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中國二次元用戶近3億,有人靠COS、跳宅舞和畫漫畫養活自己

澪筆下的陰陽師“姑獲鳥”, 開了一家孤兒所, 很有溫情。

他們都是普通人, 年少時開始喜歡二次元文化, 曾一度和現實碰撞, 遭遇過不解和嘲諷。

但是因為熱愛, 他們堅持尋求自己的志趣。 在同人文化創作中, 他們找到了自我認同、友誼和愛。

文 | 易方興

編輯 | 楚明

自由畫師“澪BK201”有時會假設平行世界裡的另一個自己的樣子。 通過公務員考試, 成為省圖書館的職員, 有著穩定的收入和工作, 朝九晚五——但這不是他想要的。

喜歡cos的押切站上二次元盛典“最具人氣coser”頒獎台的時候, 再也沒人說她是不務正業, 曾經的流言蜚語也隨著時間消逝。

舞見北斗則一個人練著宅舞, 無論有沒有人鼓掌。

故事的開始, 他們都是普通人, 年少時看一些動畫、玩一些遊戲, 並由此喜愛上了畫畫、表演、唱歌和跳舞。 這些來自二次元的興趣, 曾一度和現實碰撞, 遭遇過不解和嘲諷。

故事的最後,

少部分人堅持了下來, 加入了逐漸龐大的二次元同人藝術創作群體中。

“同人”一詞來自日語的“どうじん”, 指有相同興趣愛好或是共同志向的人群。 而在ACG(動畫、漫畫、遊戲的總稱)圈內, 同人泛指為那些出自非官方之手, 由同好者進行再創作的產物。

在中國, 二次元已形成龐大的市場。 2017年, 中國核心二次元使用者的規模已達到5000萬人, 而泛二次元使用者規模則接近3億, 其產值以千億計算。

同人文化作為二次元的代表文化之一, 已由原始的個人模仿演變為藝術創作。 如同近日舉辦的“陰陽師創作大賽”的視頻《大觸覺醒》中所說, 同人文化是在“穿破時間和記憶的規則, 誕生一個可觸摸的心中世界”。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找到了那個“心中世界”,

他們“覺醒”了。

不甘心

讀書時, 澪一心想去動畫學院。

他有個小箱子, 是他的“寶貝”。 他從小喜歡動漫, 因此愛上畫畫。 他把喜歡的畫都放在裡面, 素描、寫生以及臨摹的動漫同人作品。 5公分見方的小箱子被塞得滿滿的。

高考, 第一志願落榜了, 他不得已去了第二志願的學校。 因為沒有喜歡的動畫專業, 他只能選擇其他專業。

本科加碩士, 學了7年。 老師專門找他談話, 問他今後的打算。 他說喜歡動漫。 老師眼一瞪, 擺出一副嫌棄的表情:“什麼?動漫?喜歡這個以後能有什麼出息?”

他找朋友訴苦也沒得到理解。 其中一個人勸他, “畢業好好考公務員或者去設計院做正經事, 別荒廢自己的人生”。

“但我不甘心啊。 ”澪說。

澪創作的“唐紙傘妖”同人圖。 在他心中, 雨天有人為自己撐傘是一種幸福。

同樣不甘心的, 還有喜歡跳舞的“北斗”。

北斗跳的第一支宅舞, 用的曲子是《戀愛迴圈》。 這是一首典型的二次元歌曲, 出自動漫《化物語》第10章的片頭曲, 演唱者是日本聲優花澤香菜。 而所謂宅舞, 指的是用ACG有關的音樂作為伴奏所編排的舞蹈。

大學時, 北斗愛跳舞。 他畢業設計是自己籌備的名為《DREAM》的個人舞會。 他在舞會上跳了14首曲子。 偶然的機會, 他發現跳宅舞更快樂。

他曾經的舞友並不這麼想。 “我原本想拉他們跟我一起跳, 畢竟大家一起跳舞會更熱鬧, 但他們一臉嫌棄, ‘這算什麼舞?動作這麼簡單, 而且跟主流的舞蹈差別這麼大’。 ”

北斗最後只能自己一個人跳。

北斗為《平安奇妙物語》編舞。

出生於1986年的押切因為喜歡cos也被不少圈內人指責。coser有時不僅不被三次元接受,還被一些二次元愛好者嘲諷,因為他們覺得cos “玷污了心中的角色”。

押切高一時偶然看到一本叫《漫友》的漫畫雜誌,知道了人可以扮作動漫裡的角色,而且那還有個時尚的名字,叫“COSPLAY”。

那時,押切想做cosplay的衣服,只能去大街上找裁縫阿姨做。“穿起喜歡的角色的衣服,一瞬間真的有改變人生的感覺,把另一個世界中的角色帶進了現實。”

cos作品越出越多,關注度上升,一些非議也越來越多。2013年前後,押切差點就放棄了cos。“我當時想,我做這個是因為自己熱愛,為什麼還會遭到這麼多非議呢?我在想是不是我放棄了,就不會有人說我了。”

熱愛

最灰暗的時候,押切經常哭,但仍然放不下,“既有熱愛的東西,又有捨不得的小夥伴,怎麼能放棄得了?”

