璃幕牆的峽谷,去叩擊歷史的門扇。

“巨海一邊靜,長江萬里清。”(李白《贈升州王使君忠臣》)

狼山高臺,凝眸斜陽。對海闊天空,臨眺蒼茫;憑吳門懷古,老樹峭崖。北溟魚浮海吞江,回風滔日孤光動,暮寒雲霧連窮嶼,無邊波浪拍天來。

江海之間,蘊含著太多的奧秘,在不經意間讓人浮想聯翩。這一片鑒真東渡泊舟避風的土地,這一片駱賓王終得安息的土地,這一片王安石眼界大開的土地,這一片文天祥孤旅天涯的土地,這一片王國維想要構廬小隱的土地。古老帝國沉睡的肢體漸次蘇醒,幾度沉淪的文明漸次復活。

石壘的棧橋,是黃泥山伸出的手臂,托舉起萬里長江的第一座燈塔,在遼闊的江海交匯處閃耀世紀的光輝。

張謇,大清王朝的末代狀元,卻第一個造就了中國城市的現代標本:第一座近代城市,第一所師範學校,第一座民間博物苑,第一所紡織學校,第一所刺繡學校,第一所戲劇學校,第一所盲啞學校,第一所氣象站,讓《清明上河圖》成為真正的舊夢。

傑出的人物,是一座城市的靈魂,他們確立了城市的樣貌和風姿。沒有張謇,南通就說不上比別的城市有更多的優越。濠河南岸的張家別業,左窗聽海,右窗觀江,強壯的中國紫藤擁抱著巨大的西式廊柱,主人的襟懷與眼光,令後人驚歎。安謐的灰牆街巷,低調的青磚小樓,平易中流溢著雍容尊貴。款款而過的路人,總是男子儒雅,女子嫺靜。

濠河,中國最完好的護城河,讓古城端坐在水上。三元橋頭的文峰塔,半村半廓,塔影倒懸在雲霞,扁舟一葉一詩人。水心閣外依舊水天相連,垂楊如同輕煙。夕陽中是否還會有人問渡?柳岸上是否還會有人爭喚賣花的船?夜晚,詩意被月光帶進身體。靜坐在船窗的花格前,最佳是無言。月光熨平了所有的褶皺,濠河維持了內心的素潔。霓虹繽紛的橋下,少男少女蹲下身子,想要舀起水中的倒影。

寬寬窄窄的濠河婉約迤邐,萬種風情。刺繡的工坊,就在臨水的庭院。繁華的街市驟然失去喧鬧,天地萬物似乎都停止了工作,把時空留給了纖纖玉指的舞蹈。天下聞名的沈壽模擬繡,一種綿密與細膩的極限。神針靜落無聲,聆聽有調,妙曼而富於節奏,到處飄著絲線和色彩的芬芳……模擬繡是這座城市懷揣的魔鏡,讓現實成為夢幻,讓夢幻成為現實。

五山連綿,敞開胸懷,面朝無垠的江海。

雲端的古寺,傳來悠遠的鐘聲。大勢至寄寓著北方部族的故國情懷,觀世音安放著南方生民的良善願望;南通僮子融匯了楚越以舞降神的巫覡,藍印花布浸染了吳地女兒傳承千年的質樸審美;被北方人視為江南人,被南方人視為北方人……江與海之間的高天厚土,來自四面八方的生命,凝結成異樣絢麗的花朵。

東抵黃海,南望長江,據江海之會,扼南北之喉,有黃金海岸的廣闊,得黃金水道的優勢。一代又一代人在這片土地上重複著神聖的誓言:有大江一樣挾風帶雷、穿山破穀的奔騰氣勢,有大海一樣容納百川、包羅萬象的無比度量——讓江與海,忠實地接受創造者的傳奇!

高安徽章

那是深秋,日光比所有的季節都要明亮。丘陵與河谷相間,平原舒緩坦蕩。湛藍的天空下,羅霄山餘脈延伸的隆起帶,古木蒼蒼,雲煙嫋嫋,瀑布隆隆翻滾漫捲,彩虹萬丈。

大觀樓下,錦江靜靜流淌。高安建縣,始于漢高祖六年,距今1800餘年矣。千年的浮橋彈性地顫動,讓歷史與現實對話。

這裡的渡口,泊過陶淵明的船;這裡的楊柳,系過蘇東坡的馬;這裡的石板路,留過楊萬里飄然的腳步。詩人們徘徊城樓,俯臨江流,憑垛堞遠眺平野。一程程紫陌輕紅,記不清來路多少驛亭。一聲聲角鳴,驀然驚醒,殘陽落在寒汀。他們不會想到,城門裡的街市,有一天會變得如此繁華。寬闊潔白的大道,穿過巍峨的樓群。而樓群,在更遠的地方,沿著蘆葦搖曳的湖岸漫延。昨天漸行漸遠,今天正綻放燦爛的笑容。

