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曉偉:空襲敘利亞是美國中東戰略失誤後的憤怒反擊

【僑報記者鐘穎北京報導】特朗普宣佈美英法聯軍精確打擊敘利亞之後, 莫斯科大學副教授、中共中央黨校政治學博士後王曉偉在接受《僑報》專訪時指出,

美國在敘利亞投入很大, 成績卻並不如意, 美國需要一場戰略打擊來改變現狀。 熱炒美中貿易戰之後, 加上強勢領導盟軍空襲敘利亞, 特朗普支持率有望明顯上升, 這是他非常渴望的預期——讓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獲勝。

特朗普“勇敢”地下令襲擊敘利亞背後有玄機。 單從形式而言, 美國得到了英法的支持, 團結了西方盟軍陣營。 但美英法發射的110多枚彈都不在俄羅斯防空識別區。 有報導稱, 敘利亞政府軍還攔截了其中大部分導彈, 資料或達到驚人的70枚以上。 換句話說, 大部分導彈並沒有命中目標, 還被非常落後的俄式導彈攔截。 如此核算, 單從效率來講, 美國是失敗的。

事後特朗普雖在推特上“炫功”,

但美英法聯軍“精准打擊”敘利亞不到24小時, 敘軍方就發表聲明, 宣佈全面收復大馬士革東郊東古塔, 該地區最後一支反對派武裝也被迫撤離。 不難看出, 特朗普發動此次大規模襲擊, 是對美國在敘利亞戰場投入巨大, 卻沒有獲得預期效果而作出的一次憤怒反擊。

俄羅斯宣佈部分撤軍後, 美國在敘利亞保持了一定規模的軍事存在。 隨著俄羅斯、伊朗、土耳其的聯手, 美國日漸處於守勢。 美中期選舉以前, 特朗普想在敘利亞問題上獲得更多戰績。 除了為中期選舉盤算之外, 美在敘利亞投入很大, 成績卻一直不如意, 這就急需一場打擊來改變現狀。

美國當下在敘利亞面對兩大難題:一是控制地盤不多, 二是地面作戰能力不佔優勢,

所以特朗普才選擇用空襲方式來打擊。 俄羅斯則想在中東擴大影響, 從而跟美國針鋒相對, 所以特朗普放出襲擊敘利亞的風聲, 俄羅斯就強硬放話, 一定會襲擊美國的發射裝置。 不過, 俄羅斯有一個致命的缺點, 美國中東海域的軍艦數多可密集發射導彈, 俄如用S-400導彈攔截, 則花費昂貴, 經濟難以承受。 個人認為, 美國宣佈打擊敘利亞是錯誤的, 雖然美國主導的體系在聯合國佔有優勢, 但是美國過度“秀”團結而不考慮事實, 短期達到目的, 長期則會失去公信力。 特朗普選擇武力打擊, 敘利亞兩大集團更加對立, 造成敘利亞人道危機, 也會讓美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下滑。

美國在敘利亞政策的失敗才導致這次“霸王硬上弓”的軍事空襲。

由於美國政治體制的特點, 每一屆總統的規劃都更看重任期內的效果, 缺乏長期戰略。 其實美國應發揮長處, 從經濟上制裁俄羅斯等, 這樣會獲取更多的好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