她給cos加入新元素,創作起二次元舞臺劇。她所在的動漫社團創作劇情,設計音樂和動作,再穿著動漫角色的服裝在臺上表演,“基本上每次都是純虧本,因為成本太高了”。

“儘管虧本,但我真的覺得很快樂,穿上cos衣服的那一刹那,進入角色的感覺,令人著迷。”押切說。

押切cos的妖刀姬,對服裝、場景、妝容和後期有嚴格的要求。

畫手澪差點放棄了動漫。他參加公務員考試,坐在考場裡,突然想起《灌籃高手》裡的三井壽來,想起那句“教練,我想打籃球”。

“當時我想,如果把籃球換成畫畫,真的就像寫我自己一樣。”澪說。他沒有在試卷上寫一個字,交了白卷,“那一刻我已經決定了,我要走自己所熱愛的路”。

二次元同人圈也給了他們力量。澪和押切都找了這個“靠愛發電”的集體,收穫了更多包容。

同人創作形式很豐富,有文字、圖畫、視頻、音樂、廣播劇、遊戲等。喜歡動漫的人都能從中找到所愛。

同人作品也激發了動漫產業發展。商家敏感地覺察到,所有的作品,都有自己的生命週期和熱度週期。沒有一個作品能萬年不倒,而同人作品是突破瓶頸的利器,源源不斷地給原作“瘋狂續命”。

這也給澪這樣的熱愛者提供了機會。放棄公務員考試後,他在上海找到一份遊戲動畫設計方向的工作。

在同人圈的幫助下,押切從迷惘裡走了出來。她cos的動漫和遊戲人物越來越多,好評也愈發多了,不斷有遊戲公司找她合作,收入可以維持不錯的生活。

“風波過去之後,我才覺得,真正重要的,是自己的熱愛,如果當時放棄了,那也就沒有現在的我了。”押切說。

有的coser會把定制的衣服轉賣掉,但押切捨不得,都放在箱子裡。衣服存了太多,家裡都放不下,只能放到公司裡。

一名粉絲在博客上給押切留言:“最早看到你的cos還是在2012年,當年的我和室友還一起湊錢去外地看漫展上的cosplay表演,如今進入了社會,選擇了一份自己並不想做但不得不做的工作,本來以為自己已經忘了對動漫的愛,直到最近又看到你的cos,才想起自己曾經放棄的東西。”

而舞見北斗,堅持也有了回報。在江蘇一次漫展上,他在臺上跳完舞後,有一個女生找他要聯繫方式,說自己也是宅舞愛好者。他們一起參加活動,一起練舞,成為好友。

“大觸”覺醒

時過境遷,國內二次元同人文化逐漸興盛。

同人創作早期都是為了“愛”,但缺乏物質條件,愛很難持久。押切對此深有體會,畢竟cos的服裝和道具費用不菲,如果需要較高還原度,成本則更高。

“10多年前,花兩三百找裁縫阿姨做衣服,款式不能太複雜,而且錢還要自己慢慢攢。到了現在,出cos的衣服道具最少也要幾千塊錢,如果都自己承擔,會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押切說,好在二次元商業模式逐漸成熟,會有廠商和遊戲製作公司專門請她們來創作cos作品。

不久前,押切扮演陰陽師中的“妖刀姬”。在一片電光與霧氣中,她手持1米多的寬刃長刀,身穿黑色長袖開襟衫,長髮在人造的風中飛舞。

她的技巧日益成熟,妝容、道具、服裝、場景、後期等,都要追求精益求精,為的是追求 “完美的還原度”。

妖刀姬

在動漫產業發展完善的日本,同人創作很興盛。一方面,很多畫師和寫手都是從同人作品出道,並開始職業化;另一方面,同人作品也説明原作品推廣和宣傳,是性價比非常高的推廣。