高安,“地形似高而安”(《太平寰宇記》)。安者,安然。安是一種姿態,更是一種底蘊。

那一年,高安窖藏洞開,錦江南岸,橢圓形窖穴,珍寶層層疊疊堆放,微笑著,靜看一個瓦釜雷鳴的世界:卵白釉印花雲雁紋大碗,為元朝中央樞府所定制;釉裡紅彩斑堆塑螭紋高足杯,為國寶中的珍品……中國青花瓷的歷史瞬間往前推了一個朝代,震驚了世界。有元一朝僅90餘年,青花瓷存世極少,漫長時期中,國中元青花片瓷難覓。

元青花由此成為高安的徽章。

鳳凰涅槃,土與石在窯火中優雅地轉身。青色在素胎上緩緩生長,青色的花朵,青色的藤蔓,青色的枝葉,在無風中飛舞輕颺。青色射出寒光,花影的氣息漫過歲月。琵琶的明亮和激蕩,竹笛的清脆和婉轉,仕女的婀娜和清純,山水的映襯和默契,一一在耳邊和眼前滑過;簾外細雨打芭蕉,塞上大漠起炊煙,絲絛舒放,水袖輕垂,牡丹含笑,錦鯉躍然,煙雨朦朧的一彎拱橋,白地藍花的一襲霓裳,簡潔而華貴,單純而絢麗,漫不經心而恣肆風流。遠逝朝代的嫵媚與飄逸,讓所有的珠光寶氣歸於黯淡。

翩翩驚鴻一瞥,素面的青花瓷一如美人,真水無香。矜持,典雅,清新,悅目,柔美其型,清鬱其色,瑩淨其質。溫潤與堅硬,完美地融成一體,渾然天成。風也蕭蕭雨也蕭蕭,在古老的儀式裡,遠離世俗的紛爭,安然自適於幽深的殿堂,盡情吮吸泥土的幽香。一瓣青花結成一縷芳魂,高傲而端莊。一曲悠揚的古調,一番青色的心事,一片如詩的月色,守望前世今生的榮耀,波瀾不驚。

就這樣,隔著重重歲月,一次次地凝眸,靜靜觀賞這驚世駭俗的青花,唯恐驚擾了精靈的呼吸。老去的只是時間,而魂魄,凝結在永不消退的色彩裡。一尊一世界,獨立而自在;一件一傳奇,呈現非凡的智慧。那些經歷,那些故事,那些傳奇,低回婉轉,如訴如歌。

無數的語言,在唇齒之間遊弋,被翻來覆去地咀嚼。如此的高貴無可詮釋,最好的表達是敬畏:沉默在靜水深流的意象裡,忘記塵世的喧鬧,相對無語。

(作者為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原江西省文聯主席)

王立群:開封鏡像

在黃河中下游平原的東部、黃河南岸,臥著一座古老的城市。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定都於此約200餘年,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樑、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金都定都於此,是名副其實的八朝古都。在歷史上她有多個名字:老丘、啟封、大樑、汴梁、汴州、東京、汴京、祥符。這座城市,今天的名字叫開封。

西元前360年,一個儒生,不遠千里,從山東跑到大樑來。這個儒生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為人生一大樂事,高舉“仁義”的大旗,給開口閉口都不忘“利”的魏國國君上了一課,他憑藉滔滔善辯,把魏國國君逼進了死胡同,最後“王顧左右而言他”。這個儒生就是孟子。這一段故事,明明白白地寫進了中國的“經書”《孟子》的首篇之中,這不僅讓我們瞭解了儒家的大思想家亞聖孟子,而且還知道了歷史上有一個魏國的國君梁惠王。就在前一年,他忍受不了秦國咄咄逼人的東進態勢,也想在當時的國際舞臺上擁有話語權,將都城從山西高原的安邑遷到了今天的開封一帶,修建了大樑城。

梁惠王在孟子面前似乎很不堪,事實上更加不堪的應該是孟子,因為這根本就不是一個“以德服人”的時代,孟子的遭遇實在比孔子強不了多少。相反,看似不堪的梁惠王,讓大樑城變成了當時聞名遐邇的政治中心與商業都市。

