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華為獲首張5G歐盟認證 正式商用邁出一大步

【綜合訊】華為官方宣佈, 經過多輪嚴格測試評估, 華為今年即將全球商用上市的5G產品順利通過歐盟專業認證機構TÜV的認證核查, 獲得全球第一張5G產品CE(歐盟無線設備指令型式認證)證書。 CE是歐盟對進口和銷售產品的一個必備品質要求, 加貼CE標識的商品表示其符合歐盟的一系列指令要求。 這表明華為已經完全滿足歐盟嚴格的准入, 具備正式向歐洲市場銷售和商用的資質, 這無疑是華為5G商永邁出的一大步。

在眾強環伺的情況下, 華為能拿下這張通行證實屬不易。 那為什麼是華為呢?

眾所周知, 中國的移動通信技術起步雖晚, 但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科研機構, 各方都對5G的佈局及應用高度重視, 中國的5G標準化研究提案早在2016的世界電信標準化大會第六次全會上就已經獲得了批准, 說明其5G技術整體上走在了前列。

而華為在整體利好的大環境下,

在2016年4月便率先完成了5G測試項目第一階段的工作, 並且設立了全球規模最大的5G技術驗證外場。 同時產學研協同推進, 共同開展5G研究。 在今年二月舉行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 華為推出了全球首款商用級5G終端晶片——華為巴龍5G01。 這一系列的準備都為華為能拿到全球首張歐盟5G商用產品通行證打下了基礎。

根據相關資料, 各主要國家和地區基本計畫於2020年左右實現5G商用。 中國已於2017年11月啟動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工作, 預計於2018年底完成。

根據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的《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 按照2020年5G正式商用算起, 預計當年將帶動約4840億元(人民幣, 下同)的直接產出和1.2萬億的間接產出。 這麼多的產出量究竟出在哪裡?

根據長城國瑞證券公司的資料指出,

大流量應用、車聯網、工業物聯網等成為5G重要應用場景。 在大流量應用方面, 以AR/VR為例, 預測2022年AR和VR市場規模分別為850~900億美元、100~150億美元。

在車聯網方面, 預計2025年銷售的新車將全部實現聯網, 屆時數量將達到7700萬輛。 其中5G連接的汽車將達到5030萬輛。 這無疑是一份巨大的市場。

工業物聯網對無線網路具有低時延、高可靠、大連接的要求, 5G的特性能較好滿足工業物聯網的需求, 根據華為的分析, 預計到2020年, 全球製造業的連接數將達125億, 工廠網路的市場規模接近500億美元。

而率先獲得市場准入的華為, 無疑在5G這塊蛋糕的分割面前佔有了先機, 但是是否能真正的享受這波紅利, 我們還需拭目以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