國內創作和商業環境趨好,讓更多愛好者有了成為“大觸”的可能。“大觸”,通常被形容為二次元原創圈中的高手,取自於“章魚靈活的觸手”。

畫師澪靠約稿,生活已過得不錯,還有大量的空餘時間學習和創作。

一些賽事和漫畫展也加速了二次元文化的擴散。這兩年,澪都會帶著作品參加上海的漫展,把自己的同人畫作集結成冊,在展臺上出售。而知名的coser、唱見、舞者也會去漫展表演,和二次元的粉絲交流。

優秀的作品也不斷湧現。比如網易自研旗艦級IP《陰陽師》,自問世以來,成為現象級遊戲,產業鏈也很有活力。

就在近期,多領域的創作比賽——“陰陽師創作大賽”正在舉行。押切在大賽宣傳片《大觸覺醒》中,乘著月光,化身為遊戲裡的角色“閻魔”。

澪最近仍在磨練畫技,希望自己的同人創作更有藝術水準。

“好在當年沒有猶豫。”他說。

他很感謝自己的繪畫啟蒙老師。他在少年宮初上畫課時,常常躲在教室的角落,離老師最遠。一次,老師注意到他,澪原本以為要挨駡,但老師只是鼓勵他:“要多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如果總坐在一個角落,怎麼去呈現你所熱愛的東西呢?”

正是這份熱愛,讓澪這樣的愛好者,紛紛覺醒,成為大觸。幾年前,他們的熱愛常常是孤獨和不被理解的,但如今,二次元同人文化迅猛發展,讓更多創作者有了信念,就像澪所說,“二次元也是實現自我的一種方式。你告訴別人,這個世界多麼有趣,你有多麼熱愛這個世界,現在終於有人回應了”。

在夜深人靜時,他偶爾會想起《灌籃高手》裡的另一個角色魚柱。魚柱曾是一名籃球強力中鋒,但畢業之後,選擇照顧家庭,繼承父業,成了一名廚師。

“我跟魚柱的選擇不同,我選了自己的路。”澪說。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

侵權必究

想看更多,請移步每日人物微信(ID:meirirenwu)

北斗為《平安奇妙物語》編舞。

出生於1986年的押切因為喜歡cos也被不少圈內人指責。coser有時不僅不被三次元接受,還被一些二次元愛好者嘲諷,因為他們覺得cos “玷污了心中的角色”。

押切高一時偶然看到一本叫《漫友》的漫畫雜誌,知道了人可以扮作動漫裡的角色,而且那還有個時尚的名字,叫“COSPLAY”。

那時,押切想做cosplay的衣服,只能去大街上找裁縫阿姨做。“穿起喜歡的角色的衣服,一瞬間真的有改變人生的感覺,把另一個世界中的角色帶進了現實。”

cos作品越出越多,關注度上升,一些非議也越來越多。2013年前後,押切差點就放棄了cos。“我當時想,我做這個是因為自己熱愛,為什麼還會遭到這麼多非議呢?我在想是不是我放棄了,就不會有人說我了。”

熱愛

最灰暗的時候,押切經常哭,但仍然放不下,“既有熱愛的東西,又有捨不得的小夥伴,怎麼能放棄得了?”

她給cos加入新元素,創作起二次元舞臺劇。她所在的動漫社團創作劇情,設計音樂和動作,再穿著動漫角色的服裝在臺上表演,“基本上每次都是純虧本,因為成本太高了”。

“儘管虧本,但我真的覺得很快樂,穿上cos衣服的那一刹那,進入角色的感覺,令人著迷。”押切說。

押切cos的妖刀姬,對服裝、場景、妝容和後期有嚴格的要求。

畫手澪差點放棄了動漫。他參加公務員考試,坐在考場裡,突然想起《灌籃高手》裡的三井壽來,想起那句“教練,我想打籃球”。

“當時我想,如果把籃球換成畫畫,真的就像寫我自己一樣。”澪說。他沒有在試卷上寫一個字,交了白卷,“那一刻我已經決定了,我要走自己所熱愛的路”。

二次元同人圈也給了他們力量。澪和押切都找了這個“靠愛發電”的集體,收穫了更多包容。

同人創作形式很豐富,有文字、圖畫、視頻、音樂、廣播劇、遊戲等。喜歡動漫的人都能從中找到所愛。

同人作品也激發了動漫產業發展。商家敏感地覺察到,所有的作品,都有自己的生命週期和熱度週期。沒有一個作品能萬年不倒,而同人作品是突破瓶頸的利器,源源不斷地給原作“瘋狂續命”。