梁惠王將黃河水沿著汴河引到大樑城北,向南沿著蔡水進入潁水,這項工程在後來的歷史中變得更加著名,它就是秦漢之間楚漢相爭的“鴻溝”。這條運河不僅有利於農業灌溉,而且溝通了黃河、濟水與淮河,讓大樑成為真正的交通樞紐,大樑商業由此繁榮。從此,黃河,中國北方這條最大、最長的河流,與開封這座城市開始發生千絲萬縷、生死攸關的關係。

成也是水,敗也是水。西元前225年,秦國大將王賁帶領重兵,攻打大樑。大樑地處低窪,王賁決河水以淹大樑。3個月的浸泡,大樑城崩塌,繁華的大樑,一片汪洋,汪洋之後,成為廢墟瓦礫。魏國就這樣走完了在大樑130多年的歷程。

西元前126年,一個大約20來歲、讀了萬卷書的青年,從洛陽出發,開始行千里路。他周遊了當時的中國,最後一站來到了大樑廢墟。在滿目廢墟的瓦礫之中,他久久地佇立,久久地徘徊,他在努力尋訪一座曾經的城門——夷門。他向當地的父老多方打聽,終於弄清楚了夷門原來就是大樑城的東門。他為什麼對已經蕩然無存的一座城門如此關注?這其中凝結了一位好客的俠義公子、一位出身平庸的門客的傳奇故事,魏公子信陵君以及夷門的守門人侯嬴。信陵君虛身拜訪延請隱沒在社會底層的賤民以及竊符救趙的俠義之舉,讓早成廢墟的大樑城依然彌漫著濃郁的傳奇色彩。這個“祗回留之不能去”的年輕人,就是後來的史學家司馬遷,他把信陵君的俠義之風和他的這段經歷一起寫進了《史記·魏公子列傳》中,讓我們千載之下仍然能夠想見其為人。

漢朝是代秦而立,連秦朝的郡縣制也一塊給廢了,又恢復到從前的分封制。西元前168年,漢文帝封兒子劉武為梁王,先都于大樑,因為大樑低窪潮濕,後來才遷到今天的商丘。梁孝王在大樑修建了梁園,據說這曾是古代音樂家師曠演奏陽春白雪的地方,位置大約在今天開封的禹王台公園。史書上說,梁園規模宏大,亭閣樓台,綿亙數十裡。從此,開封又有了一個別稱——梁園。

梁園的知名,主要因為劉武好客,天下的文人雅士雲集於此,枚乘、司馬相如都曾是梁孝王的座上賓,給後人留下了一段飲酒作賦、歌舞風流的文壇佳話。司馬相如在此數年,衣食無憂,他臨別時不經意說的“梁園雖好,非久戀之鄉”的一句話,竟成為千百年來人們惜別喜好之地時的一句經典。

梁園的繁華及君臣歌舞風流的生活,讓後世的文人豔羨不已,成為不斷吟詠的對象。 天寶年間,唐代的兩位大詩人李白、杜甫與浪跡天涯的邊塞詩人高適邂逅於此。三人登臺懷古,把酒言歡,飲酒賦詩,興會無前。“醉舞梁園夜”(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氣酣登吹台”(杜甫《遣懷》),“舞影歌聲散綠池,空余汴水東流海”(李白《梁園吟》),“年代淒涼不可問,往來唯見水東流”(高適《古大樑行》)。一次千載難逢的詩界雅集,終成絕唱,化為三賢祠永遠的訴說。宋代有個不算著名的詩人劉子翬也寫過一組很著名懷舊詩《汴京紀事》,其中一首尤為著名:“梁園歌舞足風流,美酒如刀解斷愁。憶得少年多樂事,夜深燈火上樊樓。”據說樊樓是北宋七十二酒樓的頭名,宋徽宗、李師師還有梁山好漢都與這座酒樓有瓜葛。

唐末以後的五個朝代,在洛陽與開封之間左顧右盼,其中四個朝代後樑、後晉、後漢、後周,最終都將都城定在開封,稱為東京。後周世宗柴榮勵精圖治,給東京這座多次為都的城市奠定了新的格局。從956年開始,增修外城,拓展路面,在短短6年之內,將古老的開封城擴大了5倍之多。他又進一步疏通運河,從山東開出的船隻,實現了直抵京師的“門到門”的便捷。

960年,後周的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在開封城北40裡的陳橋驛發動兵變,黃袍加身,成為大宋王朝的太祖,五代十國分裂的局面總算底定。歷史只要給開封一刻安穩,開封立刻就出現十分繁榮。西元11世紀末,當整個歐洲還在十字軍團鐵蹄蹂躪下呻吟的時候,北宋的京都迎來了最輝煌的一段歷程,她以150萬人口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她的全面繁榮締造了人類歷史上一個無與倫比的夢華時代。

12世紀初,一個山東青年,乘著小船,沿著當初周世宗從汴水引流的五丈河,來到京師求學,後專習繪畫,進入徽宗時代的皇家畫院。他切身感受了開封城的車水馬龍、汴水滔滔、行人如織、四野如市、青樓畫閣、繡戶珠簾、茶坊酒肆、徹夜不眠的繁華,他把這段盛世繁華以細緻的線條定格在一幅五米多長的風俗畫卷之中——《清明上河圖》。這個青年名叫張擇端。

1126年,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鐵騎踏破開封,盛世繁華轉眼殘垣頹壁,風流嫵媚瞬間一片雲煙。北宋覆亡之後的20年,一個曾經在開封生活了24年叫孟元老的人,在南宋初年動盪的日子裡,總是回憶起開封城曾經的節物風流,他把這些悵然地寫進了一部筆記中,以親身的體驗緬懷昔日的開封城。這部筆記叫《東京夢華錄》。

開封的繁榮,源于水。天然的水系,人工的運河,構造了它四通八達的交通,締造了盛世繁華。一城宋韻半城水,開封因水而美麗,依依韻致,萬般風情。汴京富麗天下無,開封因水而繁榮,八荒爭湊,萬國鹹通。

開封的災禍,也源于水。原本在北面數百裡外的黃河不斷改道,最終定位到這座古城北面不遠的地方。歷史上的黃河一次又一次地氾濫,有天災,也有人禍,給開封一次又一次的滅頂之災。滾滾黃水,年復一年地洗盡了東京的鉛華,淤平了開封城的遺址,最初的開封已經被深深地埋在了地下。然而,每一次開封消失後,在舊城之上又會出現一座新城,而且,它的中軸線從來沒有變動。開封,就像瓦礫中一棵倔強的小草,就這樣,頑強地,一次又一次地鑽出來。考古學家告訴我們,在今天開封地下,上下疊壓著六座城池,構成了“城摞城、路摞路”的奇特景觀。這疊壓著的不僅是歷史,也是開封的倔強與不屈。

今天的開封,老城、新區,規劃分明。一道大樑門,似乎成了分界線。它連接著從前和現在,溝通著歷史和未來,訴說著興衰和成敗,昭示著短暫與永恆。

走在老城區,到處是歷史,到處是文化。一個地名,一條街道,一片磚瓦,一段殘垣,老街深巷,古舊與破落,都似乎向人喁喁訴說著曾經的滄桑。千百年的歷史在這裡沉澱、彌漫、氤氳、發酵。它仿佛在告訴人們:九百年前開封城車馬如龍、汴河滔滔、舟來船往的清明和未必清明的時代離我們很遙遠了;它仿佛還在告訴人們:在歷史的長河中,任何的輝煌,都不過是曇花一現而已。所以,在這裡,人的心情是平平和和的,行動是優哉遊哉的,就像躺在暖春三月太陽下那樣,一切都是那麼懶洋洋的。

走出大樑門,一番新天地。高樓林立,車水馬龍,行人如織,喧囂恣意,浮躁欲望,活力機遇。在這裡,一切都是那麼匆匆,一切都是那麼忙碌。開封,因為封得太久了,所以她一旦醒來,用她曾經的非凡創造力和頑強生命力,在黃河岸邊,毫無顧忌地書寫著她張揚的歷史。

就是這麼奇怪,開封,古老的歷史與現代的文明,這麼容易地交織在一起。一道門,就把幾千年拉回了現代;一道門,就讓你“千回大宋”,就是這麼和諧。

(王立群,河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知名文化學者)

微信公眾號草地週刊

化作汪洋。江和海掀起滔天的洪流,氾濫在平原和山地。狂風呼嘯,大地戰慄,萬籟俱寂。

終於聽到驚雷的暴發,終於看到閃電的長劍,終於聞到風的清新,終於,長久的黑暗被天空的蔚藍取代。也許是江與海終於倦了,岸邊出現了嶙峋的礁石,蜷伏在那裡,像一群歷經磨難的老者。大雁列隊,帶來了細雨濛濛,迷離的搖曳的蘆葦悄無聲息地挺拔著,給那些堅韌的礁石披上盛裝,讓尖銳和鋒利有了嫵媚。小鳥叼著樹枝做窠,蜂子深吻著玫瑰,樹葉私語,訴說愜意。