這也給澪這樣的熱愛者提供了機會。放棄公務員考試後,他在上海找到一份遊戲動畫設計方向的工作。

在同人圈的幫助下,押切從迷惘裡走了出來。她cos的動漫和遊戲人物越來越多,好評也愈發多了,不斷有遊戲公司找她合作,收入可以維持不錯的生活。

“風波過去之後,我才覺得,真正重要的,是自己的熱愛,如果當時放棄了,那也就沒有現在的我了。”押切說。

有的coser會把定制的衣服轉賣掉,但押切捨不得,都放在箱子裡。衣服存了太多,家裡都放不下,只能放到公司裡。

一名粉絲在博客上給押切留言:“最早看到你的cos還是在2012年,當年的我和室友還一起湊錢去外地看漫展上的cosplay表演,如今進入了社會,選擇了一份自己並不想做但不得不做的工作,本來以為自己已經忘了對動漫的愛,直到最近又看到你的cos,才想起自己曾經放棄的東西。”

而舞見北斗,堅持也有了回報。在江蘇一次漫展上,他在臺上跳完舞後,有一個女生找他要聯繫方式,說自己也是宅舞愛好者。他們一起參加活動,一起練舞,成為好友。

“大觸”覺醒

時過境遷,國內二次元同人文化逐漸興盛。

同人創作早期都是為了“愛”,但缺乏物質條件,愛很難持久。押切對此深有體會,畢竟cos的服裝和道具費用不菲,如果需要較高還原度,成本則更高。

“10多年前,花兩三百找裁縫阿姨做衣服,款式不能太複雜,而且錢還要自己慢慢攢。到了現在,出cos的衣服道具最少也要幾千塊錢,如果都自己承擔,會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押切說,好在二次元商業模式逐漸成熟,會有廠商和遊戲製作公司專門請她們來創作cos作品。

不久前,押切扮演陰陽師中的“妖刀姬”。在一片電光與霧氣中,她手持1米多的寬刃長刀,身穿黑色長袖開襟衫,長髮在人造的風中飛舞。

她的技巧日益成熟,妝容、道具、服裝、場景、後期等,都要追求精益求精,為的是追求 “完美的還原度”。

妖刀姬

在動漫產業發展完善的日本,同人創作很興盛。一方面,很多畫師和寫手都是從同人作品出道,並開始職業化;另一方面,同人作品也説明原作品推廣和宣傳,是性價比非常高的推廣。

國內創作和商業環境趨好,讓更多愛好者有了成為“大觸”的可能。“大觸”,通常被形容為二次元原創圈中的高手,取自於“章魚靈活的觸手”。

畫師澪靠約稿,生活已過得不錯,還有大量的空餘時間學習和創作。

一些賽事和漫畫展也加速了二次元文化的擴散。這兩年,澪都會帶著作品參加上海的漫展,把自己的同人畫作集結成冊,在展臺上出售。而知名的coser、唱見、舞者也會去漫展表演,和二次元的粉絲交流。

優秀的作品也不斷湧現。比如網易自研旗艦級IP《陰陽師》,自問世以來,成為現象級遊戲,產業鏈也很有活力。

就在近期,多領域的創作比賽——“陰陽師創作大賽”正在舉行。押切在大賽宣傳片《大觸覺醒》中,乘著月光,化身為遊戲裡的角色“閻魔”。

澪最近仍在磨練畫技,希望自己的同人創作更有藝術水準。

“好在當年沒有猶豫。”他說。

他很感謝自己的繪畫啟蒙老師。他在少年宮初上畫課時,常常躲在教室的角落,離老師最遠。一次,老師注意到他,澪原本以為要挨駡,但老師只是鼓勵他:“要多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如果總坐在一個角落,怎麼去呈現你所熱愛的東西呢?”

正是這份熱愛,讓澪這樣的愛好者,紛紛覺醒,成為大觸。幾年前,他們的熱愛常常是孤獨和不被理解的,但如今,二次元同人文化迅猛發展,讓更多創作者有了信念,就像澪所說,“二次元也是實現自我的一種方式。你告訴別人,這個世界多麼有趣,你有多麼熱愛這個世界,現在終於有人回應了”。

在夜深人靜時,他偶爾會想起《灌籃高手》裡的另一個角色魚柱。魚柱曾是一名籃球強力中鋒,但畢業之後,選擇照顧家庭,繼承父業,成了一名廚師。

“我跟魚柱的選擇不同,我選了自己的路。”澪說。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

侵權必究

想看更多,請移步每日人物微信(ID:meirirenwu)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