於是,又有了白天有了光明,又有了黑夜有了星空,又有了生機有了希望,又有了季節有了收成。先民從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一路東來,與鹿象為伍,辟荒榛莽草,男耕女織。於是,鮮花又綻放春的符號,青果又發出夏的宣言,農家曬場上堆滿了潔白的棉花,漁網張開了漁戶的笑臉,兒童們趴在濕漉漉的草叢中,翻滾著,跟大地一起享受幸福。遠遠近近的炊煙,好像是通向天堂的路。烈日在江與海的岸邊徘徊,走出歲月的流失,沿著履履轍跡撫慰大地。

五千年滄海桑田,大自然生機勃勃的時候,美妙的故事一個個成熟。此刻,我徜徉在南通的陽光下,穿過現代樓群玻璃幕牆的峽谷,去叩擊歷史的門扇。

“巨海一邊靜,長江萬里清。”(李白《贈升州王使君忠臣》)

狼山高臺,凝眸斜陽。對海闊天空,臨眺蒼茫;憑吳門懷古,老樹峭崖。北溟魚浮海吞江,回風滔日孤光動,暮寒雲霧連窮嶼,無邊波浪拍天來。

江海之間,蘊含著太多的奧秘,在不經意間讓人浮想聯翩。這一片鑒真東渡泊舟避風的土地,這一片駱賓王終得安息的土地,這一片王安石眼界大開的土地,這一片文天祥孤旅天涯的土地,這一片王國維想要構廬小隱的土地。古老帝國沉睡的肢體漸次蘇醒,幾度沉淪的文明漸次復活。

石壘的棧橋,是黃泥山伸出的手臂,托舉起萬里長江的第一座燈塔,在遼闊的江海交匯處閃耀世紀的光輝。

張謇,大清王朝的末代狀元,卻第一個造就了中國城市的現代標本:第一座近代城市,第一所師範學校,第一座民間博物苑,第一所紡織學校,第一所刺繡學校,第一所戲劇學校,第一所盲啞學校,第一所氣象站,讓《清明上河圖》成為真正的舊夢。

傑出的人物,是一座城市的靈魂,他們確立了城市的樣貌和風姿。沒有張謇,南通就說不上比別的城市有更多的優越。濠河南岸的張家別業,左窗聽海,右窗觀江,強壯的中國紫藤擁抱著巨大的西式廊柱,主人的襟懷與眼光,令後人驚歎。安謐的灰牆街巷,低調的青磚小樓,平易中流溢著雍容尊貴。款款而過的路人,總是男子儒雅,女子嫺靜。

濠河,中國最完好的護城河,讓古城端坐在水上。三元橋頭的文峰塔,半村半廓,塔影倒懸在雲霞,扁舟一葉一詩人。水心閣外依舊水天相連,垂楊如同輕煙。夕陽中是否還會有人問渡?柳岸上是否還會有人爭喚賣花的船?夜晚,詩意被月光帶進身體。靜坐在船窗的花格前,最佳是無言。月光熨平了所有的褶皺,濠河維持了內心的素潔。霓虹繽紛的橋下,少男少女蹲下身子,想要舀起水中的倒影。

寬寬窄窄的濠河婉約迤邐,萬種風情。刺繡的工坊,就在臨水的庭院。繁華的街市驟然失去喧鬧,天地萬物似乎都停止了工作,把時空留給了纖纖玉指的舞蹈。天下聞名的沈壽模擬繡,一種綿密與細膩的極限。神針靜落無聲,聆聽有調,妙曼而富於節奏,到處飄著絲線和色彩的芬芳……模擬繡是這座城市懷揣的魔鏡,讓現實成為夢幻,讓夢幻成為現實。

五山連綿,敞開胸懷,面朝無垠的江海。

雲端的古寺,傳來悠遠的鐘聲。大勢至寄寓著北方部族的故國情懷,觀世音安放著南方生民的良善願望;南通僮子融匯了楚越以舞降神的巫覡,藍印花布浸染了吳地女兒傳承千年的質樸審美;被北方人視為江南人,被南方人視為北方人……江與海之間的高天厚土,來自四面八方的生命,凝結成異樣絢麗的花朵。

東抵黃海,南望長江,據江海之會,扼南北之喉,有黃金海岸的廣闊,得黃金水道的優勢。一代又一代人在這片土地上重複著神聖的誓言:有大江一樣挾風帶雷、穿山破穀的奔騰氣勢,有大海一樣容納百川、包羅萬象的無比度量——讓江與海,忠實地接受創造者的傳奇!

高安徽章

那是深秋,日光比所有的季節都要明亮。丘陵與河谷相間,平原舒緩坦蕩。湛藍的天空下,羅霄山餘脈延伸的隆起帶,古木蒼蒼,雲煙嫋嫋,瀑布隆隆翻滾漫捲,彩虹萬丈。

大觀樓下,錦江靜靜流淌。高安建縣,始于漢高祖六年,距今1800餘年矣。千年的浮橋彈性地顫動,讓歷史與現實對話。

這裡的渡口,泊過陶淵明的船;這裡的楊柳,系過蘇東坡的馬;這裡的石板路,留過楊萬里飄然的腳步。詩人們徘徊城樓,俯臨江流,憑垛堞遠眺平野。一程程紫陌輕紅,記不清來路多少驛亭。一聲聲角鳴,驀然驚醒,殘陽落在寒汀。他們不會想到,城門裡的街市,有一天會變得如此繁華。寬闊潔白的大道,穿過巍峨的樓群。而樓群,在更遠的地方,沿著蘆葦搖曳的湖岸漫延。昨天漸行漸遠,今天正綻放燦爛的笑容。

高安,“地形似高而安”(《太平寰宇記》)。安者,安然。安是一種姿態,更是一種底蘊。

那一年,高安窖藏洞開,錦江南岸,橢圓形窖穴,珍寶層層疊疊堆放,微笑著,靜看一個瓦釜雷鳴的世界:卵白釉印花雲雁紋大碗,為元朝中央樞府所定制;釉裡紅彩斑堆塑螭紋高足杯,為國寶中的珍品……中國青花瓷的歷史瞬間往前推了一個朝代,震驚了世界。有元一朝僅90餘年,青花瓷存世極少,漫長時期中,國中元青花片瓷難覓。

元青花由此成為高安的徽章。

鳳凰涅槃,土與石在窯火中優雅地轉身。青色在素胎上緩緩生長,青色的花朵,青色的藤蔓,青色的枝葉,在無風中飛舞輕颺。青色射出寒光,花影的氣息漫過歲月。琵琶的明亮和激蕩,竹笛的清脆和婉轉,仕女的婀娜和清純,山水的映襯和默契,一一在耳邊和眼前滑過;簾外細雨打芭蕉,塞上大漠起炊煙,絲絛舒放,水袖輕垂,牡丹含笑,錦鯉躍然,煙雨朦朧的一彎拱橋,白地藍花的一襲霓裳,簡潔而華貴,單純而絢麗,漫不經心而恣肆風流。遠逝朝代的嫵媚與飄逸,讓所有的珠光寶氣歸於黯淡。

翩翩驚鴻一瞥,素面的青花瓷一如美人,真水無香。矜持,典雅,清新,悅目,柔美其型,清鬱其色,瑩淨其質。溫潤與堅硬,完美地融成一體,渾然天成。風也蕭蕭雨也蕭蕭,在古老的儀式裡,遠離世俗的紛爭,安然自適於幽深的殿堂,盡情吮吸泥土的幽香。一瓣青花結成一縷芳魂,高傲而端莊。一曲悠揚的古調,一番青色的心事,一片如詩的月色,守望前世今生的榮耀,波瀾不驚。

就這樣,隔著重重歲月,一次次地凝眸,靜靜觀賞這驚世駭俗的青花,唯恐驚擾了精靈的呼吸。老去的只是時間,而魂魄,凝結在永不消退的色彩裡。一尊一世界,獨立而自在;一件一傳奇,呈現非凡的智慧。那些經歷,那些故事,那些傳奇,低回婉轉,如訴如歌。

無數的語言,在唇齒之間遊弋,被翻來覆去地咀嚼。如此的高貴無可詮釋,最好的表達是敬畏:沉默在靜水深流的意象裡,忘記塵世的喧鬧,相對無語。

(作者為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原江西省文聯主席)

王立群:開封鏡像

在黃河中下游平原的東部、黃河南岸,臥著一座古老的城市。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定都於此約200餘年,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樑、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金都定都於此,是名副其實的八朝古都。在歷史上她有多個名字:老丘、啟封、大樑、汴梁、汴州、東京、汴京、祥符。這座城市,今天的名字叫開封。

西元前360年,一個儒生,不遠千里,從山東跑到大樑來。這個儒生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為人生一大樂事,高舉“仁義”的大旗,給開口閉口都不忘“利”的魏國國君上了一課,他憑藉滔滔善辯,把魏國國君逼進了死胡同,最後“王顧左右而言他”。這個儒生就是孟子。這一段故事,明明白白地寫進了中國的“經書”《孟子》的首篇之中,這不僅讓我們瞭解了儒家的大思想家亞聖孟子,而且還知道了歷史上有一個魏國的國君梁惠王。就在前一年,他忍受不了秦國咄咄逼人的東進態勢,也想在當時的國際舞臺上擁有話語權,將都城從山西高原的安邑遷到了今天的開封一帶,修建了大樑城。

梁惠王在孟子面前似乎很不堪,事實上更加不堪的應該是孟子,因為這根本就不是一個“以德服人”的時代,孟子的遭遇實在比孔子強不了多少。相反,看似不堪的梁惠王,讓大樑城變成了當時聞名遐邇的政治中心與商業都市。

梁惠王將黃河水沿著汴河引到大樑城北,向南沿著蔡水進入潁水,這項工程在後來的歷史中變得更加著名,它就是秦漢之間楚漢相爭的“鴻溝”。這條運河不僅有利於農業灌溉,而且溝通了黃河、濟水與淮河,讓大樑成為真正的交通樞紐,大樑商業由此繁榮。從此,黃河,中國北方這條最大、最長的河流,與開封這座城市開始發生千絲萬縷、生死攸關的關係。

成也是水,敗也是水。西元前225年,秦國大將王賁帶領重兵,攻打大樑。大樑地處低窪,王賁決河水以淹大樑。3個月的浸泡,大樑城崩塌,繁華的大樑,一片汪洋,汪洋之後,成為廢墟瓦礫。魏國就這樣走完了在大樑130多年的歷程。

西元前126年,一個大約20來歲、讀了萬卷書的青年,從洛陽出發,開始行千里路。他周遊了當時的中國,最後一站來到了大樑廢墟。在滿目廢墟的瓦礫之中,他久久地佇立,久久地徘徊,他在努力尋訪一座曾經的城門——夷門。他向當地的父老多方打聽,終於弄清楚了夷門原來就是大樑城的東門。他為什麼對已經蕩然無存的一座城門如此關注?這其中凝結了一位好客的俠義公子、一位出身平庸的門客的傳奇故事,魏公子信陵君以及夷門的守門人侯嬴。信陵君虛身拜訪延請隱沒在社會底層的賤民以及竊符救趙的俠義之舉,讓早成廢墟的大樑城依然彌漫著濃郁的傳奇色彩。這個“祗回留之不能去”的年輕人,就是後來的史學家司馬遷,他把信陵君的俠義之風和他的這段經歷一起寫進了《史記·魏公子列傳》中,讓我們千載之下仍然能夠想見其為人。

漢朝是代秦而立,連秦朝的郡縣制也一塊給廢了,又恢復到從前的分封制。西元前168年,漢文帝封兒子劉武為梁王,先都于大樑,因為大樑低窪潮濕,後來才遷到今天的商丘。梁孝王在大樑修建了梁園,據說這曾是古代音樂家師曠演奏陽春白雪的地方,位置大約在今天開封的禹王台公園。史書上說,梁園規模宏大,亭閣樓台,綿亙數十裡。從此,開封又有了一個別稱——梁園。

梁園的知名,主要因為劉武好客,天下的文人雅士雲集於此,枚乘、司馬相如都曾是梁孝王的座上賓,給後人留下了一段飲酒作賦、歌舞風流的文壇佳話。司馬相如在此數年,衣食無憂,他臨別時不經意說的“梁園雖好,非久戀之鄉”的一句話,竟成為千百年來人們惜別喜好之地時的一句經典。

梁園的繁華及君臣歌舞風流的生活,讓後世的文人豔羨不已,成為不斷吟詠的對象。 天寶年間,唐代的兩位大詩人李白、杜甫與浪跡天涯的邊塞詩人高適邂逅於此。三人登臺懷古,把酒言歡,飲酒賦詩,興會無前。“醉舞梁園夜”(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氣酣登吹台”(杜甫《遣懷》),“舞影歌聲散綠池,空余汴水東流海”(李白《梁園吟》),“年代淒涼不可問,往來唯見水東流”(高適《古大樑行》)。一次千載難逢的詩界雅集,終成絕唱,化為三賢祠永遠的訴說。宋代有個不算著名的詩人劉子翬也寫過一組很著名懷舊詩《汴京紀事》,其中一首尤為著名:“梁園歌舞足風流,美酒如刀解斷愁。憶得少年多樂事,夜深燈火上樊樓。”據說樊樓是北宋七十二酒樓的頭名,宋徽宗、李師師還有梁山好漢都與這座酒樓有瓜葛。

唐末以後的五個朝代,在洛陽與開封之間左顧右盼,其中四個朝代後樑、後晉、後漢、後周,最終都將都城定在開封,稱為東京。後周世宗柴榮勵精圖治,給東京這座多次為都的城市奠定了新的格局。從956年開始,增修外城,拓展路面,在短短6年之內,將古老的開封城擴大了5倍之多。他又進一步疏通運河,從山東開出的船隻,實現了直抵京師的“門到門”的便捷。

960年,後周的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在開封城北40裡的陳橋驛發動兵變,黃袍加身,成為大宋王朝的太祖,五代十國分裂的局面總算底定。歷史只要給開封一刻安穩,開封立刻就出現十分繁榮。西元11世紀末,當整個歐洲還在十字軍團鐵蹄蹂躪下呻吟的時候,北宋的京都迎來了最輝煌的一段歷程,她以150萬人口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她的全面繁榮締造了人類歷史上一個無與倫比的夢華時代。

12世紀初,一個山東青年,乘著小船,沿著當初周世宗從汴水引流的五丈河,來到京師求學,後專習繪畫,進入徽宗時代的皇家畫院。他切身感受了開封城的車水馬龍、汴水滔滔、行人如織、四野如市、青樓畫閣、繡戶珠簾、茶坊酒肆、徹夜不眠的繁華,他把這段盛世繁華以細緻的線條定格在一幅五米多長的風俗畫卷之中——《清明上河圖》。這個青年名叫張擇端。

1126年,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鐵騎踏破開封,盛世繁華轉眼殘垣頹壁,風流嫵媚瞬間一片雲煙。北宋覆亡之後的20年,一個曾經在開封生活了24年叫孟元老的人,在南宋初年動盪的日子裡,總是回憶起開封城曾經的節物風流,他把這些悵然地寫進了一部筆記中,以親身的體驗緬懷昔日的開封城。這部筆記叫《東京夢華錄》。

開封的繁榮,源于水。天然的水系,人工的運河,構造了它四通八達的交通,締造了盛世繁華。一城宋韻半城水,開封因水而美麗,依依韻致,萬般風情。汴京富麗天下無,開封因水而繁榮,八荒爭湊,萬國鹹通。

開封的災禍,也源于水。原本在北面數百裡外的黃河不斷改道,最終定位到這座古城北面不遠的地方。歷史上的黃河一次又一次地氾濫,有天災,也有人禍,給開封一次又一次的滅頂之災。滾滾黃水,年復一年地洗盡了東京的鉛華,淤平了開封城的遺址,最初的開封已經被深深地埋在了地下。然而,每一次開封消失後,在舊城之上又會出現一座新城,而且,它的中軸線從來沒有變動。開封,就像瓦礫中一棵倔強的小草,就這樣,頑強地,一次又一次地鑽出來。考古學家告訴我們,在今天開封地下,上下疊壓著六座城池,構成了“城摞城、路摞路”的奇特景觀。這疊壓著的不僅是歷史,也是開封的倔強與不屈。

今天的開封,老城、新區,規劃分明。一道大樑門,似乎成了分界線。它連接著從前和現在,溝通著歷史和未來,訴說著興衰和成敗,昭示著短暫與永恆。

走在老城區,到處是歷史,到處是文化。一個地名,一條街道,一片磚瓦,一段殘垣,老街深巷,古舊與破落,都似乎向人喁喁訴說著曾經的滄桑。千百年的歷史在這裡沉澱、彌漫、氤氳、發酵。它仿佛在告訴人們:九百年前開封城車馬如龍、汴河滔滔、舟來船往的清明和未必清明的時代離我們很遙遠了;它仿佛還在告訴人們:在歷史的長河中,任何的輝煌,都不過是曇花一現而已。所以,在這裡,人的心情是平平和和的,行動是優哉遊哉的,就像躺在暖春三月太陽下那樣,一切都是那麼懶洋洋的。

走出大樑門,一番新天地。高樓林立,車水馬龍,行人如織,喧囂恣意,浮躁欲望,活力機遇。在這裡,一切都是那麼匆匆,一切都是那麼忙碌。開封,因為封得太久了,所以她一旦醒來,用她曾經的非凡創造力和頑強生命力,在黃河岸邊,毫無顧忌地書寫著她張揚的歷史。

就是這麼奇怪,開封,古老的歷史與現代的文明,這麼容易地交織在一起。一道門,就把幾千年拉回了現代;一道門,就讓你“千回大宋”,就是這麼和諧。

(王立群,河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知名文化學者)

微信公眾號草地週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